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43篇
安全科学   122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77篇
综合类   169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24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为探明清洁生产技术在我国大气污染物削减中所起的作用,本文以火电行业为例,以SO_2作为特征污染物,对“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技术进行了筛选,建立了削污和减排效果分析模型,并收集火电行业的权威统计数据,计算了火电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削污量与“末端治理”技术减排量及两类技术各自削减量占比情况,研究了建国以来(1949—2013年)我国火电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削污效果和末端治理技术减排效果及其演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研究结果显示,以火电行业发电效率最低的低温低压发电技术为基准线,1949—2013年65年期间电力行业通过清洁生产技术累计实现SO_2削污量为4.94亿t,节约4940亿元的环保资金投入,削污率达到58.5%;2002—2013年12年期间电力行业末端治理技术累计实现SO_2减排量为1.10亿t,减排率为13.0%.  相似文献   
112.
施用生物质炭对土壤腐殖质组成和胡敏酸结构特征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玉米秸秆生物质炭施用后土壤腐殖质组成和土壤胡敏酸结构的变化,选择腐殖质组成修改法和国际腐殖质协会推荐的方法进行土壤腐殖质组分提取和HA样品纯化,采用重铬酸钾外加热法和TOC分析仪测定土壤、水溶性物质(WSS)、富里酸(FA)、胡敏酸(HA)和胡敏素(Hu)有机碳含量,采用元素组成和红外光谱分析HA的结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施入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后,表层和亚表层土壤及其腐殖质组分有机碳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表层土壤、WSS、FA、HA和Hu有机碳含量增加幅度较大,分别增加了83.61%、112.50%、89.63%、91.78%和89.82%,说明玉米秸秆生物质炭的施用更有助于表层土壤有机碳的积累;PQ值(HA在腐殖酸中的比例)略有增加;土壤HA的缩合程度和芳香性增强,氧化度降低.此外,施用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后,土壤及其腐殖质组分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与表层相比,亚表层土壤、WSS、FA、HA和Hu有机碳含量分别下降了62.84%、52.94%、62.38%、66.62%和61.61%;土壤PQ值略有降低;土壤HA的缩合程度和芳香性降低,氧化度增加.  相似文献   
113.
黄土旱塬垄膜沟播小麦产量及土壤微生物量对施肥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垄膜沟播是黄土旱塬麦田一种典型种植方式,覆膜条件下不同肥料肥效及其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均不同.在晋南黄土旱塬冬小麦种植区,通过2年大田试验系统分析传统农户施肥(FF)、监控施肥(MF)、监控施肥配施有机肥(MFM)和监控施肥配施生物有机肥(MFB)4种施肥措施对冬小麦产量形成及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磷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平衡施肥可显著提高黄土旱塬冬小麦产量,其中MFB处理籽粒产量最高,达4 107-5 400 kg/hm2,较FF处理高14.5%-23.2%(P0.05).不同施肥措施主要通过影响成穗数来影响冬小麦的产量形成,对冬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影响均不显著.土壤微生物量受冬小麦生育期进程和施肥措施共同影响,其中微生物量碳在拔节期至扬花期最高,微生物量氮、磷均在拔节期达最高值.不同生育期间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磷的变化率总体在50%以下,而优化施肥措施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磷的平均贡献率则可达90%.配施生物有机肥或配施有机肥较单施化肥可显著提高冬小麦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磷,但MFM和MFB处理间的土壤微生物碳和氮差异不显著,而MFB处理由于混合磷细菌的作用,其土壤微生物量磷较MFM处理高19.8%-47.1%(P0.05).各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和碳磷比分别在6.9-9.8和14.4-41.0,且均在冬小麦扬花期达最大值.综上所述,在黄土旱塬垄膜沟播种植条件下,通过监控施肥配施生物有机肥可有效提高冬小麦产量和土壤微生物量.  相似文献   
114.
2009年2月12日下午,北京城云暗天低,接近傍晚,雨丝纷飞,于是,自去年深秋以来时近四个月的雨荒宣告结束。干涸的京郊大地久旱逢甘露,虽未畅饮,却也聊解干渴之苦。恰其时风量较小,云层移动缓慢,飞机大炮各种现代化增雨手段同时使用,淅淅沥沥的雨丝竟一直飘至翌日,让疲惫抗旱的农民慨呼苍天有眼。  相似文献   
115.
随着时代进步,科技发展,中国的环境问题尤其是水污染日益严重,而饮用水质量紧密关系着人们的健康,所以保证饮用水的水质安全,是给水厂重要的使命与责任.膜分离技术由于兼有分离、浓缩、纯化和精制的功能,又有高效、节能、环保、分子级过滤及过滤过程简单、易于控制等特征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给水厂的常规处理工艺已然不能满足水质的要求,深度处理虽能大大提高水质,但是国内逐渐发展起来的超滤技术在去除水中致病微生物方面效果显著.简要介绍膜分离技术的种类及在给水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6.
适逢县级领导“三讲”教育学习期间,按规定每周星期四晚上到星期天上午全部集中学习,县级领导只剩四天时间处理分管的各项业务工作。记者专程赶往福鼎市,于星期四上午见缝插针采访了丁永副市长。 血的教训 “在安全生产方面福鼎市的教训太深刻了,一般不出事,一出就出大事故”丁副市长感慨地回忆说“76年浙江苍南农民乘大型拖拉机到福鼎看电影《卖花姑娘》,结果途中因超载翻车死亡29人;82年福鼎制药厂冰片车间发生爆炸,造成65人死亡,35人重伤的特大事故更是震惊全国。历史上这两起特大事故给福鼎历任的主要领导触动很深,…  相似文献   
117.
为了使KCT-1型COD、BOD5快速测定仪一机多用,进行了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六价铬中峰高定量与峰面积定量的比较试验研究。1试验方法采用国家水质标准分析方法GB7467-87“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进行试验。将显色后的测试溶液分...  相似文献   
118.
气溶胶系指气体介质中的固体或液体粒子,这些粒子是很小离散的固体或液体物质。由于气溶胶粒子的离散性,使得对气溶胶进行有代表性的取样须特殊予以考虑。匀质气体的流型可用流线表示(流线系按气流中所有点的瞬时速度的切线方向画出)。如果流动是稳定的,那么,后面流动  相似文献   
119.
就一般意义而言,中国的环境教育事业是与中国的环境 保护事业同时起步(1973年),同时发展的。然而,在当时的 动乱时期,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所确定的政策、方 针和措施,很难甚至不可能落实。因此,环境教育工作的真正 起步,应该从粉碎"四人帮"之后的拨乱反正算起。 改革开放不仅是国家由大乱走向大治,更是环境保护事 业真正的起跑点。众所周知,环境保护事业决不可能在大跃 进、大炼钢铁等高烧式的社会发展条件下得到重视,只能在比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