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9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72篇
安全科学   143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49篇
综合类   317篇
基础理论   52篇
污染及防治   71篇
评价与监测   40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医疗废弃物焚烧挥发性氯含量与热值测试与估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测定上海某医疗废弃物处置公司设定燃烧工况条件下某时间段内烟气中HC l的平均排放速率,估算出上海地区医疗垃圾废物中的可燃烧转化氯含量在2.33%~2.64%左右;通过测定各较小采样时间段(2 m in)的烟气HC l浓度测定发现批次进料造成烟气中HC l浓度近4倍的波动,通过初步的热平衡估算得到医疗废弃物的热值大致在21.8 M J/kg,得到的结果可为我国医疗废弃物的焚烧工艺设计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272.
淮南大通浅覆盖岩溶区塌陷分布及土地利用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地质调查、钻探、物探等方法对淮南大通浅覆盖岩溶区岩溶塌陷的分布特征及诱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通浅覆盖岩溶区岩溶塌陷主要分布于下伏奥陶系马家沟组地层之上,以及构造发育区和松散层粉土含量较高区,岩溶塌陷主要受岩石溶蚀程度、强烈地下水动力条件及松散层厚度、成分等控制。结合岩溶塌陷发育特征及场地具体条件,探讨了大通浅覆盖型岩溶区土地利用的可行性,为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3.
基于光催化-膜分离三相流化床反应器的结构特点及膜分离特性,以微米级MCM-41分子筛为载体,采用原位生成法制备微米级负载型TiO2催化剂。针对微米级负载型TiO2催化剂在光催化-膜分离反应器中的分布特性、悬浮特性、分离特性及膜污染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曝气量一定的情况下,微米级负载型TiO2催化剂在光催化-膜分离反应器中具有良好的悬浮特性,且优于纳米TiO2。随着催化剂投加量的增加,悬浮浓度也随之增加。光催化反应器底部曝气0.3m3/h、催化剂投加量为1 g/L时为宜。膜分离器中催化剂悬浮浓度明显低于光催化反应器;该微米级催化剂与纳米TiO2相比具有不粘附、不堵塞膜孔等优良特性,能够有效降低膜污染,延长分离膜使用寿命。膜底曝气为0.1 m3/h时,反应器连续运行5 h(未加反冲洗)后,微米级负载型TiO2催化剂和纳米TiO2对膜组件的污染程度分别为膜通量衰减率4.3%和37.4%。反应器连续运行72 h,膜组件依然具有很好的分离特性。  相似文献   
274.
建立生态站图库的第一步是数字化地图。GenaMap的硬件平台是Sun20工作站和Cal34480数字化仪,软件平台是Sun的操作系统Solaris2.5主要介绍Cal34480数字化仪与GenaMap在Sun操作系统Solaris2.5的软件连接技术。  相似文献   
275.
一体式光催化-膜分离三相流化床反应器膜污染特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利用颗粒状 TiO2催化剂(平均粒径0.258/μm)对酸性红 B 模拟废水的催化降解实验,对一体式光催化氧化-膜分离三相流化床反应器的膜污染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iO2是造成膜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且 TiO2浓度愈大,膜污染愈严重;本实验体系TiO2的适宜浓度为 2g/L.反应区曝气量在 3.6m3/h 时膜污染最小;膜组件底部曝气装置可大大减轻膜污染,且其曝气量以 0.6 m3/h 为宜.表面冲洗、气体反冲洗和碱洗均可有效地清除膜表面和膜孔内的污染物,使膜通量恢复至90%以上;"表面冲洗 碱洗"和"表面冲洗 碱洗 气体反冲"可进一步提高膜通量的恢复,但不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276.
咸海的崩溃     
中亚的咸海曾经是世界第四大湖泊,但没有节制地将注入咸海的河流用于作物灌溉,使咸海水量在几十年时间里,锐减到了原来的十分之一,曾经的世界第四大湖泊,如今收缩成了三个小湖泊。  相似文献   
277.
针对某严寒地区大学校园建筑群构成复杂、供热范围与核定范围不一致等情况,在现行节能量核定标准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的分析方法,即在缺少分户热计量的情况下,针对改造过程中供热面积增加的问题,采用不同建筑的设计节能率作为权重系数估算核定边界内、核定边界外及新增供热面积的单位面积能耗,以便更准确核定边界范围内的节能量,为该类复...  相似文献   
278.
大量研究己经发现全球气候变暖将促进川西高原高海拔区域天然林径向生长,然而,目前气候变化对区域人工林生长的影响程度尚不清楚.以道孚县川西云杉(Picea likiangensis var.rubescen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天然林为对照,采用树木年轮学方法构建树木年轮宽度指数年表,利用相关分析和滑动相关分析方法探讨近...  相似文献   
279.
耗散结构理论的创始人伊里亚·普利高津是当代世界科学界相当活跃的人物。他生于莫斯科,现任布鲁塞尔的自由大学和奥斯汀得克萨斯大学的教授。1969年,他在一次“理论物理与生物学”的国际会议上首次提出了“耗散结构”(Dissipative Sturctures)这个概念,立即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接着他于1971年用此理论解释了“贝纳德”(Bernard)花样,并于1973年严格地从数学和物理学方面论证了耗散结构的存在。由于这一理论解释了  相似文献   
280.
从古到今,自然灾害有种种表现形式(如地震、台风、旱涝灾害等)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伴为伍,造成程度不同的损失,使大量的社会财富流失,无数生灵遭受涂炭。据联合国统计,本世纪前86年,全世界死于各种自然灾害的人数达450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