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4篇
安全科学   47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34篇
综合类   157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以黄河口不同淹水条件的芦苇湿地为研究对象(潮汐淹水湿地、淡水恢复湿地和季节性淹水湿地),通过吸附模拟实验探讨了不同类型湿地表层土壤对磷的吸附动力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评估了不同淹水条件下湿地土壤对磷的吸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具有不同水盐条件的芦苇湿地土壤对上覆水体中磷的吸附表现为淡水恢复湿地>潮汐淹水湿地>季节性淹水湿地,淡水恢复湿地土壤对磷的吸附量最大;三类湿地土壤对磷的吸附过程均表现为初期(0~3 h)最快、中期(3~24 h)逐渐减慢、后期(24 h以后)慢而平衡的状态,但淡水恢复湿地土壤对磷的吸附速率最快,季节性淹水湿地土壤对磷的吸附速率最慢且存在着时间上的延迟性;三类湿地土壤的水盐条件和理化性质差异(如pH、盐度、土壤质地、Al0、Fe0和Ca0)是导致三类湿地土壤对磷的吸附量和吸附速率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Simple Elovich模型和Power Function模型更适合模拟黄河口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湿地土壤对磷的吸附动力学特征。在黄河口退化芦苇湿地实施淡水恢复工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湿地土壤对磷的吸附,进而降低湿地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风险。  相似文献   
212.
基于MODIS影像估算中国大陆区域草地火污染物时空格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草地火是草地生态系统重要干扰因子,对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有重要影响.草地火释放的大量烟气和颗粒物对大气环境、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基于2001—2017年中国大陆区域MODIS-MCD64A1数据,结合生物质密度,估算各区域草地火燃烧生物量.并运用排放因子法,估算17年间中国大陆区域草地火排放污染物总量.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地区草地生物质密度存在差异,由东向西逐渐递减.草地火时空分布不均衡且存在明显季节性差异,主要集中在3月和9月.中国大陆地区2001—2017年草地火次数、火面积和燃烧总量分别是1.63×10~5次、6.12×10~6 hm~2和23.86 Mt,排放CO_2、CO、CH_4、SO_2、NMVOC、NO_x、PM_(2.5)、BC、OC和TC总量分别为37.27 Mt、1.31 Mt、43.30 kt、11.05 kt、287.74 kt、79.60 kt、155.82 kt、9.25 kt、64.95 kt和75.54 kt.此外,各污染物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均衡,在东北、华北、华中和西南区域呈增加趋势,华东和西北区域呈降低趋势,华南区域呈显著降低趋势.本研究揭示了中国大陆地区草地火释放污染物的时空变化,为深入揭示草地火对区域环境影响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13.
《生态文明新论》一书旗帜鲜明地指出:生态文明与现代工业文明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不是对现代工业文明的修修补补,而是一种崭新的真正可持续的文明。因此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人类文明实现全面而彻底的生态转向;需要坚决遏制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和经济主义并将这种遏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需要在终极实在的意义上理解大自然。如果每个人心中都能对自然抱有正确的态度,那么我们会更谨慎地对待自然,更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产和生活,如是,生态文明之梦终将实现!  相似文献   
214.
<正>又是一起重大安全事故!8月31日,上海某公司发生液氨泄漏事故,造成15人死亡、8人重伤。一旦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面对如山的法律责任、经济责任、道德责任,当事人无不捶胸顿足、追悔莫及,恨自己当初把安全生产的要求当作耳边风。安全意识是生命的保险闸,无论何时何地,都该牢牢把好这道闸门。  相似文献   
215.
最近,玉林市安监系统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重要讲话,把贯彻落实讲话精神,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不断推动安全生产各项措施的落实,进一步强化各级党委、政府责任意识,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形成安全生产工作齐抓共管的合力。  相似文献   
216.
研究了废液中CODCr的治理与利用.废液处理工艺流程简单,实用,回收了其中的金属,并根据需要将它们制备成相应的化学试剂,用于研究.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17.
通过观察活性污泥的色、嗅、数量、质量和微生物生长等情况,判断活性污泥性状的优劣以控制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状况,并查明出现异常的原因,达到污水处理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218.
近20年来康定市景观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近20年来康定市景观格局的演变并分析其主要驱动力,基于1990、2000、2010年的遥感解译数据,在类型和景观水平上计算分析了近20年来康定市的景观格局指数变化、景观类型转移和质心偏移,探讨了康定市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1)康定市景观格局中林地景观和草地景观所占面积最大,为主要优势基质景观类型,对维持区域生态系统稳定起决定性作用,其次依次为其他景观、水域景观、农田景观和人文景观;2)20年来康定市景观破碎化程度有所增加,景观形状整体上趋于简单化,景观连接性和多样性增加,但景观均匀度下降;3)1990—2010年人文景观和林地景观面积增加,而农田景观面积降低,其他类型面积变化较小,农田景观和人文景观受人类干扰较大,破碎化程度增加,斑块形状趋于简单;4)1990—2000年景观类型面积基本未发生转移,2000—2010年农田景观和草地景观向林地景观转移,草地景观和林地景观向人文景观转移;5)近20年来人文景观类型向西偏移了0.058°,向北偏移了0.026°,农田景观类型向西偏移了0.033°,向南偏移了0.014°,而林地、草地、水域和其他景观类型的质心几乎未发生偏移。近20年来康定市景观格局变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特别是社会经济、政策和人口增长等人为因素是康定市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19.
对沈阳市秋白菜上市引发的环境污染作了调查、测试、并对净菜上市的环境效益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20.
以南京跃进集团公司热电厂的一台中型燃煤锅炉(35L/h)配备的氨法脱硫装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煤种、不同锅炉运行参数和脱硫装置运行参数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中小型锅炉,氨法脱硫工艺能够达到比较理想的脱硫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