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1篇 |
免费 | 28篇 |
国内免费 | 50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23篇 |
废物处理 | 6篇 |
环保管理 | 76篇 |
综合类 | 163篇 |
基础理论 | 24篇 |
污染及防治 | 32篇 |
评价与监测 | 17篇 |
社会与环境 | 3篇 |
灾害及防治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13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28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19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22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30篇 |
2000年 | 22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经过长期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治理实践,各地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工程和管理经验,但随着土壤污染问题的日益凸显,三大环境要素质量如何整体提升、确保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稳定持续发挥、满足人民群众对环境产品的需求,成为各级政府推进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需要正视和亟待破解的一个难题。本文在系统分析当前环境污染以单要素为主线实施治理的总体思路所面临困境的基础上,基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区域统筹考量,从治理主体、治理手段、治理过程三个方面,提出推进土壤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协同治理的基本路径,为国家出台土壤环境管理相关政策措施、促进城镇化过程中区域环境质量整体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12.
213.
本研究基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迫切需求,立足我国不同区域现实状况的差异,以我国东部某省为研究对象,基于充分的文献研究、专家咨询和实地调研,以自然资源保护及污染综合防治为核心,深入分析省级层面生态文明管理体制现状,识别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思路和该省实际情况,制订生态文明管理体系及协调机制改革的总体框架,提出重组机构职能配置、优化自然资源管理、理顺污染防治体系、健全有效督政机制、发展绿色化决策等五个针对性的改革建议,为我国省级层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14.
中国省际水资源福利绩效时空分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在中国水资源匮乏的背景下,如何在水资源承载能力范围之内,以更少的水资源消耗去创造更多的福利增长,谋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极为重要。基于生态福利绩效背后的逻辑,构建水资源福利绩效指标体系,衡量中国31个省市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为解决传统DEA方法计算的效率值不能跨期比较问题,以2006年为基期,利用广义DEA方法测度2006~2015年中国31个省市区水资源福利绩效,并采用全局Moran’s I指数、Moran散点图、局部Moran’s I指数、LISA聚集图对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的空间集聚状态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1)2006~2015年中国31个省市区水资源福利绩效整体呈不断上升趋势,东部地区最优,西部次之,中部最差。各省市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具有显著差异,其中,北京水资源福利绩效最高,宁夏水资源福利绩效最低。(2)中国水资源福利绩效具有空间集聚效应且该效应逐年增强,从2009年起通过显著性检验。观测期内中国各个省市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空间演变路径包括正向空间集聚、负向空间集聚、负向空间外溢趋势及空间分异4种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省份受到邻接省份负向空间影响,进入低低集聚区。各省市区不仅要注重自身水资源福利绩效的提升,同时应注重邻接省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态及趋势,以防其负向空间影响。(3)水资源匮乏的京津冀地区长期稳定在高高集聚区,而水资源禀赋较优的珠江流域省份如湖南、广东等长期稳定在低低集聚区。缺水地区水资源福利绩效优于富水地区,这为富水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提出了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215.
以北京市2013年1月份连续灰霾天气中10~16日的强霾污染过程为例,利用MPL-4B型IDS系列微脉冲激光雷达观测资料由Fernald算法反演得到此次污染过程中气溶胶垂直分布特性,结合地面气象条件和天气形势分析污染原因,并讨论与气溶胶地面监测数据的符合性.结果表明:此次连续强霾过程污染严重,观测时段内89.4%的时间出现霾,39.8%的污染时段达到重度霾级别,其中大气地表消光系数与PM2.5浓度变化呈显著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0.95.研究过程内,大气边界层在91%的时段低于500m,平均仅为293m,低边界层抑制了污染物的有效扩散;近地面垂向各高度的消光系数持续达到1.5km-1以上,对比气溶胶退偏比发现城市上空的大气强消光为气溶胶颗粒物和大气水分共同导致;气溶胶光学厚度(AOD,532nm)较大,有83.6%的时段超过1,且受相对湿度影响较大,相对湿度偏小时段的AOD值主要为气溶胶颗粒贡献,相对湿度较大时段,细颗粒物吸湿增长导致AOD受大气水分干扰显著.连续静稳的天气形势和区域污染是导致此次强霾发生和持续的主要原因,高湿天气则加剧了灰霾状况. 相似文献
216.
<正> 垃圾是当今社会的一大公害。各国的社会管理专家们在注力于研究种种能动员社会力量的新颖的垃圾清理法。日本最近,日本生产了一种家庭垃圾处理机,使用微波把家庭厨房垃圾弄干燥,然后燃烧,使成微粒状的灰,它不必使用垃圾车收垃圾运到垃圾场燃烧,可使政府的垃圾处理工作负担大为减轻。加拿大加拿大普罗维登斯堡市政府在一处市民经常休息的地方建了一所现代化的澡堂,市民们到这里来洗澡不用付钱,只需带一定数量从街道上收集的垃圾即可。 相似文献
217.
218.
不同种植方式对稻茬紫云英的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绿肥作物种植方式对其生长状况及土壤特性的影响,可为长江下游农区“水稻(Oryza sativa L.)—绿肥作物”轮作模式下如何以草增粮提供科学依据。于2018~2019年在江苏省昆山市采用套播留茬、浅旋直播、板茬直播3种种植方式,研究不同绿肥种植方式对自身群体基础、越冬稳定性、生育进程、主要形态指标、产草量及还田后土壤养分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播种量水平下,浅旋直播的群体起点最高,为58.29万基本苗/hm 2;越冬稳定性以套播留茬方式最高,越冬率为94.3%。不同种植方式下生育进程递进规律总体一致,主要影响绿肥作物的营养生长期,套播留茬方式的营养生长期最长(122 d),比最短的浅旋直播方式高出20 d。套播留茬方式下的株高、茎粗及其他主要形态指标明显高出其他两种方式。套播留茬方式的鲜草产量最高,浅旋直播方式居中,板茬直播方式最低,且均超过30 000 kg·hm-2。翻压还田后,3种方式下土壤有机质、全氮、铵态氮、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土壤养分含量均有一定的增加,其中套播留茬方式增加幅度最高。 相似文献
219.
为了评价进口再生塑料颗粒中主要重金属经口摄入的潜在健康风险,选取了5类典型进口再生塑料颗粒,基于美国环保署(US EPA)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框架,通过检测其在食物模拟液中Hg、Pb、Cr、Cd、Mn和Cu的浸出浓度,对其饮食摄入途径下的致癌/非致癌风险进行量化评价,并采用靶器官毒性剂量(TTD)法对非致癌风险指数进行修正。结果表明,参照我国饮用水标准,Hg、Pb、Cr、Cd和Mn浸出浓度超标倍数分别高达1 243.04、50.06、38.27、3.27和2.96倍,而Cu未超标,总体上存在严重健康风险。致癌风险结果显示,在所有模拟场景下,5种进口再生塑料颗粒中重金属致癌风险指数平均超过可能致癌水平上限70.28倍。非致癌风险结果显示,在所有模拟场景下,5种进口再生塑料颗粒中重金属传统非致癌风险指数和靶器官毒性剂量修正的非致癌风险指数分别平均超过最高上限15.26倍和23.71倍,其中肠胃道、血液、肾脏和神经系统存在不可接受非致癌风险,睾丸、心血管和肝脏不存在非致癌风险。这表明进口再生塑料颗粒所带来潜在健康风险仍需持续关注。 相似文献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