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综合类   16篇
基础理论   4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用浸渍草酸的滤膜法测定大气中的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表明用草酸比硫酸氢钾好。用49型玻璃纤维滤材可代替进口的石英滤材作为阻截颗粒物的 材料,而过氯乙烯膜由于有明显的穿滤,不能有效地阻截颗粒物。本法与液体吸收法(带过滤装置)进行了比较,证明两种方法测得的大气中的氨浓度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北京中关村地区气溶胶的酸性测量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为了研究大气气溶胶的酸性及其粒径分布,笔者利用自制环状扩散管和三级撞击式组合采样器采样,pH测量和傅利叶红外光谱技术测量相结合,于1994处冬季至1995年冬季在北京中关村地区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北京中关村地区气溶胶存在酸性组成,且酸性主要分布于粒径1.5μm以下的细粒子中,测得的细粒子最大酸度为56.6nmol.m^-3,各冬季1994年冬季和1995年夏季气溶胶酸性较强,日平均一般在5m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酸性降水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根据1993年春季在京广线湖南段区域的观测结果,对酸性降水的污染状况、特征、成因及其来源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湖南地区春季降雨是“严重污染的硫酸型酸雨";形成的机制与华南地区基本相同,污染物浓度是局地源贡献和外地源输送的叠加。   相似文献   
14.
北京气溶胶研究已做过许多工作,主要是测定气溶胶中金属元素的总浓度。对于气溶胶中水溶离子(特别是阴离子)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15.
1986至1988年在我国两广地区进行了三年的春季降水集中观测,根据所测得的大气硝酸、硝酸盐气溶胶和雨水硝酸盐浓度,计算了硝酸和硝酸盐的清除比,其平均值分别为1.7×106和5.6×105。利用连续降雨样品的硝酸盐沉降量计算了硝酸盐的清除系数λ,λ值约在10-4-10-5S-1之间。   相似文献   
16.
大气中的硝酸及其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了173个大气样品,测定其HNO_3含量,同时测定了O_3、NO_2、NH_3、t、RH,并对数据进行了多元逐步回归处理。结果表明,O_3与HNO_3相关最好。与HNO_3呈正相关的是O_3、NO_2、t;呈负相关的是NH_3、RH。通过HNO_3、NH_3的浓度,计算了平衡常数,证明在低湿度下大气中存在固态NH_4NO_3与气态HNO_3、NH3的平衡。  相似文献   
17.
柳州地区酸性降水中H2O2和S(Ⅳ)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纯水体系及柳州酸性降水中H_2O_2氧化S(Ⅳ)反应的动力学,并对柳州酸性降水中不同形态的S(Ⅳ)及有机弱酸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此反应在纯水体系(pH3.90—4.85)和酸性降水体系(pH4.20—5.00)中具有十分相似的动力学性质.测得18℃三级反应速率常数k_3:纯水体系为(7.1±1.5)×10~7L~2mol~(-2)s~(-1),酸性降水体系为(5.3±2.6)×10~7L~2mol~(-2)s~-u.  相似文献   
18.
19.
环状扩散采样管的研制及其在大气氨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采样过程中气体与颗粒物之间的相互干扰的问题。在国内首次研制出新型大气痕量气体采样装置-环状扩散管,并应用于采集大气中的氨。在大气条件下对氨的收集效率可达97%,检测限为0.15μg/m^3,与滤膜法和湿式环状扩散管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三者基本一致,从1985年到1992年,在4-5月份测定了北京中关村地区大氨浓度,其变化范围4.6-40μg/m^3,平均浓度17μg/m^3。  相似文献   
20.
氨的湿去除及氨在酸雨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定量说明氨的湿去除,应用GR模式模拟了各种情况下氨的湿去除。结果表明:对氨的湿去除,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成云过程中液体水含量和降雨过程中的雨强;氨在酸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氨能有效地增加云水和雨水的pH值,因而能加速二氧化硫在水中的溶解和臭氧对4价硫的氧化,最终加速了二氧化硫的湿去除。模式结果还表明,在典型的情况下,氨的湿去除速率为每小时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