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57篇
安全科学   36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31篇
综合类   155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24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近年来,我国臭氧污染问题逐步显现。为持续推动京津冀及周边、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生态环境部实施了“千里眼”计划,构建了大气污染网格化监管体系。2020年,针对夏季臭氧污染问题,开展了臭氧生成高值区识别研究,向重点区域生态环境部门、监督帮扶现场工作组推送环境异常信息,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了重要支撑。利用哨兵-5卫星数据,结合企业清单、用电数据、历史污染源检查问题等数据,通过RFM模型综合挖掘识别臭氧生成高值区。结果表明:京津冀和汾渭平原的大多数城市地区和工业集聚区属于VOCs控制区或VOCs-NOx共同控制区;该方法推送的臭氧生成高值区问题率为65.3%,高出整体问题率21.5个百分点;高值区内企业发现问题率为27.1%,高出非高值区3.7个百分点,提升了2020年夏季臭氧污染防治监督帮扶的工作成效。高值区问题率、高值区内企业问题率和推送次数有关,实践结果表明,经过重复推送,高值区内企业问题率呈先升后降的规律,企业问题率拐点时间与企业整改完成周期有关。该方法对于以包装印刷、工业涂装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2.
基于AERMOD线源模式的城市路网一次PM2.5排放扩散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动车排放的一次细颗粒物(PM_(2.5))易在城市交通密集区域和高峰时段扩散积累,形成高浓度的排放热点区域,对人体健康影响显著.本研究基于本地化机动车路网排放清单,应用AERMOD扩散模型对北京市六环内区域进行线源扩散模拟,探讨城市路网一次PM_(2.5)扩散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与排放特征、气象条件和临时控制措施的关系.研究表明,在典型工作日的排放水平下,冬季工作日的机动车源一次PM_(2.5)模拟浓度日均值为2.94μg·m-3,夏季工作日为1.95μg·m-3.两季24 h浓度变化均呈夜间浓度高于日间的特点,但两季峰值在气象条件和排放强度的双重作用下又有所区别.冬季早晚高峰峰值浓度分别为日均浓度的2.3和1.7倍,而夏季早晚高峰由于扩散条件相对较好并未明显形成一次PM_(2.5)峰值.研究还以APEC峰会为例,评估峰会期间临时交通管控措施的影响.结果发现,在相似的季节气象条件下,APEC峰会期间机动车源一次PM_(2.5)模拟浓度日均值较峰会前削减50.1%,凌晨5:00达到小时最大削减率66.6%.冬夏季工作日机动车源一次PM_(2.5)扩散浓度的空间分布呈偏态分布,65%的浓度集中在30%的网格面积上.以冬季工作日为例,高浓度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各环路快速路、易拥堵主干道及省道、国道和高速路上,以上道路应成为排放控制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103.
在雨水径流过程中管道沉积物携带的氮磷释放是造成受纳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然而,不同受纳水体因其pH、温度、氮磷初始浓度等水质因素不同而对管道沉积物中氮磷的迁移转化具有不同影响效应。因此,采集了管道沉积物、再生水和天然河道水,分析了沉积物和水样的污染特征,再通过混合沉积物与不同水体模拟管道沉积物进入不同受纳水体的过程,探究其氮磷的释放特征及机理并分析了典型水环境因子对管道沉积物中氮磷释放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河水和再生水对管道沉积物中氮(包括总氮TN和氨氮NH+4-N)的释放均有促进作用,而对总磷(TP)的释放起抑制作用,其中,再生水对总氮(TN)和氨氮(NH+4-N)释放的促进作用更强,但对总磷的抑制作用更强;随着pH值的增大,管道沉积物中TP、NH+4-N和TN的释放量会减少,3种物质在不同环境下的释放通量大小依次为:酸性>中性>碱性,这可能与水环境中的离子交换与物理吸附有关;随着温度的升高,管道沉积物中TP、NH+<...  相似文献   
104.
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认识的深化和提高,循环经济理念正在不断地向社会和企业中渗透,并以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日益引起社会和企业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05.
