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0篇
安全科学   13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64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为研究城市生活污水(接收生活垃圾渗滤液后合并进入污水厂处理)和垃圾渗滤液中抗生素抗性的分布格局,采用高通量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城市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渗滤液中的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多样性和丰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生活垃圾渗滤液中检测出39种抗性基因,城市生活污水中检测出187种抗性基因,两者检出的抗生素抗性种类有显著差异(P0.05);相对于垃圾渗滤液,城市生活污水抗生素抗性基因有119种显著增加(P0.05),其中增加倍数最大的是转座子tnp A-04基因,blaVEB基因,分别达到了3 338倍和1 061倍,表明可移动元件转座子基因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抗性基因在城市生活污水中得到有效富集和传播;城市生活污水是环境抗生素抗性基因的重要存储库.  相似文献   
102.
近年来,水体中全氟烷基酸的暴露、来源和去除受到国内外关注,关于植物对全氟烷基酸单一污染水体净化的研究较多,但对于水体营养盐和全氟烷基酸等复合污染治理的研究较为缺乏。为此,选取鸢尾(Iris tectorum)、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金鱼藻(Phragmites australis)和眼子菜(Potamogetonpusillus)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水培实验研究了4种水生植物对复合污染水体中营养盐和全氟烷基酸(PFAAs)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4种水生植物对复合污染水体中营养盐和全氟烷基酸(PFAAs)均具有较好的去除能力,且不同植物对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有所差异。各植物对TN、TP、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烷磺酸(PFOS)的去除率分别为(56.36±4.83)%~(79.90±4.79)%、(47.36±2.18)%~(64.52±4.78)%、(38.25±3.25)%~(67.33±5.58)%和(46.23±3.93)%~(83.14±5.49)%。鸢尾对营养盐的去除效果最好,对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79.90±4.79)%和(64.52±4...  相似文献   
103.
关中城市群发展基础较好和开发潜力较大,是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经济和文化中心. 近年来关中地区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受到了近地面臭氧(O3)问题的显著影响,为采取有效措施防治O3污染,基于2018~2021年环境监测数据分析关中地区O3浓度年、月及日变化等特征规律;采用地理探测器研究O3浓度空间分异的驱动因素,通过后向轨迹模型和排放因子法等方法解析O3来源. 结果表明,关中地区O3浓度日、月变化呈单峰型特征,日最高值出现在15:00,最低值出现在07:00,月均峰值出现在6月,谷值出现在12月,O3浓度夏季最高,春季次之、冬季最小;O3超标天数中以轻度污染为主,且中度及以上污染呈先下降后增加趋势;关中地区O3浓度主要与前体物和气象因素关系密切,且各因子交互作用的解释力显著大于单一因子;关中地区O3浓度区域传输主要受偏东向气流影响,其次是西北方向,潜在源区主要在河南省和湖北省;挥发性有机物(VOCs)本地主要来源为溶剂使用源、工艺过程源和移动源,氮氧化物(NOx)主要排放源为移动源和工业生产燃烧源. 研究结果对关中地区O3科学防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4.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生化处理过程中重金属离子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对城市生活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COD与NH4^+-N的去除上。对渗滤液中重金属离子的专项研究几乎未见报道。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中重金属的种类及浓度,在渗滤液中的存在状态。渗滤液中重金属与其他成分(有机物、氨氮)的相互作用关系,辨证分析了重金属在渗滤液生化处理过程中的有益作用和毒性,归纳了重金属在渗滤液生化处理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同时总结分析了重金属的去除技术。  相似文献   
105.
通过投加不同混凝剂、助凝剂和氧化剂,对含溴氰菊酯农药的某水库原水进行强化混凝-氧化处理,探讨了不同条件下对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当对水样仅作常规混凝处理时,聚合氯化铝(PAC)的处理效果优于其他混凝剂,最佳投加量为18mg/L,最佳pH为9,最高去除率可达64.5%.投加助凝剂可提高混凝效果,聚丙烯酰胺(PAM)助凝效果优于水玻璃.混凝后水样再用高锰酸钾(KMnO4)氧化处理,结果表明,在水样pH为5,KMnO4投加量为0.6mg/L,氧化时间为25 min的条件下,溴氰菊酯去除率最高可达82.4%.  相似文献   
106.
