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4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138篇
安全科学   206篇
废物处理   26篇
环保管理   105篇
综合类   583篇
基础理论   80篇
污染及防治   92篇
评价与监测   37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以紫花含笑地理分布点数据为基础,结合地形和气候数据,使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对紫花含笑的生境适宜度进行了评估,并基于阈值法,将紫花含笑生境分为适宜区和最适宜区,分析了紫花含笑生境适宜区和最适宜区在我国的地理分布、保护现状以及人类干扰状况,结果表明:年均降雨量对紫花含笑的分布影响最为重要,地形因子和温度因子对紫花含笑的分布影响相对较小;紫花含笑的生境最适宜区面积为13.7万km2,适宜区为27.0万km2,分布在22°~30°N,107°~120°E之间.广东、福建、广西、江西和湖南等5个省是紫花含笑生境最适宜分布区面积最广的地区;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生境最适宜区和适宜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9%,大部分适宜生境未得到有效保护;紫花含笑生境适宜区和最适宜区内,林地是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但是各项人类活动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相似文献   
952.
采用盆栽法研究了3个梯度模拟酸雨(p H=5.6、4.5、3.5)和不同剂量Cd2+(0、30、60、90、120、150、180 mg·kg~(-1))单一及复合处理,对苦楝(Melia azedarach L.)幼苗生长、质膜透性和主要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 H=4.5和30 mg·kg~(-1)Cd2+复合处理对苦楝生物量的积累和幼苗的生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p H=4.5和低剂量Cd2+(≤60 mg·kg~(-1))单一及复合处理下,株高和干重变化不显著(p0.05),叶色、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也无明显变化;而强酸雨(p H=3.5)和高剂量Cd2+(≥90 mg·kg~(-1))处理下,叶片发黄卷曲,叶绿素含量下降,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增大,且酸雨和Cd2+复合处理较单一酸雨和单一Cd2+处理毒害作用更明显,表现为复合叠加效应;随酸雨强度和Cd2+剂量的增加,可溶性糖含量下降,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先升后降,二者峰值均出现在p H=4.5和60 mg·kg~(-1)Cd2+处理,且Cd2+剂量≤120 mg·kg~(-1)时,各酸雨梯度下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均高于CK.综上认为,在Cd2+剂量≤60 mg·kg~(-1)、酸雨p H≥4.5的区域,苦楝可以正常生长且保持较大生物量,可将其作为Cd污染典型酸雨区的绿化和修复树种.  相似文献   
953.
研究建立了气相色谱-三重串联四极杆质谱测定海洋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方法,采用同位素稀释法对海洋沉积物中35种多环芳烃进行了测定,并与气相色谱质谱方法的检测参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的仪器检出限和定量限均优于气相色谱质谱法,并具有更好的灵敏度和选择性;35种多环芳烃的加标回收率范围为71%~105%,16种同位素替代内标平均回收率范围为55%~101%;实验选取辽东湾表层海洋沉积物的实际样品进行测定,沉积物平行样品相对标准偏差为2.2%~4.5%,样品中多环芳烃单体组分含量在0.25×10-9(干重)~30.1×10-9(干重)之间。  相似文献   
954.
罗萌  宋娇艳  曾微  王强 《地球与环境》2017,45(5):531-539
采用土柱淋溶试验方法,研究了模拟江水淋溶下,三峡库区典型土壤-紫色土中的有机污染物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的淋溶释放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淋溶时间的延长,不同DMP含量水平的紫色土中DMP的累积释放量均增加,双常数方程是描述紫色土中DMP淋溶释放动力学的最佳方程;随着紫色土中DMP含量增加,紫色土向模拟江水淋溶释放DMP的累积量越多,但是累积释放率却减小,累积释放率仅0.58%~1.35%,表明紫色土中的DMP不易淋溶释放。离子强度对DMP的释放量影响显著,在试验离子强度范围内,累积释放率总体上较低,介于0.43%~0.74%;试验p H范围内,紫色土中DMP累积释放量、累积释放率与淋滤液p H呈极显著负相关;紫色土中外源有机质的添加显著增加了紫色土对DMP的吸持量,减小了紫色土中DMP的淋溶释放量;当紫色土中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添加量为50 mg/kg时,降低了紫色土中DMP的累积释放量和累积释放率,而当SDBS添加量大于200 mg/kg时,紫色土中DMP的累积释放量和累积释放率反而随着SDBS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均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955.
为了研究超高压水力压裂下支撑剂颗粒进入弯管后冲蚀磨损区域的变化特性。基于液-固两相流理论、Fluent冲蚀模型建立弯管冲蚀模型,结合弯管内流场分析颗粒运动轨迹,引入斯托克斯数(St)探究冲蚀磨损区域变化,并进行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弯管中冲蚀磨损发生区域有5处,主要严重区域有3处,弯管流场会改变固体颗粒数量及对壁面冲击动能与运动轨迹,St变化会明显引起冲蚀磨损区域的规律性变化;随着St从0~1至St>1变化,弯管段内壁面外侧(液体进入弯管后的正对区域)与直管段靠近弯管段的侧方区域的冲蚀磨损情况呈现“此消彼长”的规律性差异;管径越小,最大冲蚀速率的增长幅度越明显,增大管径,是减小冲蚀磨损的有效途径。研究结果对压裂弯管的改进设计及管道安全防护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56.
本文研究用多目标决策进行城市水质规划.规划的三个目标是环境质量、水资源开发和经济效益.提出将改进ε-约束法与多元回归分析相结合的两阶段多目标决策方法,并将其用于北京市永定河引水渠系统的水质规划,得出了可供选择的方案以及目标之间的边际关系.  相似文献   
957.
抓住机遇求发展勇于开拓创新路──寿光市环境监测站抓监测与服务有实效寿光市环境监测站宋金科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环境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环境监测作为环保工作的一块“基石”,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已成为一个新的课...  相似文献   
958.
为纪念中德建交三十周年 ,由中国工程院、德国巴斯夫公司共同主办的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研讨会 1 0月 8日下午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 ,陈锦华副主席和德国驻华大使薄德磊先生分别致开幕辞 ,王基铭总裁、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中国 2 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主任王伟中、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陈尚芹副司长作专题发言 ,德国国会议员魏茨察克、巴斯夫东亚地区总裁倪宣德、德国技术合作公司环保专家 Suding博士分别作了发言。研讨会的主要目的是展示中德企业和学术界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良好合作 ;展现中德两国化学工业对可持续发展所作的贡献 ;…  相似文献   
959.
造纸综合废水的混凝处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硫酸铝、聚丙烯酰胺(PAM)分别作为混凝剂和助凝剂联合作用,处理造纸厂综合废水。经研究分析确定了其最佳投药量以及PH值等影响因素。并在中试实验中取得满意的处理效果。投加硫酸铝1800mg/L、PAM2mg/L时,CODCr去除率为68.9%,浊度(NTU)去除率为98.69%,SS去除率为97.44%。处理后出水无色透明,BOD/COD值由0.21增到0.64,可生化处理。  相似文献   
960.
吸粮机是噪声较大的设备。本文采用消声、吸声、隔声和改进管道布局等措施,降低(WIJ—100型吸粮机的噪声,并对进一步治理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