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8篇
安全科学   47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41篇
综合类   209篇
基础理论   67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试验采用盆栽控水的方法,分析、比较了巨桉、竹柳和桤木3个速生用材树种幼树在3种水分条件下(土壤含水量分别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85%~80%、55%~50%、35%~30%)的耗水特性。结果表明:①相同天气和水分条件下,蒸腾速率、各时段耗水量、日耗水量和总耗水量绝大多数均表现为巨桉>竹柳>桤木;②相同处理下,巨桉与竹柳的日耗水速率并无显著差异(P>0.05),但都明显高于桤木;③巨桉明显较大的整株叶面积及其在水分亏缺时采取的不同避旱策略是其耗水量高于其它2个树种的重要原因;④树木的耗水能力是与其同化能力、生长速率密切相关的,随土壤含水量下降,各树种的净光合速率、叶面积、株高和地径生长量下降,蒸腾耗水也随之降低,但巨桉同化与耗水能力更不易受到干旱的影响;⑤巨桉和竹柳更适宜于在雨量充沛且季节分布均匀的地区发展,而在水分不足或季节性干旱频繁的地区则适合发展耗水量最小的桤木。  相似文献   
312.
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对1,2,4-三氯苯的增溶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LAE对1,2,4-三氯苯(TCB)的增溶作用。讨论了表面活性剂类型对增溶作用的影响。比较发现,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增溶能力高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其原因主要是疏水有机物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中的增溶方式不同造成的。3种表面活性剂对TCB的增溶数据还表明,增港作用不仅在临界胶束浓度(MC)以上发生,而且在表面活性剂浓度低于CMC时亦有明显的增溶作用。  相似文献   
313.
城市河流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意义和应用方法   总被引:55,自引:2,他引:53  
城市河流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之一。本文分析了城市河流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水源地,减弱城市热岛效应和洪涝灾害,绿地建设基地,景观多样性的组成,物种多样性保护,组成捷交通,亲近自然场所,自然教育标本等方面的多种意义,指出保持河流的自然地貌特征,维持自然水文过程,控制城市河流水污染,综合规划城市河流与城市建设的关系是发挥城市河流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作用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314.
模拟酸雨对石灰岩的破坏和表面腐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硫酸是酸雨中腐蚀石灰岩的最主要成分,以不同pH值(4.0,5.6)的稀硫酸溶液模拟酸雨对石灰岩进行淋溶处理,研究不同酸度酸雨对石灰岩腐蚀的影响,包括溶液中pH值变化,Ca2+离子浓度变化、石灰岩表面粗糙度变化、重量损失和表面结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酸度酸雨淋溶后石灰岩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随着模拟酸雨酸度的增大,Ca2+的释放量呈上升趋势;Ca2+溶出速率,与H+的消耗速率不呈现明显的相关关系;经过120 h酸雨淋溶后,石灰岩重量损失率在0.083%~0.25%.酸雨淋溶后石灰岩表面结构产生了腐蚀,表面粗糙度增加,孔隙变深变宽,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酸雨的进一步腐蚀.表明高酸度雨水对南京六朝石刻等石灰岩建筑有影响.  相似文献   
315.
为了探讨施钼对不同浓度镉胁迫油菜的缓解效果,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4种外源钼梯度(0、50、100、200 mg·kg-1)对低镉(0.5 mg·kg-1)和高镉(6.0 mg·kg-1)两种胁迫下油菜生理生化、生物量、镉的转运富集等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外源钼可促进镉胁迫油菜长度、鲜重、干重增加.不同浓度的钼可使镉胁迫油菜生理生化指标丙二醛(MDA)、脯氨酸(Pro)积累量显著降低,可溶性蛋白(SP)含量、可溶性糖(SS)含量、叶绿素(Chla和Chlb)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显著提高;同时,施入钼能够有效抑制油菜对镉的吸收富集,但对其转运影响相对较小,同时又可显著提高油菜对镉的耐性.钼对镉的抑制作用表现为提高油菜的生物量水平、改善其生理生化性能,通过参与油菜生理过程降低油菜对镉的吸收,进而提高油菜对进入体内镉的耐受力,外源钼能有效地降低Cd胁迫对油菜的毒害.  相似文献   
316.
