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9篇
安全科学   42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152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1.
生物滴滤池法处理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进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在综述生物法降解挥发性有机气体进展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生物滴滤池填料的选择,菌种的驯化方法,运行条件的选择及运行工况的调节等,并分析其存在问题和今后的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12.
地质样品中Te的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e是发展高科技产业不可缺少的半导体材料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冶金、石油化工、电子电气、玻璃陶瓷和医药等行业.同时,Te又是一种潜在的环境污染元素.Te在地壳中含量低而分散,寻找高灵敏度的地质样品中Te的检测分析方法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重铬酸钾容量法、碘量法、极谱法、分光光度法等常见测Te方法灵敏度不够理想,操作步骤也较繁琐.评述了1995-2009年地质样品中Te的检测方法概况及其发展趋势,重点对样品的前处理方法、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的优缺点进行了阐述和讨论,指出利用高能效的分离技术达到各形态的有效分离和利用选择性强、灵敏度高的元素特征检测器来达到超痕量形态的测定仍将是地质样品中Te分析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213.
针对森林火灾烟雾场景光照突变时传统混合高斯模型(GMM)无法适应的问题,提出基于改进GMM的林火烟雾识别算法。通过六足机器人平台上的CCD摄像机读取当前帧图像,与混合高斯模型建立的前一个背景图像作差分得到变化区域,计算二值化后的变化区域中像素值为1的像素点占总像素点的比例,与设定的阈值相比较从而判别森林火灾场景中的光照是否发生突变。若场景内光照发生突变,采用一个较大的更新速率α,保持模型的稳定性;若场景内光照未发生突变,根据不同的情况自适应调整更新速率α的值,保证模型快速收敛。实验表明,改进的GMM算法可检测到场景中相对完整的动态烟雾区域,满足林火烟雾的检测要求,以期为图像处理在森林火灾巡检机器人上的应用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14.
SPOM(suspended 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悬浮颗粒物中的有机质)是地表水体中有机质的重要组分之一,在全球碳循环和水体富营养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采用连续提取法、δ13C(碳稳定同位素)、三维荧光光谱和平行因子分析技术对呼伦湖夏季SPOM的含量、组分、荧光特性、污染来源及生物有效性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①SPOM(以碳质量计)在14.4~31.5 g/kg之间,其中HM(提取残渣)为SPOM的主要组分,占SPOM总量的61.2%.②SPOM中WEOM(水提态有机质)含有类富里酸组分(C1)、类腐殖酸组分(C2)和类色氨酸组分(C3)3个荧光组分,类腐殖质组分(C1+C2)和类蛋白质组分(C3)对总荧光强度的贡献分别为70.4%和29.6%.③SPOM的C/N〔总有机碳(TOC)浓度与总氮(TN)浓度的比值〕和δ13C的值分别在7.53~15.2和-27.2‰~-26.1‰之间.利用C/N和δ13C端元混合模型计算陆源对SPOM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67.2%和68.9%,结果相近.④WEOM的HIX值在4.09~7.40之间,腐殖化程度较高,生物可利用性较差.研究显示,呼伦湖中SPOM以难降解的腐殖质组分为主,腐殖化程度较强,生物可利用性较低,但随着温度升高,预估自生源SPOM的贡献将增大,可能导致其生物可利用性升高,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15.
