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9篇
基础理论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我国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工作起步晚、发展慢,仍与国家标准存在较大的差距。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的基本思路逐步由传统的保障总量削减目标实现、加严污染排放控制,向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以及实现区域联防联控并重转变。以北京、上海、广东等主要省市地方标准现状为例,分析了地方标准的工作难点,并探讨了"十二五"时期地方标准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成效与局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至今,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已在全国范围实施了十余年,其政策目标也经历了由"耕地占补过程"的数量-质量-生态平衡的发展变化。从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执行情况、耕地总量和粮食产量3个指标分别评价不同时期的政策效果。自2001年全国各省(区、市)从总体上已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在"数量平衡"上的要求;但是我国耕地总量却持续下降,补充耕地质量无法得到保障;而且我国粮食产量与耕地数量、质量变化情况也有着直接的关联。虽然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在国内生产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事实上,我国"耕地占补过程"还存在很多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暴露出政策效果的局限性,如:"只占不补"、"多占少补"等违法用地现象未根本遏制;"占优补劣"进一步引发生态恶化;"先占后补"继续发酵社会不公。从公共政策视角,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政策目标上,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过多地强调于确保补充耕地与建设占用耕地的"数量平衡",而忽视了耕地占补过程的"质量平衡"和"生态平衡"等多重目标;在政策内容设计上,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更加偏重于对"占用耕地"及其补偿的要求,但缺少对"补充耕地"环节的规范,从而导致我国耕地质量整体水平下降;在政策执行中,由于该政策在客观上增大了耕地供给难度,而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博弈目标的非一致性导致行政角色偏差。在此基础上,从政策目标、政策内容、地方政府的角色转变和公众参与机制4个方面提出改进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过去几十年的环境保护实践,我们逐渐意识到,仅依靠开发更有效的污染控制技术所能实现的环境改善十分有限,关心产品和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依靠改进生产工艺和加强管理等措施来消除污染更为有效。污染控制标准意在通过严格标准限值的制订,引导企业及环境管理者开发和完善污染治理技术来解决污染问题,改善环境;而清洁生产标准在环境管理中则属于更高起点的管理要求,是在企业达到现有环境标准的基础之上,提出的更高的环境要求和目标。在环境标准体系中两类标准最终目标的结合,将会充分发挥标准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为环境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保障和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天津市是我国北方传统工业型城市,工业炉窑污染排放已逐渐成为地方大气污染物防治的重点源之一。在全面系统了解天津市工业炉窑环境污染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现行国家标准的适用性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标准制修订建议,将有助于推动污染物总量削减,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