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3篇
安全科学   36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183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张泽 《环境》2006,(8):24-27
6月14日下午,张建华像往常一样将家里沼气池中的沼气渣挑到菜地。他是湖南省沅江市南嘴镇伍家嘴村的一个农民,如今已干了四年西畔山洲垸有机农业协会会长,几年来一直乐此不疲地做这些琐碎的农事。  相似文献   
122.
气溶胶通过作为云凝结核(CCN)或冰核(IN)影响云和辐射,是气溶胶气候效应评估中最不确定的因素.针对四川盆地深盆地形气溶胶活化特性的研究对理解独特地形气溶胶-云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20年夏季在成都地区观测的5个过饱和度(0.07%、0.10%、0.20%、0.40%和0.80%)的气溶胶活化特性资料,研究了CCN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0.40%过饱和度下CCN数浓度(NCCN(0.40%))平均值为(2392.7±1267.9) cm-3,远高于沿海地区、山区、干旱地区及清洁城市地区,低于污染城市区.该过饱和度下气溶胶活化率(AR(0.40%))平均为0.19±0.10,远低于污染城市区和全球平均水平.降水和新粒子生成事件(NPF)分别对NCCN的清除和增加起到重要作用.晴天NPF与较强逆温导致各过饱和度下NCCN大于阴天.低过饱和度(0.07%~0.20%)条件下晴天与阴天NCCN日变化呈双峰分布,主要与边界层发展和交通排放有关.高过饱和度...  相似文献   
123.
以天然沸石颗粒、高锰酸钾、硫酸锰为原料,通过常温氧化还原沉淀法制备δ-MnO_2/沸石纳米复合材料,用于同时去除地下水中铁锰氨氮.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Zeta电位、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负载锰氧化物和吸附离子的存在形态,探讨δ-MnO_2/沸石对Fe~(2+)、Mn~(2+)和NH_4~+-N的吸附机制.通过静态无/低氧水处理实验研究了δ-MnO_2/沸石对Fe~(2+)、Mn~(2+)和NH_4~+-N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沸石表面负载的锰氧化物为δ-MnO_2;复合材料对3种离子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吸附等温曲线符合Langmuir模型,最大饱和吸附容量可分别达到215. 1、23. 6和7. 64mg·g-1;水中氨氮去除机制是沸石对NH_4~+的优先选择性离子交换吸附;水中Fe~(2+)和Mn~(2+)的去除是沸石颗粒表面负载δ-MnO_2的吸附和催化氧化作用.研究表明δ-MnO_2/沸石纳米复合材料可以作为一种高效吸附剂同时去除水中的Fe~(2+)、Mn~(2+)和NH_4~+-N离子.  相似文献   
124.
为确定南昌市秋冬季降水中硝酸盐来源及贡献,于2016年9月1日至2017年2月28日对南昌地区雨水进行采集,分析了其化学组成及NO3-同位素组成并利用贝叶斯混合模型对NO3-四种潜在来源贡献进行计算.结果显示NO3-浓度范围为7.3~99.5μmol/L,平均值为36.1μmol/L;δ15N-NO3-变化范围为-6.0‰~+8.3‰,平均值为-0.8‰,两者均呈现冬季高秋季低的变化趋势.NO3-浓度季节性变化可能是受到降雨量等因素的影响,而δ15N-NO3-变化可能是冬季降水中机动车尾气排放偏高和秋季降水中煤燃烧来源偏高双重因素作用的结果.同位素及贝叶斯混合模型源解析结果表明,南昌市降水中NO3-主要来源于生物质燃烧(32.5%)、机动车尾气排放(30.8%)和煤燃烧(23.1%),三者贡献超过86%;而机动车尾气排放和生物质燃烧释放均超过30%,这可能与近年来机动车快速增加和秋冬季野外生物质大量燃烧有关.煤燃烧虽然也是重要来源,但相对生物质燃烧和机动车尾气排放较小,这可能与近年我国减排措施有关.  相似文献   
125.
依据地质灾害的易发程度、受威胁人数、经济损失大小、人为活动强度等因素,采用地质灾害易发性综合指数法对抚宁县环境地质灾害进行划分,抚宁县环境地质灾害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三级,每级防治区又划分出不同的防治亚区,通过分析环境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工程地质岩类、成因与现状,对每个防治亚区进行评价,并提出加强防灾救灾管理与加强监测、随时做好应急准备等预防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6.
