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6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69篇
安全科学   230篇
废物处理   23篇
环保管理   101篇
综合类   308篇
基础理论   56篇
污染及防治   44篇
评价与监测   31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2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相传五代时期有个官员,奉命出使中山,过井径险地时,他时刻小心翼翼,不敢放松缰绳,因此平安无事。  相似文献   
23.
走在大街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人,有人行道他不走,偏要走车行道;后面有车他不让,偏要悠然而行;有红绿灯他不看,想怎么走就怎么走。你若问他为什么不遵守交通规则,他心里的想法多半是反正车子又不敢撞我,撞了他赔钱,弄不好,司机还要被判刑。  相似文献   
24.
樊晓一  乔建平 《灾害学》2006,21(3):33-35
利用多重分形分析了三峡库区万州区滑坡的空间分布。分析的结果表明,单一分形维数并不能完整地描述万州区滑坡的空间分布结构;运用多重分形得到滑坡的分维D0=2.610〉D1〉D2〉…〉D∞=1.864。分维值D∞=1.864是多重分形的下限。它相当于万州区滑坡最密集区域在空间上的分布现象。  相似文献   
25.
社会上的假货早已让人深恶痛绝。其实,“假”不仅存在于商品中,安全工作中也有“假”,也应该“打假”。这不是危言耸听,不然的话为何有些部门和单位安全检查过后便出事,有的还接二连三地出现同一类型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26.
滑坡灾害快速反应系统由滑坡知识、受灾体和救灾指挥3部分组成.其中每一部分都包括一个完整的体系,并有评价指标描述.该系统的实现主要依靠滑坡数据库、动态仿真模拟和抢险救灾预案技术的支撑.  相似文献   
27.
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起步于1973年的动荡时代。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可能太深和太高,工作以“三废”治理为重点,确定的目标和计划大多带有“大而空”的时代特点,很难得到落实。  相似文献   
28.
用不同浓度的氯化镉诱导黄瓜幼叶Cd-MT的产生,并应用Dot-ABC法检测了30种来自天水不同区域植物的MT含量,初步确定它们的重金属污染情况.结果表明,Cd-MT浓度与环境诱导浓度呈显著正相关,Dot-ABC法检测的植物金属硫蛋白的最低含量为16ng,并初步估测了其中10种植物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本法具有特异、简便和灵敏的特点,可用于农产品镉金属污染的检测.  相似文献   
29.
以我国南方某生活垃圾焚烧厂掺烧10%市政污泥的生活垃圾为研究对象,对前/后口废气、飞灰、炉渣及用于掺烧的污泥中17种二(口恶)英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其指纹分布特征.结合焚烧工况及处理设施,从生成机理角度探讨了二(口恶)英的排放特征、毒性当量浓度主成分特征及主要单体的排放因子线性关系.结果表明:掺烧10%的市政污泥后,废气中二(口恶)英的去除率为99.4%,低于国家排放标准;固体废物中二(口恶)英含量为飞灰 > 炉渣 > 污泥.这说明采用高温焚烧和"活性炭喷射+布袋除尘"装置不会影响掺烧10%污泥的达标排放.指纹分布特征表明,前口废气以1,2,3,4,6,7,8-HpCDF和OCDD为主,后口废气以OCDD和OCDF为主;飞灰、炉渣及污泥中的主要单体为OCDD、1,2,3,4,6,7,8-HpCDD、OCDF、1,2,3,4,6,7,8-HpCDF.主成分分析显示,前口废气和飞灰中的二(口恶)英毒性分布特征相似;炉渣和污泥的毒性分布特征相似;后口废气有自身的特征.这说明在相同工况条件下,经同一设施处理的废物中二(口恶)英排放特征相似.排放因子分析表明,2,3,4,7,8-PeCDF和1,2,3,6,7,8-HxCDF、1,2,3,6,7,8-HxCDD和1,2,3,7,8,9-HxCDD与总毒性排放因子具有较强的线性关系,且呋喃类(PCDFs)强于二(口恶)英类(PCDDs).  相似文献   
30.
Fe3O4@SiO2-NH2磁性复合材料对水中单宁酸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简单方法制备出Fe3O4@SiO2-NH2磁性复合材料,并利用XRD、FT-IR、VSM和SEM等手段对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最后对水中单宁酸进行了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复合材料上的氨基基团(N—H的特征吸收峰出现在1549.53cm-1)能够与单宁酸上的酚羟基反应,使—NH2质子化形成NH+3,并利用良好的磁性(42.5emu.g-1)使单宁酸从水中分离去除;对单宁酸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和拟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在pH=6时,基于氢键和静电吸附的协同作用,吸附能力达到最强,为85.18mg.g-1(吸附温度为25℃,吸附时间为60min).研究证实,Fe3O4@SiO2-NH2磁性复合材料与Fe3O4@SiO2和SiO2相比,对单宁酸有更好的吸附性能,同时通过外磁场可以达到固液分离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