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82篇
安全科学   37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51篇
综合类   179篇
基础理论   31篇
污染及防治   44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沁河流域人为源硝酸盐输入增加了河流富营养化的风险.为识别沁河上游硝酸盐来源,分别于2017年10月、2018年3月和2018年6月在沁河上游采集了28个河流表层水样,联合稳定同位素(δ15N-NO3-和δ18O-NO3-、δD-H2O和δ18O-H2O)和水化学参数(Cl-、NO3--N、NH4+-N)评估了沁河上游河流硝酸盐源与关键过程,并基于贝叶斯混合模型量化了不同硝酸盐来源的贡献.结果表明:①沁河上游溶解无机氮以NO3--N为主,秋季[(2.40±1.17)mg/L]高于春季[(2.11±1.03)mg/L]和夏季[(1.50±0.61)mg/L];受积雪融化的影响,春季δ18O-NO3-(13.0‰±3.13‰)显著高于夏季(2.90‰±3.12‰)和秋季(6.62‰±1.30‰).②SIAR同位素模型结果表明,沁河上游硝酸盐主要来自土壤氮和化肥.在春、夏、秋3个季节,土壤氮的硝化对沁河上游硝酸盐的贡献比例分别为27.8%、39.5%和39.3%,化肥贡献比例分别为29.1%、40.2%和41.9%.春季(24.7%)大气沉降的贡献比例高于夏季(2.4%)和秋季(10.6%).③沁河上游硝酸盐主要受硝化过程的影响,没有发生明显的反硝化过程.研究显示,春季、夏季和秋季沁河上游硝酸盐主要来自土壤氮和化肥的硝化,硝酸盐污染防治应考虑化肥的使用效率和抑制硝化过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2.
用L9(34)正交实验对季磷盐改性蒙脱土制备的工艺进行了优化,在60℃、搅拌时间6h、pH7、季磷盐与蒙脱土的阳离子交换容量比为1.5:1.0的条件下,制备得到的季磷盐改性蒙脱土,并考察了其对球形棕囊藻去除效果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作用48 h后, 20.0mg/L的改性蒙脱土除藻率可以达到93.2%以上.通过FT-IR、XRD和SEM等方法表征发现,季磷盐插入蒙脱土的层间,能够有效降低黏土颗粒与藻细胞间的静电斥力,使其吸附藻细胞性能提高.对比除藻实验结果显示,季磷盐改性蒙脱土除藻效果明显优于未改性蒙脱土、季磷盐改性高岭土和季铵盐改性蒙脱土.  相似文献   
143.
我国玉米产量已超过1亿t[1],估计收获玉米后的副产物———玉米芯量超过2000万t。传统的处理方法使这一宝贵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而综合利用可再生资源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2]。用玉米芯生产菌体蛋白混合饲料,有利于缓解粮食紧缺和蛋白质饲料原料...  相似文献   
144.
多孔固体可燃物含水率不连续分布会对其阴燃过程产生影响,并可能会促进阴燃向明火转变。该文对自然对流条件下含水率突变的锯末材料阴燃转明火过程进行实验研究。实验样品前半部分保持干燥,后半部分含水率增加(干基含水率:11.83%~60.35%)。实验结果表明,当后半部分干基含水率小于19.30%时,阴燃能够自维持传播;当后半部分干基含水率在20.40%~51.69%之间时,阴燃蔓延过程中会在含水率突变处形成有利于气体积聚的空隙,并发生向明火的转变;当后半部分干基含水率大于53.57%时,不会发生转明火现象。固体内部温度和气体产物演化过程表明,含水率突变处发生阴燃转明火是高温、突变处形成的空隙和可燃气体积聚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5.
活性白土对餐饮业废油脂脱色工艺的探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用活性白土对餐饮业废油脂进行脱色研究,对脱色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摸索出活性白土的最佳脱色条件:活性白土用量5%;初始脱色温度60C;终止脱色温度120C;脱色时间25min。  相似文献   
146.
天气与节气     
<正>本刊每期精选环保教案一篇,供您参考。如您有佳作,欢迎投稿,与大家共享。教学目标1.了解一些天气现象,学习描述天气状况。2.背诵相关的天气谚语,认识天气预报常用的标  相似文献   
147.
通过程序升温反应考察活性炭负载铈(Ce/AC)催化剂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性能。探讨反应温度、空速、NO初始浓度、O2浓度、NH3浓度以及SO2的存在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随温度的上升而逐渐增加,在150℃后趋于平稳,NO转化率接近100%;NO进口浓度的增加,催化剂对NO的脱除效率有较小幅度下降;在没有氧气的存在时,NO的转化率只有20%左右,随着氧气的加入,转化率明显增加,当氧含量到1%以后,NO的转化率趋于平缓,稳定在90%以上;SO2对催化剂有很强的毒性,烟气中加入SO2后,催化剂对NO的去除率明显的下降。  相似文献   
148.
全球变暖深刻影响土壤微生物分布,目前的研究多关注丰富类群,对稀有物种关注较少。将稻田土壤置于5、15、25和35℃4个温度下培养96 h,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16S rDNA进行测序分析。研究表明,稀有类群的alpha和beta多样性均高于丰富类群。随温度升高,稀有类群的Chao1指数显著降低,而丰富类群的Pielou和Shannon指数降低更为明显。PCA分析表明,丰富类群和稀有类群均对温度表现出明显响应,且响应方式一致,但丰富类群更为敏感。另丰富类群PCA图与总细菌群落高度一致,表明丰富类群主导微生物群落结构。生态网络图中,丰富类群的度和中介中心性始终高于稀有类群,主导网络的复杂性。网络中的关键微生物既有丰富类群也有稀有类群,说明部分稀有类群在微生物群落构建同样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9.
垃圾渗滤液含有高浓度难降解毒性污染物及致癌、致诱变和致畸物质,其较为成熟的处理工艺主要有硝化反硝化(SND)、超滤(UF)和反渗透(RO)等.目前,关于SND/UF/RO技术对渗滤液处理前后的毒性降低情况尤其与细胞凋亡相关的研究较缺乏,故本文选用HepG2细胞为评价对象,研究经SND/UF/RO处理前后垃圾渗滤液的细胞...  相似文献   
150.
重庆大气酸沉降对材料腐蚀危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重庆对金属、油漆、橡胶等材料大气曝露试验表明,大气酸沉降已对材料产生广泛的危害影响:加速金属腐蚀,促进油漆、橡胶等高分子材料的老化、恶化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