张泽坤  万丹  徐浩  延卫  金晓亮 《环境工程》2022,40(11):222-230
通过电能将CO2还原成高能化学品以实现碳减排受到全球关注。基于此,对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2012—2021年关于电催化还原CO2研究的4089篇文献进行调研汇总,并利用引文分析软件VOSviewer进行了计量统计和可视化分析。从多个角度分析了该领域研究发展态势,并对未来发展趋势作出预测。结果表明:2012—2021年,电催化还原CO2领域发文量保持稳中有增的态势,其中中国和美国在电催化还原CO2领域处于领先地位,2个国家的科研成果相对突出;电催化还原CO2领域研究重点由单一的金属及合金催化剂材料制备向非金属纳米结构催化剂、催化剂性能精确调控及电催化反应机理揭示等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2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强度人类活动重塑了氮磷等的自然地球化学循环,养分的高效利用与可持续管理面临挑战. 选取地处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交汇处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研究区域,基于净人为氮磷输入模型,明晰了人类活动氮磷输入(NANI和NAPI)强度及其组成结构,厘清了其时间轨迹及空间格局,辨识了主要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的相对贡献度. 结果表明:①2011—2019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平均NANI和NAPI分别为13 063 kg/(km2·a)(以N计,下同)和2 291 kg/(km2·a)(以P计,下同),高于长江经济带尺度和全国尺度的平均水平,但低于长三角和长江中游城市群. 非点源NANI和NAPI占比较高,农用化肥输入量为主要来源,食品/饲料养分输入量次之. ②时间尺度上,2011—2019年研究区NANI和NAPI均呈整体下降趋势,分别降低了43.2%和25.9%,其中非点源NANI和NAPI分别降低了44.9%和26.8%,但点源NANI和NAPI分别上升了7.0%和3.3%;空间尺度上,2011—2019年NANI和NAPI平均强度较高的地区大部分集中于研究区域中部以及成都市、重庆市的周边地市,其中德阳市NANI和NAPI均为最高,雅安市NANI和NAPI均为最低. ③NANI和NAPI除与其组分直接相关外,与农村人口密度、耕地面积占比均呈显著正相关,与森林覆盖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 研究显示,城市化驱动下的人为氮磷输入时空格局特征明显,我国相关管理措施对其具有积极作用,且区域协同治理已成为破解环境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8.
西藏沙棘(Hippophae tibetana Schlecht.)是分布于青藏高原的一种人工造林先锋树种和重要资源植物,其叶片富含生物活性物质黄酮,阐明西藏沙棘叶片黄酮含量及其与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对西藏沙棘资源开发具有指导意义。以甘肃、青海和四川分布的26个西藏沙棘(Hippophae tibetana Schlecht.)自然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及室内分析,测定了西藏沙棘叶片4种黄酮含量,采用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方法分析了西藏沙棘叶片黄酮与11个生态因子(包括海拔、纬度、经度、年均降雨量、年均温度、年最高气温、年最低气温、1月气温、7月气温、风速和水蒸汽压)的关系。结果表明:西藏沙棘叶片中杨梅素、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和总黄酮平均含量分别为0.13、2.00、1.08、3.51和6.73mg·g~(-1),各类黄酮平均含量排序为:异鼠李素槲皮素山奈酚杨梅素。RDA分析表明,环境变量对沙棘黄酮总解释量为59.9%,西藏沙棘叶片总黄酮含量随纬度(F=8.632,P=0.004)的增加而降低,随海拔(F=9.723,P=0.006)、1月气温(F=5.525,P=0.014)、年均降雨量(F=5.425,P=0.022)和水蒸汽压(F=3.682,P=0.048)的增加而增加,说明高海拔地区生态环境条件有利于叶片黄酮的富集;杨梅素、槲皮素、异鼠李素随空间和生态因子显示出一致的变化规律,但山奈酚含量无显著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9.
采用UV体系(UV、UV/H2O2和UV/H2O2/TiO2)降解水中同时存在的3种微量类固醇雌激素雌酮(E1)、17-β雌二醇(E2)和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结果表明,降解过程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通过不同UV系统对比发现,关键因素对混合污染降解的影响顺序为H2O2>光强>TiO2.E1光解特性良好,在混合基质中可优势降解;E2和EE2直接光解效果较差,优劣顺序受到光强的影响,光强升高EE2略占优势.H2O2和催化剂TiO2的投加可提高3种物质的降解效果及降解速率常数,但竞争条件下E2和EE2的去除率提高有限.E1,E2和EE2的光化学降解过程具有相似的转化趋势,均可生成与E1结构类似的副产物.  相似文献   
130.
为探明螺旋隧道火灾特性,防止人员高温伤害,基于Froude准则,搭建比例1∶67的小尺寸螺旋隧道实验模型,采用模型实验方法研究不同坡度和不同风速下螺旋隧道火灾温度分布规律及烟气蔓延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低坡度条件下,螺旋隧道内高温区以火源为中点呈对称分布状态;随着坡度的增加,隧道内高温区逐渐向下游延伸,火源处拱顶下方温度呈现先增大后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规律;无论是自然风还是机械纵向通风,新鲜冷空气的吹入对隧道温度的降低起到主导作用,且风速越大,温降幅度越大;随着隧道坡度和自然风速的增加,火羽流由竖直狭长型转变为燃烧不稳定的大截面火焰,同时坡度增加抑制了火灾烟气逆流,促进了烟气向火源下游的蔓延速度,大大提高了排烟的有效性,减少人员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