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9篇
安全科学   21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142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91.
温度三区间理论评价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平均温度法往往无法表征极端温度事件对作物产量的作用,导致气候变化对产量影响的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鉴于此,论文提出了温度三区间理论.该理论基于作物生长发育各阶段的生物量指标以及最终产量随温度变化呈现出三区间的响应关系,分别评价正常温度、极端低温以及极端高温对产量的影响.为了验证温度三区间理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论文以黑龙江省玉米为例,通过构建包括三区间积温指标和降水量指标的统计模型来评价气候变化对玉米单产的影响,并将此结果和平均温度法相比较,研究发现温度三区间评价法更能客观全面地评价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2.
中国植被生长的最适温度估算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中国区域的GIMMS NDVI数据集和相应时期气象站点实测的温度数据集,分别在时间尺度和空间地域上对比分析植被生长过程与环境温度变化的关系,并由此提取区域植被生长关键阶段对应的温度,最后得到了中国各生态地理区植被生长的最适温度及其变化区间。结果显示:①研究首次给出了不同生态区植被生长的最适温度,其中青藏高原的参考最适温度最低,在10 ℃左右,而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的较高,很多区域的值都超过了25 ℃,说明植被生长的最适温度具有很强的地域分异性;②根据论文结果,通过海拔高度和纬度两个地理因子,可快速拟合得到中国陆地植被生长的近似最适温度。研究结果可以为生态系统模型的参数本地化和空间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3.
生态系统的酸沉降临界负荷是制订合理高效氮、硫排放削减方案的关键,因此受到了科学家和政治家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当前国内外有关生态系统酸沉降临界负荷的研究进展及研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最后提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94.
土地整理规划中的自然生态补偿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土地整理对生态系统有正负两方而的影响,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增加生态补偿设计以减少负而影响.生态补偿的程度直接影响土地整理的让态效益,足衡量土地整理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自然生态补偿评价是一个新的课题,其理论与方法体系均有待探讨.文章结合土地整理实践探讨了土地整理规划中的自然生态补偿评价的方法.该方法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定量性与可比性的原则,以递阶层次综合评价法为基础,从生态结构合理性、生态功能稳定性与生态环境适宜性3方面选掸17个指标量对土地整理规划中的自然生态补偿进行了评价.结合土地整理实践确定了指标权重与分级标准,并将生态补偿效果分为5个基本等级.该研究建市的生态补偿评价指标体系力求综合反映土地整理规划中的生态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系统的稳定与可持续性、系统的生产力、生态环境的改善及系统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5.
光纤作为传感与传输双重功能的特殊介质,所具有显著优势使其在岩土工程量测中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在介绍光纤传感器与系统和光纤微弯测量原理的基础上,以边坡变形量测为例,结合岩土工程中对应力应变、压力位移等多种参量的量测要求,探讨了光纤位移传感器制作及布设方法,深入分析了其在边坡变形量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和解决办法,给出了构建超长距全分布式光纤量测系统的基本模式和主要架构。  相似文献   
196.
气候变化情景下我国花生产量变化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中国随机天气模型将国际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最新推荐的气候模式HadCM2和ECHAM4与作物模式CROPGRO940-Peanut相连接,模拟了未来4种气候情景下我国雨养和灌溉花生产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未来气候情景下,我国花生主要种植区雨养花生产量大都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减产趋势,其中在华北地区减产幅度最大;灌溉花生在青岛、大连、沈阳等地区有增产趋势,在其他种植区则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减产趋势,但减产幅度较雨养花生明显降低.若不采取减排CO2措施,2056年我国花生种植区花生产量较2030年减产程度更为明显;减排措施对不同种植区花生产量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97.
测定了长时间保存的1.0000g/L苯酚贮备液的浓度和标样。结果表明此浓度的苯酚贮备液可在3年内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98.
本文以七里海潟湖湿地围垦区及潟湖内部为研究区域,以空间代换时间,结合现场勘查及遥感解译将养殖围垦区分为养殖32年和养殖19年,分析了不同年限潟湖围垦区及潟湖内部沉积物磷的赋存形态和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其生态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研究区总磷(TP, total phosphorus)含量范围为255.59×10?6~474.90×10?6,无机磷(IP, inorganic phosphorus)为210.90×10?6~428.92×10?6,有机磷(OP, organic phosphorus)为10.78×10?6~56.06 ×10?6,铁铝结合态磷(Fe/Al-P, iron-aluminum-bound phosphorus)为19.89×10?6~86.22 ×10?6,钙结合态磷(Ca-P, calcium-bound phosphorus)为140.03×10?6~276.55 ×10?6。TP、IP和Ca-P存在相似的空间分布特征,均表现为潟湖中心>围垦区西北部>潟湖东北沿岸养殖区。总体来看,潟湖中心沉积物各形态磷含量普遍高于围垦区,而七里海潟湖湿地经围垦养殖后,随着养殖年限的增加,各形态磷含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增加。从单因子指数评价结果来看,随着围垦养殖年限的增加,磷的释放风险增加,其中,潟湖中心磷释放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199.
额济纳绿洲生态环境的百年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额济纳绿洲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阿拉善额济纳旗的极旱荒漠之中,由黑河水润育形成的居延三角洲.额济纳绿洲北与蒙古国交界,南与河西走廊相邻,是我国西北极旱荒漠区面积最大的绿洲之一. 额济纳绿洲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曾有过璀璨与辉煌,是一个风景如画、令人赞叹不已的绿色"宝石"沃土,鸟类的天堂,人类生存的乐园,因此而闻名于天下.而如今,这里却变成了我国沙尘暴的主要尘源地之一.本文记载了额济纳绿洲百年来的生态演变.  相似文献   
200.
噪声的危害性已有不少社会调查和实验研究.文献资料表明,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引起神经系统的损伤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噪声对思考力、记忆力与脑电活动都有影响,还会使人的大脑功能紊乱,从而导致神经系统疾病.据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