为了解冬季采暖期雾霾天气下醛酮类化合物污染特征,利用2,4-二硝基苯肼(DNPH)/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分别于2015年和2016年冬季采暖期对西安市大气中22种醛酮类化合物浓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西安市冬季采暖期雾霾天气下醛酮类化合物在1.25~65.40μg/m~3波动,变化较大,其浓度水平与雾霾状态相关。主要的醛酮类化合物是甲醛、乙醛和丙酮,3者约占醛酮类化合物总质量的46%~93%。醛酮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为机动车尾气,餐饮油烟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来源。  相似文献   
107.
采用在线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On-line SPE-LC-MS/MS)技术,建立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磺胺类(磺胺甲基异恶唑、磺胺噻唑、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嘧啶、磺胺二甲嘧啶)、大环内酯类(克拉霉素、脱水红霉素)、喹诺酮类(恩诺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四环素类(金霉素、四环素、土霉素)13种抗生素及孔雀石绿、隐色孔雀石绿共15种药物的同时检测方法,为循环水养殖海水中部分有机污染物的检验鉴定提供依据.采用0.1%(V/V)甲酸水溶液和0.1%(V/V)甲酸的乙腈-甲醇(1∶1,V/V)溶液为分析流动相,水样经简单酸化处理后直接进样0.9 mL进行On-line SPE-LCMS/MS检测,经在线固相萃取柱富集后,经过梯度洗脱分离,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测定.结果表明,15种目标化合物在1—100 ng·L-1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响应,方法检出限范围为0.02—1.00 ng·L-1,定量限范围为0.06—3.00 ng·L-1.采用该方法对山东省烟台市某水产公司2个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的15...  相似文献   
108.
江苏省高宝湖区湖泊群富营养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江苏省高宝湖区高邮湖、宝应湖、邵伯湖和白马湖湖泊富营养化共性与差异性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9—2014年,4个湖泊总体处于中营养—轻度富营养之间,综合富营养状态指数值在年内均呈波动变化,丰水期明显大于枯水期;主要营养因子水平在4个湖泊之间均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尤其是TN和SD 2项指标阶梯状差异较为明显,Chl-a也呈现不同程度的年内分布水平差异,并在春、夏季存在藻类暴发风险;各湖泊Chl-a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差异较大,宝应湖、白马湖以及总体分析的高宝湖群Chl-a均与水温、TP相关性显著,TP应是高宝湖群藻类生长限制的主导营养因子;各湖泊富营养化特征存在差异性,总体上宝应湖与白马湖富营养化特征较为类似,与高邮湖差异较大,邵伯湖富营养化特征与高邮湖接近,又兼有与宝应湖、白马湖相似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9.
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发挥国有经济的重要作用,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重大体制改革战略,对强化企业环境绩效产生了积极的政策效应。该研究通过构建产量竞争博弈模型,收集上市公司的环保投资数据,实证检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环境绩效的作用。研究发现:(1)整体而言,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改善国有企业的环境绩效表现;(2)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发挥民营企业的创新与效率优势,推动国有企业集约化发展与清洁生产技术革新,因此对自身环保意识较为薄弱的国有企业的环境绩效改善作用较为明显;(3)对于所处地区环境规制强度较低的国有企业而言,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环境规制的替代工具,对其环境绩效的改善作用更为显著。据此,该研究认为,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提升国有企业环境绩效表现,进而有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各政府部门在实际中应继续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发挥混合所有制改革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独特优势。但在推进过程中仍然要注意分类改革,切忌“一窝蜂”上马。具体而言,对于已承担环境社会责任的国有企业,应保留其环境治理的主体地位;而对于尚未承担环境社会责任的国有企业,可注重尽快推动相关的国有企业改革。该研究不仅为...  相似文献   
110.
堆肥制作中微生物侵染秸秆的环境扫描电镜(ESEM)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堆肥制作中木质纤维素类物质的生物降解过程,在堆肥进程中取不同分解阶段的秸秆样品,利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观察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并从机械作用的角度探讨了微生物在秸秆分解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堆肥制作前新鲜秸秆表面未发现微生物分布,堆肥制作前期微生物开始附着在秸秆表面,随着堆肥进程,秸秆表面微生物密度有所增加,秸秆分解时产生的裂缝中发现也有微生物分布。堆肥制作中,参与秸秆分解的微生物以群落形式分布,从个体形态来看,这些微生物主要由球菌和丝状菌组成,但不同形态微生物个体大小差异较大。分析认为大型丝状菌通过秸秆分解产生的裂缝侵入秸秆内部时所产生的机械作用可促进秸秆的崩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