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4篇
安全科学   8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53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为探究土壤调理剂对酸性镉(Cd)污染土壤中Cd的迁移特征的影响,基于大田试验,研究施加天象1号(TX1)、石灰(Li)、硅肥(Si)、诺地康(NDK)和钙镁磷肥(CaMg-P) 5种土壤调理剂对土壤-水稻系统中Cd累积与转运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处理相比,各处理土壤pH值提升0.41~0.68个单位,土壤有效态Cd(DTPA-Cd)含量降幅为11.2%~39.7%,其中Li和NDK处理DTPA-Cd差异达显著水平(P <0.05).(2)与空白对照相比,施用土壤调理剂可以显著降低水稻体内Cd总量,根系、其他叶、穗轴、颖壳和糙米中Cd含量均显著低于CK处理(P <0.05),各部位间Cd转运系数表现为TF根-其他节> TF根-第一节> TF根-其他叶>TF根-穗轴> TF根-颖壳≈TF根-剑叶> TF根-糙米,且糙米Cd含量均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2-2017)中限量标准(0.2 m...  相似文献   
4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北京城区土壤的重金属累积特征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城市土壤的采样调查表明,北京市城市土壤Cd、Cu、Pb和Zn含量显著高于其相应的土壤背景值,As、Ni与背景值无显著差异.在工业、住宅、商贸、交通边缘带(道路)、公园、城市广场和校园7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工业区土壤Cd、Cu、Ni、Pb和Zn含量均居首位,且Cu、Pb和Zn含量达到污染等级;公园土壤的As水平最高,但仍处于清洁水平.As、Cd、Cu、Ni、Pb和Zn综合累积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工业区公园商贸区≈校园住宅区≈城市广场交通边缘带.工业区土壤总体表现为重金属轻度污染;公园、商贸区、校园和住宅区土壤重金属处于尚清洁水平;城市广场和交通边缘带土壤重金属处于清洁水平.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城市土壤的重金属含量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3.
双酚A(BPA)作为典型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由于其在环境中痕量浓度即可对生物产生内分泌干扰效应,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城市污水为BPA重要污染源,污水处理过程中部分BPA转移到污泥中,成为潜在的环境隐患。本文综述了双酚A在环境中的赋存情况以及相应的萃取技术、分析检测方法。此外,通过对比不同的回收率与检测下限,对几种常用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展望了这一领域未来的研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4.
为探究贵州省水田土壤和稻米As含量分布特征,及稻米食用健康风险并评估水稻安全种植性,采集水田土壤样品209个,水田土壤-水稻样品1 567组,测定其As含量和土壤基本理化性质,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样品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①贵州省水田土壤主要呈中性,其保肥能力和有机质含量均为中等以上水平,土壤较为肥沃.水田土壤ω(As)范围为0.042~91.75 mg·kg-1,几何均值为10.03 mg·kg-1,经独立样本T检验,水田土壤As累积效应低于自然土壤As(P<0.05).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15618-2018)筛选值(0.2 mg·kg-1)相比,土壤样品超标率15.37%.②稻米ω(As)范围为0.001~0.937 mg·kg-1,几何平均值为0.108 mg·kg-1,10.21%的稻米样品超过《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试行)》(GB 2762-2022)的限值,超标点位主要分布于黔南州的中北部和遵义南部县区等工矿业活动区周围.③经大米摄入的As对成人和儿童存在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且对儿童的影响大于成人.贵州省水田稻米安全种植区划未见严格管控区域,水稻可实现安全种植.  相似文献   
45.
北京市菜地土壤和蔬菜铬含量及其健康风险评估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对北京市97种蔬菜的345个蔬菜样品和54个菜地土壤中的铬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菜地土壤中铬含量的含量范围、算术均值、中值、几何均值分别为25.4~86.3、44.5、42.2、43.4 mg·kg-1,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蔬菜地土壤质量标准,但显著高于北京市土壤铬背景值.蔬菜铬的含量范围、算术均值和几何均值分别为0.4~1034、64.6、22.7μg·kg-1.叶菜类和根茎类蔬菜的铬平均含量显著高于特菜类,其它类型的蔬菜铬含量差异不显著.北京市本地产蔬菜和裸露地蔬菜的铬含量均分别显著高于市售外地产蔬菜和设施栽培蔬菜.甘蓝的铬富集系数较高,小白菜、云架豆和冬瓜次之,而西红柿、黄瓜、大葱、叶甜菜、萝卜、大白菜、茄子和辣椒和部分特菜等铬富集系数最低.北京市居民从蔬菜中摄入铬的量为每人50.5μg·d-1,目前已存在一定的潜在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46.