多方法研究呼伦湖表层沉积物有机质的赋存特征及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泊沉积物有机质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寒旱区湖泊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特殊性,其沉积物有机质的赋存和迁移转化特征更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以我国寒旱区典型代表湖泊——呼伦湖为例,采用连续提取法、C/N(碳氮比值)、δ13C(碳稳定同位素)、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对呼伦湖表层沉积物有机质的含量和组分的时空分布特征、污染来源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2018年10月(秋季)、2019年3月(冬季)、2019年5月(春季)、2019年7月(夏季),呼伦湖表层沉积物中w(TOC)的平均值分别为(25.05±9.73)(26.92±11.60)(24.68±10.19)(24.36±10.01)g/kg,呈冬季高、夏季低,由西北部向东南部递减的时空分布趋势.②w(WEOM)(WEOM为水提态有机质)、w(FA)(FA为富里酸)、w(HA)(HA为胡敏酸)和w(HM)(HM为胡敏素)的年均值分别为(0.63±0.33)(2.31±1.26)(3.42±1.49)(19.21±7.83)g/kg,w(WEOM):w(FA):w(HA):w(HM)为1.0:3.7:5.5:30.7,其中HM为有机质的优势组分.③WEOM包括类富里酸组分C1,类腐殖酸组分C2和C3,以及类色氨酸组分C4共4个荧光组分,其中,类腐殖质组分(C1+C2+C3)贡献了总荧光强度的79.2%,为优势荧光组分.④沉积物有机质主要来自于陆源,陆源有机质的平均贡献率在80%左右.⑤沉积物PQ值(胡敏酸占腐殖酸的比例)和WEOM的HIX(腐殖化指数)年均值分别为0.55和6.39,表明现阶段呼伦湖表层沉积物有机质腐殖化程度较高且相对稳定.研究显示:呼伦湖表层沉积物有机质含量较高,表现出季节和空间分布差异性;有机质主要来自陆源,以类腐殖质为主,具有腐殖化程度高和相对稳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216.
苯达松在单离子蒙脱石上的吸附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水相苯达松在Al3+、Fe3+、Cu2+、Ca2+、Na+、K+阳离子饱和蒙脱石上的分布系数测定,及非水相中单离子蒙脱石吸附苯达松后IR光谱变化研究,发现:蒙脱石对苯达松的吸附与蒙说石中可交换阳离子的极化力有关;苯达松通过分子中C=O基团与蒙脱石中可交换离子结合水形成氢键及叔酰胺N与可交换阳离子间的电荷吸引而吸附.另外,蒙脱石中可交换阳离子具有的催化性、络合性也可能是增加本达松吸附的因素  相似文献   
217.
政府在环保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保产业是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是我国未来的投资重点以及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之一.根据目前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深入剖析了我国环保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政府作为环保市场的重要主体,应在加快环境法律制度创新、环境科技体制改革、促进产业管理的规范化和投资的多元化以及环保企业的集团化方面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18.
重金属超标可造成环境污染并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水环境中重金属污染已经十分普遍并呈现出日益加剧的趋势.近年来,一种基于纳米金比色原理的新型水中重金属快速检测技术迅速发展,并因其具有检测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无需配套仪器、操作简便等一系列优点,在水体重金属污染事件的现场筛查及应急处置等方面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国内外水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现状,重金属检测技术的发展以及基于纳米金比色原理的水中重金属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指出了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19.
不久前,金湖县安监局接到公安局“110”转来的群众举报:县城南湖小区有人家中存放大量瓶装液化石油气。安监局即派员会同县公安局、县燃气办前往查处。执法人员到现场后,发现此处竟是一无营业执照、无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非法二次充装气雾杀虫剂的地下窝点。现场查出的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有:15公斤装丙丁烷液化气18瓶,其中实瓶14瓶:150公斤桶装特种溶剂煤油2桶;二次充装好的600毫升、750毫升气雾杀虫剂48罐,空罐125只。为了消除安全隐患,还小区居民安全.县安监局依据职责立即对上述危险物品进行了扣押封存。  相似文献   
220.
为有效防治南安市地质灾害,针对南安市地质灾害易发育、数量多、类型全、分布广、稳定性差、突发性强和危害性大等特点,在南安市地质灾害详查工作的基础上总结了南安市地质灾害发育、分布及稳定性特征,分析了主要控制因素和诱发因素,南安市地质灾害发育类型主要为滑坡、崩塌和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诱因主要为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