普遍认为公交车驾驶人历史违规行为是表征驾驶人风险程度的重要指标,但以往文献缺乏实证研究.为探究历史违规行为与事故责任之间的定量关系,以便更具靶向性地减少责任事故发生率,提高公交运营安全水平.基于某市461起涉及公交车的碰撞事故数据,以事故中公交驾驶人是否有责作为研究的因变量,从公交车驾驶人属性、事故特征、驾驶人前1年的历史违规行为记录、公交线路特征等方面选取16个自变量进行分析.利用随机参数模型展开研究,可以很好地解释数据中未观测到的异质性,并结合弹性分析定量分析各显著因素对公交车驾驶人发生有责事故的影响.结果表明,公交车驾驶人性别、驾驶经验、事故发生路程、事故发生地点、违章站点行为、收到投诉、发生过有责事故、发生过无责事故均会显著影响驾驶人发生有责事故的概率,其中回程、交叉口、发生过无责事故3个变量是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参数.研究结果为高风险驾驶人判别及运营安全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6.
基于我国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和其他国家制定疏浚物海洋处置管理控制标准的成功经验,在分析我国海洋沉积物污染现状和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疏浚物海洋倾倒分类标准、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程序等,构建了我国疏浚物海洋倾倒的评价程序.该评价程序加快了我国海洋倾废管理的国际化进程,填补了我国疏浚物海洋倾倒评价程序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的...  相似文献   
107.
文章以成都粘土作为氨氮吸附剂,通过单因素探讨了用土量、搅拌速度、搅拌时间、pH和静置时间5个因素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用土量m=50 g/L,pH=8.0的条件下,以r=100 r/min搅拌40 min,并静置24 h后,粘土对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去除率可达到23.97%,粘土单位氨氮吸附率为7.14 mg/g。实验表明,粘土可有效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更便于生化法在后续处理中的应用,将其与生化法、矿物吸附法等物理方法组合使用,能更好地处理垃圾渗滤液。  相似文献   
108.
茄子苗对镉积累和耐性的品种间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实验方法研究了13种茄子幼苗对镉(Cd)积累与耐性的品种间差异。结果表明,这些茄子幼苗根及地上部Cd含量均随土壤中外加Cd的量的增加而提高。品种间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其中Cd含量最高品种根部和地上部的Cd含量分别为Cd含量最低品种的2.1、2.4倍(2mg·kg-1Cd处理组)和1.5、1.6倍(4mg·kg-1Cd处理组)。不同品种幼苗对Cd的富集系数均大于1,表现出较强的富集能力。但转运系数均小于1,Cd从根部向地上部转移能力较弱,大多数品种间差异不大。当Cd添加量为2mg·kg-1时,只有绿龙长茄地上部生物量显著下降(P<0.05)。当Cd添加量提高到4mg·kg-1时,6个品种地上部生物量显著下降(P<0.05),这些品种对Cd的耐性较弱。综合评价,辽茄三号对Cd积累的含量最低,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也较低,对Cd具有较强的耐性,具有Cd低积累特征。  相似文献   
109.
针对高校学生公寓火灾的安全问题,参考相关标准、征求专家意见,建立了高校学生公寓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权重。在此基础上,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原理对高校学生公寓火灾风险评价进行研究,建立评价模型,运用改进后的多层次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青岛市某高校10#学生公寓的火灾风险进行评价,得出火灾风险等级为二级,即安全。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评价模型对学生公寓火灾的风险评价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也为火灾风险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0.
以某卷烟配送中心高架立体仓库的实际尺寸建立几何模型,运用火灾场模拟软件(FDS)对该仓库在无水喷淋作用下的机械排烟进行数值模拟,探讨排烟口位置、数量、风速以及排烟量对高架立体仓库机械排烟效果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顶棚排烟优于侧壁排烟;在排烟量一定的情况下增加排烟口数量排烟效果较好;排烟口风速应根据建筑的具体参数进行合理设置;按照NFPA92B设置的排烟量可将仓库烟层控制在距地面3m处,满足仓库人员疏散和火灾救援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