桂西南土壤镉地质异常区水稻种植安全性评估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陈同斌  庞瑞  王佛鹏  周浪  宋波 《环境科学》2020,41(4):1855-1863
为评估镉地质异常区水稻种植的安全性,在广西西南地区采集自然土壤41件,稻田土壤479件,相应水稻样品432组,测定其Cd、Cu、Ni和Zn含量以及土壤基本理化性质.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Pi)对样品污染程度进行评价,运用相关性分析探究影响稻米中重金属含量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①稻田土壤pH为6.8;有机质含量为39.00 g·kg-1;基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15618-2018)的风险筛选值,土壤中Cd、Cu、Ni和Zn超标率分别为60.75%、2.09%、0.83%和1.88%;②稻米Cd和Ni超标率分别为9.03%和4.39%,考虑秸秆作为饲料和有机肥原料,其Cd相应超标率分别为6.94%和1.16%.③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pH、有机质、重金属总量和有效态含量均是影响稻米中重金属含量的主要因子.研究区稻米Cd、Ni均存在一定超标现象,可通过种植低积累水稻品种等措施降低稻米中重金属含量.  相似文献   
47.
为探讨矿业活动对"有色金属之乡"南丹矿区周边常住居民健康的影响,采集矿业活动影响区车河镇、大厂镇、长老乡及对照区六寨镇中典型村庄居民发样200个,用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AFS-9700)、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谱仪(AA 700)和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Optima 7000)测试其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受影响区人群发样中As、Sb、Cd和P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260、2.161、2.466和20.92μg·g-1,分别是对照区的4.0、20、2.1和1.9倍,且车河、大厂人群发样中Sb含量超出推荐正常范围;受影响区人群发样中Zn含量与居民年龄呈负相关(P0.05,n=151),Cd和Pb含量与居民年龄呈弱负相关(P0.1,n=151);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受影响区男性居民发样中Cd含量显著高于女性(P0.05),而女性居民发样中Cu和Zn含量显著高于男性(P0.05).调查区域人群发样中As与Sb、Cd与Pb、As与Cd呈显著相关性(P0.01).可见,南丹矿业活动对周边常住人群人发重金属积累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48.
马丽钧  周浪  宋波  王佛鹏  张云霞  吴勇 《环境科学》2023,44(5):2868-2878
贵州省是我国Hg产量和储量最大的省份,玉米是其第二大粮食作物,有必要摸清贵州省土壤Hg含量状况,并评估其玉米生产安全性.在玉米主产区采集了990组土壤-玉米样品和270个土壤单一样品,测定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CEC)和有机质(SOM)含量,以及土壤和玉米中Hg含量.结果表明,贵州省旱地土壤pH在3.93~9.82之间,ω(SOM)几何均值为27.5 g·kg-1,CEC几何均值为11.7 cmol·kg-1;土壤ω(Hg)范围为0.005~686 mg·kg-1,几何均值为0.632mg·kg-1,样点超标率为7.22%;其中,铜仁市土壤Hg污染最突出,超标率达21.3%;就县级而言,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铜仁市万山区和碧江区土壤Hg点位超标率较高;基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玉米籽粒Hg含量超标率为1.11%,超标点位主要分布于铜仁市万山区和安顺市西秀区等工矿业活动区周围.由结果可知,贵州省存在土壤Hg污染严重的情况,整体上玉米可实现安全种植,但...  相似文献   
49.
柳州地源性镉异常区稻米重金属积累效应与健康风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讨地源性镉异常区土壤重金属在稻米中迁移转化特征,并评估水稻安全种植性,以广西柳州市典型地区水田为研究对象,共采集土壤与稻米成对样品91组,测试Cd等重金属、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结果表明:①与背景值相比,水田土壤Cd、Cu、Ni和Zn分别超背景值92.31%、34.07%、36.26%和90.11%;与相关标准中的筛选值相比,Cd和Zn含量的点位超标率为30.53%和25.26%,超标点位主要分布于浮石镇;②稻米Cd和Ni含量的点位超标率分别为35.16%和3.30%,其中大良镇稻米Cd富集系数最高且稻米Cd超标率最高;③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pH是稻米重金属的主要影响因子,且稻米Cd和Ni具有相似来源;④稻米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大良镇稻米Cd的THQ值大于1.0,说明该地区稻米Cd存在潜在健康风险.所有乡镇TTHQ值均大于1.0,且显示出儿童高于成年女性,成年女性高于成年男性,表明合理的膳食结构对于预防不同年龄和性别的重金属摄入至关重要.因此,柳州地源性镉异常区水稻种植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针对性采用不同的安全利用措施加以管控.  相似文献   
50.
信息化在环境社会系统演化过程中具有双向功能。从生产方生活方式和人群组织方式三方面侧面分析信息化对人类生存方式的影响,可以看出,信息化能够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正向功能。但是如果信息化进程的速度过快,环境社会系统得不到充分演化,也可能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负向功能,导致潜藏着的各种危机集中爆发。这些危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加快资源枯竭速度,危及信息安全和社会安全,破坏环境社会系统的反馈节律,过度膨胀人们改造自然的信心。因此,必须适当控制信息化进程的速度,实时关注此过程中出现的危机征兆并及时加以调整,从而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