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06篇
安全科学   58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95篇
综合类   289篇
基础理论   55篇
污染及防治   51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511.
以色度、浊度、悬浮物浓度、电导率及金属离子浓度为检测指标,研究进水pH、混凝剂种类与投量、沉降时间及重金属捕捉剂对陶瓷电镀废水的处理效果,探讨陶瓷电镀废水处理的适宜操作条件及工艺组合。实验表明,陶瓷电镀废水的组合处理工艺:调整废水pH为一级处理,投加PAC的混凝沉降法为二级处理,投加重金属捕捉剂为三级处理;先调节废水pH至9,投加50 mg/L的PAC,再投加20 mg/L重金属捕捉剂,此时废水的色度降至10倍,浊度降至16 NTU,悬浮物浓度降至210 mg/L去除率达到95.1%,各金属离子浓度也明显降低,处理出水的悬浮物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三级标准,其他各指标均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  相似文献   
512.
UASB处理硫酸盐有机废水的启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处理含硫酸盐有机废水的特性,采用有效容积为10 L的UASB,研究了启动运行过程中COD和SO2-4降解情况、出水VFA和pH值、产气量及颗粒污泥比产甲烷活性(SMA)变化状况。结果表明,接种厌氧颗粒污泥,保持进水COD为1 500 mg/L,SO2-4浓度为100 mg/L,将HRT由24 h缩短至12 h以提高负荷,经历55 d成功启动了UASB反应器;当HRT为12 h,进水COD和SO2-4负荷为3.0 kg/(m3·d)和0.20 kg/(m3·d),COD和SO2-4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0%和89%,出水VFA为3 mmol/L,产气量达9.5 L/d,颗粒污泥的SMA为86.4 mL/(g VSS·d)。  相似文献   
513.
针对BTEX降解混菌间协同耦合作用不明的问题,以稳定的BTEX降解混菌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离纯化,从混菌中分离得到的8株BTEX降解单菌,将对BTEX有降解效果和没有降解效果的单菌分别组合,采用摇瓶实验研究不同体系对BTEX的降解效果,试图找到单菌在BTEX降解过程中的作用,并探寻菌间的协同耦合作用。实验结果表明,B2、B4、B6单菌主要的作用是降解BTEX,并且B2菌可以解除B4菌和B6菌混合后对X降解的抑制,并提高了B、T和E的降解速率;B1、B3、B5、B7和B8单菌无BTEX降解功能,B1、B3和B5菌可能利用B、T和E降解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各单菌没有降解能力,但在混菌中依然存在,推测单菌可以利用降解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并从48 h开始降解B、T和E;B7、B8两株菌互相协同,共同完成对BTEX的降解。由优势菌群和非优势菌群组成的混合系统,促使有些没有降解功能的菌株混合后具有降解功能,还导致有些菌株混合后降解率和降解速率降低,对降解BTEX既有促进作用又有拮抗作用。混菌48 h对BTEX的总降解率为91.6%,说明一个稳定存在的天然混合群落,其内部菌种经过长期的优胜劣汰,保持了很高的降解率和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514.
为了提高活性碳纤维的脱硫性能,使用三聚氰胺、氯化铵、尿素作为改性剂对活性碳纤维进行改性,得到一系列含氮活性碳纤维(N-ACFs).通过XPS研究了改性活性碳纤维的表面化学结构的变化,并测定了其脱硫性能.实验发现:三聚氰胺改性ACF的最大累积硫容为38.26 mg/g,氯化铵改性ACF的最大累积硫容33.69 mg/g,...  相似文献   
515.
文章就提取SBR脱氮反应器中活性污泥总DNA的预处理、细胞破壁、去除蛋白质等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将不同方法提取得到的DNA样品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吸光度和ERIC-PCR检测。结果表明,采取TENP、PBS溶液和玻璃珠震荡对活性污泥进行预处理,SDS和物理冻融结合破碎细胞,一次酚/氯仿和饱和NaCl溶液离心去除蛋白质的DNA提取操作,可以得到腐殖酸、蛋白质含量较少的活性污泥DNA样品。研究发现:从活性污泥提取的DNA样品中含有对PCR反应体系有明显抑制作用的杂质。通过稀释,控制DNA浓度40~13ng/μL,可以减小杂质的影响,实现将活性污泥DNA样品直接用于PCR扩增。ERIC-PCR得到的DNA产物凝胶电泳结果:条带清晰稳定有特异性,为进一步应用分子生态学方法研究活性污泥的性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16.
分析了炼化企业班组安全管理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基层班组工作特点,借助PDCA管理思维,系统归纳以HSE管理体系为核心的各类管理制度对班组安全生产职责的具体要求,探索和规范了班组安全管理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建立了评估与预警工作机制,为推动安全班组标准化建设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17.
遥感检测法相比于传统柴油货车排气污染物检测方法有着检测速度快、检测效率高等优点。为了研究其结果的准确性和相关性,在德阳、绵阳、巴中三市随机选择多个对比试验地点,对17种型号共78辆柴油车用遥感检测法和自由加速法分别进行了尾气检测。结果发现:增压柴油汽车自由加速法、遥感法颗粒污染物数据相关性为强相关;自然吸气柴油汽车自由加速法、遥感法颗粒污染物数据相关性为弱相关;在机动车比功率VSP (Vehicle Specific Power)不同分区下,通过遥感检测法和自由加速法测得柴油车排放颗粒物结果有强相关性。可以预测遥感检测法能作为有效的手段去代替传统柴油货车污染物检测方法,在四川省机动车排气检测工作中起到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518.
三峡库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其来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库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及生态脆弱性,其重金属污染状况备受关注。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为研究区域,利用多目标调查数据,在分析土壤中As、Cd、Cr、Cu、Ni、Hg、Pb和Zn等8种重金属积累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评估法以及层次分析法与加权平均评价模型法等方法进行了重金属来源分析和污染评价。研究结果表明: 三峡库区重庆段表层土壤中8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顺序为:Cr(8145 mg·kg-1)>Zn(716 mg·kg-1)>Ni(3154 mg·kg-1)>Pb(2527 mg·kg-1)>Cu(2353 mg·kg-1)>As(739 mg·kg-1)>Cd(021 mg·kg-1)>Hg(006 mg·kg-1);多元统计分析表明Cd和Cr含量主要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Ni、Zn和Cu含量则主要受到区域地质背景的影响,Hg、Pb和As则受到两者的共同影响。各综合评价方法结果趋于一致,均表明大部分样品(>849%)的重金属污染水平属于清洁或轻度污染水平,只有少数样品(<151%)达到中度或重度污染水平,这些样品主要采集于巫山、涪陵、忠县境内。综合分析,认为忠县和涪陵境内土壤出现中度或重度重金属污染主要受其工业生产的影响,巫山境内则主要受到其成土母质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三峡库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发展提供基础数据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19.
520.
以活性炭纤维(ACF)为载体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脱硝性能,材料、负载方式、负载量、活性组分等的不同都会对NOx的脱除率有很大的影响。在目前研究中,活性炭纤维基催化剂主要应用于催化分解法和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本文介绍了活性炭纤维的基本特性,比较了不同催化剂的脱硝性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