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11篇
安全科学   125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59篇
综合类   270篇
基础理论   55篇
污染及防治   61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介绍了一种新型带放大器的压杆式压电压力传感器。该传感器采用压电陶瓷作为敏感元件;为提高其响应速率,采用带声吸收杆式的结构;并充分考虑到测试专用设备的特殊构造,放置放大器及电池的需要,采用了特殊的外观及内腔结构;为提高传感器及其测试系统的响应速率,采用具有高输入阻抗及50Ω输出阻抗的电压放大器,同时也采用SYV- 50- 7- 1较粗的射频传输电缆,减少了爆炸与冲击模拟信号的传输畸变。该传感器经过爆炸洞及爆炸罐压力测试的反复试验,证明性能的确优异  相似文献   
172.
台明青  尹永正 《化工环保》1998,18(4):241-242
隔油-浮选-活性污泥-生物炭工艺处理炼油废水隔油-浮选-活性污泥工艺处理含油废水,是我国目前多数炼油厂处理废水的主要方法,俗称“老三套”方法。因为炼油厂废水的成分复杂、含油量高,在实践中逐步暴露出了该工艺的不足,处理后废水中含油量仍较高。河南石油勘探...  相似文献   
173.
硫酸生产中排渣系统的粉尘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尹正红 《化工环保》1997,17(1):54-55
  相似文献   
174.
开展了工业粉尘“二次爆炸”过程实验室研究工作。对玉米淀粉、小麦粉等粮食粉尘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二次爆炸”发展过程以及最后形成的爆轰波特性,还进一步研究了粉尘层冲击波卷扬过程和分析讨论了粉尘“二次爆炸”过程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5.
区域环境质量评价的一种系统方法—FCA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6.
地层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是判断其形成环境氧化还原条件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对广西来宾铁桥剖面栖霞组中层纹状灰岩和含泥质灰岩进行地球化学分析 ,结合栖霞组沉积学和古生态学特征 ,对栖霞组沉积环境进行了探讨。岩石微量元素含量、黄铁矿矿化程度 (DOP值 )、痕量元素V/Cr、Ni/Co、U/Th、V/(V +Ni)等比值的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区具有缺氧沉积成因的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177.
烟气脱硫与循环经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当前烟气脱硫存在的问题,根据循环经济的理论与方法,从烟气脱硫技术特点、工艺和脱硫副产物出路等方面探讨了我国烟气脱硫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认为基于循环经济下的烟气脱硫技术更加符合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8.
森林采运作业是一种高危险作业,有效减少作业过程中的生产事故和作业人员个体伤害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本文运用系统工程学原理和人类工效学方法全面系统的分析了森林采运作业生产事故和作业人员个体伤害的致因,提出了减少采运作业生产事故和作业者个体伤害的对策。为采运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9.
崔写  董燕  张露尹  王荣耀 《环境科学》2024,45(5):2817-2827
探索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和生态系统碳储量的空间分布,可以为优化土地资源再分配和制定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整合了斑块生成土地利用模拟(PLUS)模型和生态系统服务与权衡综合评价(InVEST)模型,基于CMIP6提供的共享社会经济路径和代表性浓度路径(SSP-RCP)情景,评估了黄土高原LUCC和生态系统碳储量的时空动态变化,分析驱动因素对不同区域的影响程度,探讨各区域碳储量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①未来3种情景LUCC变化模式相似,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建设用地急剧扩张,3种情景下的增幅分别为29.23%~53.56%(SSP126)、34.59%~63.28%(SSP245)和42.80%~73.27%(SSP585).②与2020年相比,2040年SSP126情景碳储量增加1.813 8×106 t,其余情景持续下降;到2060年,3种情景草原碳储量分别减少13.391×106、33.548×106和85.871×106 t.③从空间相关性来看,黄土高原碳储量在市域间存在相关性,未来情景差异不显著,热点分布在研究区中部及中部以北地区,没有明显的冷点区域.④土地利用变化会增加或损失碳储量.林地、耕地和草地比其它土地类型有更多的碳储量,增加它们的面积和限制向其它土地类型转换会增加生态系统碳储量.  相似文献   
180.
我国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问题严峻,尤其农业产区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地下饮用水安全,急需引起重视.通过综述发现,我国地下水中硝酸盐的主要来源为大气沉降、土壤氮、农业施肥和粪便污水等,其中粪便污水和农业施肥是地下水硝酸盐超标的主要原因.总结了水化学分析法、多元统计分析法、稳定同位素示踪法和微生物源追踪等技术在地下水硝酸盐溯源中的应用.各种溯源方法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建议采用多种方法联合识别地下水中硝酸盐来源,并通过多元统计分析和同位素定量解析模型计算不同污染来源贡献率.硝酸盐污染溯源经历了从定性到定量的研究过程,目前基于δ15N-NO3 -δ18O-NO3 -解析硝酸盐来源的SIAR和MixSIAR模型已经相当成熟,但由于不同输入端元同位素特征值范围相互重叠,不同时空变化等条件下δ15N-NO3 -δ18O-NO3 -值具有一定差异,以及氮迁移转化过程中的同位素分馏等的影响,导致模型计算得出的结果还存在不确定性,需要进一步优化模型的解析方法,以更精准地获取硝酸盐污染来源及其贡献率,服务于地下水资源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