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1篇
安全科学   15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47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PAHs污染农田土壤联合生物修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我国典型污水灌溉区--沈抚污灌区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植物修复并辅以高效微生物菌剂、污泥发酵肥等方式对PAHs污染农田土壤进行了植物-微生物联合生物修复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玉米、大豆、蓖麻、苜蓿与高效微生物菌剂联合修复PAHs效果可达到36.3%、44.1%、36.8%和48.3%,比单纯的植物修复显著增高了15%~18%;施加污泥发酵肥进一步提高了生态修复效率,其中苜蓿的联合修复效率最好,达到61.1%.同时,联合生物修复对高环PAHs的去除也有明显的效果.修复后农作物的PAHs质量比在安全范围内; 土壤微生物数量明显增加,微生物群落中的PAHs降解细菌和真菌分别增加了3和1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2.
生态城市规划需要优先考虑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未来方向,而生态城市规划则是生态城市建设的起点,因此在规划中需要优先考虑城市经营成本问题、人力资源转化问题、区域生态安全问题和增长空间控制问题,从而使城市的生态设计建立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3.
厌氧菌对硝基苯污染河道底泥的修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厌氧条件下,以长期受硝基苯(NB)污染的化工厂排污口底泥和河道底泥混合为菌源,分离纯化出4株能厌氧降解硝基苯的细菌。其中菌株N-O在低温(10℃)条件下可以快速去除20 mg·L^-1的硝基苯。在松花江(吉林市段)底泥中分别接种10 mL·L^-1、20 mL·L^-1、30 mL·L^-1、40 mL·L^-1(菌悬液/处理溶液)N-O菌进行NB降解研究,结果表明接种30 mL·L^-1时,N-O菌对底泥中NB的降解效果明显,72h内达到了NB的完全去除;但是该菌对降解副产物苯胺(AN)几乎没有去除效果,寻求在厌氧环境下同步降解NB、AN的优势菌,将非常迫切。  相似文献   
14.
地下渗滤基质中微生物空间分布与污水净化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混菌法和稀释法,测定了稳定运行的地下渗滤系统不同深度的基质中微生物数量,并对其与污水净化效果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空间位置的基质中微生物数量不同;不同月份基质中微生物数量变化不大;基质中微生物数量与COD、TN、NH4+-N 去除率有显著的相关性,说明微生物的作用是其主要去除途径;但基质微生物数量与TP 的去除率相关性不显著,说明TP 去除与微生物基本无关.  相似文献   
15.
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处理超稠油废水   总被引:55,自引:2,他引:53  
采用自由表面流芦苇湿地处理超稠油废水。当芦苇床的水力负荷为3.33cm/d时,对于年平均进水COD459.16mg/L,石油类27.65mg/L,BOD5 33.52mg/L,TN13.74mg/L的超稠油废水,该系统的出水指标为COD77.21mg/L,石油类1.42mg/L,BOD53.90mg/L,TN1.60mg/L。去除率分别为:COD83.18%,石油类94.86%,BOD588.37%,TN88.36%,pH值由7.87降至7.77。处理后的超稠油废水对土壤的污染并不明显,对芦苇的生长和材质指标几乎没有影响。可见,自由表面流芦苇湿地深度处理超稠油废水的出水水质稳定,耐冲击负荷强,是一种经济有效的超稠油废水处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螯合剂对植物吸收重金属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螯合剂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柠檬酸(CA)对土壤重金属cd的有效态以及叶用红恭菜(Beta vulgaris var.cicla L)富集Cd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EDTA的添加比柠檬酸更显著增加了土壤重金属镉的有效态含量,同时提高了叶用红恭菜茎叶的富集系数和转运能力;施用螯合剂促进了Cd从叶用红恭菜茎叶根部向茎叶的输送,叶用红恭菜茎叶含Cd量显著增加,EDTA的作用是柠檬酸的2~3倍。  相似文献   
17.
为寻找经济适用且具有较高效率的烟气脱硫方法.研制了FeSO4/Ac脱硫剂。并对FeSO4/Ac脱硫剂的脱硫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烟气中O2、水蒸气含量的多少及脱硫温度的高低会影响FeSO4/Ac脱硫剂的脱硫性能。实验证明,当n(O2):n(SO2)=7~10、n(H2O):n(SO2)=3~5、脱硫温度取120℃时,FeSO4/Ac脱硫剂具有良好的脱硫性能,脱硫效率可达92.1%~96.8%。FeSO4/Ac脱硫剂能够再生重复使用。采用水蒸气加热再生法对FeSO4/Ac脱硫剂进行再生,实验结果显示,经4次加热法再生的FeSO4/Ac脱硫剂的脱硫效率仍能达到91%。  相似文献   
18.
生物填料地下渗滤系统对生活污水的脱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草甸棕壤、炉渣和活性污泥等基质按体积比13∶6∶1配制生物填料,研究了生物填料地下渗滤系统(subsurface wastewater infiltration system,SWIS)在不同的水力负荷和污染负荷条件下对校园生活污水的脱氮效果。场地实验结果表明,当BOD5负荷为12.0 g BOD5/(m2·d),表面水力负荷为0.04-0.10 m3/(m2·d)时,SWIS对NH+4-N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4%和82.0%。当水力负荷为0.08 m3/(m2·d),BOD5负荷9.3-16.8 g BOD5/(m2·d)时,SWIS对NH+4-N和TN的平均去除率为92.7%和81.2%。SWIS中氧化还原电位(oxygen reduction potential,ORP)随进水水力负荷和BOD5负荷的增加而降低,脱氮效率下降。综合出水水质和处理效率,适宜的水力负荷和污染负荷分别为0.065 m3/(m2·d)和12.0 g BOD5/(m2·d)。在此条件下,SWIS的启动周期为25-30 d。出水水质均优于《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标准,且处理效果稳定,抗负荷冲击能力强。  相似文献   
19.
新型TCAS吸附树脂对水中Cd2+的吸附去除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一种由超分子受体化合物磺化硫杂杯芳烃(TCAS)与树脂结合的产物——新型TCAS吸附树脂对重金属Cd2+的吸附去除性能,并初步探讨了吸附机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TCAS吸附树脂对Cd2+的饱和吸附量为14.45 mg/g。当温度为20℃,0.5 g TCAS吸附树脂对10 mL浓度为5 mg/L的Cd2+溶液吸附60 min时, Cd2+的去除率可达到99%以上。pH值是影响TCAS吸附树脂吸附效果的重要因素,在pH=5~9时,Cd2+的去除率随着pH值的升高而增大。在试验范围内,TCAS吸附树脂对Cd2+吸附符合Freundlich方程。吸附在TCAS吸附树脂上的Cd2+可洗脱回收,TCAS吸附树脂也可再生利用。 TCAS吸附树脂对重金属Cd2+的吸附机理主要归因于TCAS对Cd2+的络合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生态土壤渗滤系统启动周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室内模拟试验装置,考察了4种生态土壤渗滤系统在0.1 m3/(m2·d)的水力负荷条件下对生活污水中TP、COD和NH3-N的去除效果及启动周期; 同时对整个系统及同类生态工艺启动周期的判断方法做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生态土壤渗滤系统对TP、COD和NH3-N的启动周期分别为15~27 d、24~40 d和24~26 d; 土壤渗滤系统对TP的启动周期最短,对COD的启动周期最长; 处理系统启动周期的判断原则是综合考察系统对主要污染物各自的启动周期,以最长的作为系统启动周期.4组试验中,1#和2#系统的启动周期为40 d; 3#和4#的为24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