利用正硅酸乙酯水解在磁性纳米锰锌铁氧体表面包裹SiO2,制备了一种新型“核/壳”结构磁性纳米复合物材料Si-Fe-MNCs.采用N2-吸附脱附法、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傅利叶变换红外技术(FT-IR)分别对Si-Fe-MNCs的织构性能、形貌和磁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磁性材料对亚甲基蓝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能,318K时平衡吸附量在40.31~184.1mg/g之间,120min可达吸附平衡,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Si-Fe-MNCs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是以表面物理吸附为主的自发吸热过程,红外结果表明氢键是Si-Fe-MNCs表面官能团与亚甲基蓝之间的主要作用力.Si-Fe-MNCs采用H2O2进行再生,5次循环使用后,对MB的平衡吸附量仍可维持在93.64mg/g.  相似文献   
317.
土壤水分对稻田土壤有效砷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模拟方法,在35%、65%和110%最大饱和持水量(WHC)条件下,系统地分析了稻田土壤有效砷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砷污染稻田土壤后有效砷含量随砷污染浓度增加而增大,随培养时间延长逐渐降低,15d后趋于稳定;淹水降低了土壤有效砷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采用U=A/(1+B×C)模型较好拟合了不同水分下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U)与砷浓度(C)关系,表明碱性磷酸酶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可表征不同水分下稻田土壤砷污染程度;计算得到稻田土壤砷轻度污染临界浓度(ED10)为总砷67mg/kg和有效砷11mg/kg.研究表明适当调控土壤水分含量是控制稻田土壤砷毒性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18.
百色市工业区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完善我国实地的不同的PAHs污染特征数据库,系统采集了百色市5个工业区表层土壤样品,利用HPLC分析了16种US EPA 优控PAHs的含量和组分特征,运用同分异构体比率法和主成分因子载荷法揭示其污染来源.结果表明,工业区土壤中PAHs总含量范围在18.7~6437μg/kg之间,电厂2土壤中PAHs平均含量最高,达1923.4μg/kg.与国内外相关研究比较,处于中高等污染水平.5个工业区表层土壤样品中PAHs的残留大小顺序为:电厂2>电厂1>炼油厂>润滑油厂>水泥厂;电厂2、电厂1、炼油厂和润滑油厂4个工业区土壤中PAHs污染以4环为主,毒性较高的4环和5环PAHs均高于其他环数PAHs;水泥厂附近土壤中PAHs污染以2、3环为主.研究区域内土壤中Baa、Bkf、Chr和Fla等单体超标严重.工业区土壤中PAHs污染主要来自于燃烧源、石油源及石油源和燃烧源的混合源,燃烧源贡献最大(占45.0%),石油源和燃烧源混合贡献率为36.8%,而石油源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占18.2%).  相似文献   
319.
基于污染物源分离技术,结合"生物-生态耦合"理念,提出符合农村分散式养猪废水的处理技术方案。倡导干清粪方式,废水采用厌氧池和二级氧化塘工艺联合处理;同时探讨厌氧消化液作为制备生物絮凝剂的替代培养原料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1)采用干清粪工艺的养猪废水的主要污染物指标COD、NH+4-N、TN和TP经"厌氧+兼性塘+好氧塘"工艺处理后,出水达GB 18596—2001《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2)以消化液为主要培养基质,外加蔗糖2.0 g/L,K2HPO41.6 g/L,KH2PO40.8 g/L为发酵基质时,产絮菌群B-737发酵24 h,可达1.5 g/L,微生物絮凝剂的培养基成本降低80%左右。  相似文献   
320.
《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0号)]于2021年5月经浙江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修订通过,7月1日起正式施行。标志着浙江防汛防台抗旱法治建设迈入了新阶段,将更加依法科学防御和减轻洪涝、台风、干旱等自然灾害,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