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43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在以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系统为基础,以模拟城市污水为处理对象。通过运行条件优化研究,系统获得了良好的出水水质,出水中SS、浊度及色度均未检出;出水中有机污染物和N、P的平均浓度分别为COD≤16.32 mg/L、BOD5≤3.45mg/L、NH3-N≤0.75 mg/L、TN≤10.13 mg/L、TP≤1.08 mg/L,其相应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58%、≥98.91%、≥97.19%、≥71.71%、≥71.31%,各项水质指标的去除率明显高于传统生物处理工艺。优良的出水完全能满足城市生活杂用对水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32.
中山杉406对富营养化水体营养物质去除效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盆栽方式研究中山杉406(Taxodium' Zhongshanshan 406')在5 cm与10 cm两种淹水水平下对轻度、中度、重度富营养化水体营养物质的去除效能.结果表明,中山杉406在3种永体中生长良好,其对N的吸收量显著高于自来水的对照处理.中山杉对水体N、CODMn的去除率随着取样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且40d时,3种水体中山杉处理的TN与CODMn去除率显著高于各自未种植物的空白处理,其中在轻度富营养化水体分别高出53%、7%,在中度富营养化水体分别高出10%、9%,在重度富营养化水体分别高出8%、16%.除中度富营养化水体10 cm淹水水平外,其余水体中山杉处理的TN质量浓度均低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水质的标准限值(0.5 mg/L).中山杉406的P含量在自来水的对照处理与3种富营养化水体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同样,种植中山杉406并没有显著影响3种富营养化水体P的去除率.可见,中山杉406对3种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水体的N等营养物质有较强的去除能力.  相似文献   
33.
重金属污染是水体沉积物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研究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赋存形态,探索水体中重金属的来源,可以为水体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提供理论基础。采用BCR三步连续提取法对鄱阳湖枯水期表层沉积物中As和7种重金属元素(Cd、Co、Cr、Cu、Ni、Pb和Zn)的赋存形态进行了研究,并基于重金属风险评价代码(Risk Assessment Code, RAC)方法评估了鄱阳湖表层沉积物中的As和7种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鄱阳湖表层沉积物中As、Co、Cr、Cu、Ni和Zn主要以残渣态的形式存在(6160%~8518%);Pb主要以残渣态(5097%)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4102%)为主要的赋存形态,其可提取态所占比例为4903%,具有较高的二次释放潜力;Cd的赋存形态主要以弱酸提取态(4160%)和铁锰氧化态(2719%)为主,其可提取态所占比例高达7749%,潜在生态风险较大。RAC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表层沉积物Cd的生态风险整体上位于高风险,需要加强对鄱阳湖Cd污染的关注。所有站点Cr的弱酸提取态所占比例均低于1%,表明鄱阳湖Cr污染的生态风险为无风险,As、Ni和Pb属于低风险,而Cu、Co和Zn位于低风险至中等风险  相似文献   
34.
由于在长公路隧道中行驶时车道相对封闭、光线时强时弱、行车自由度偏小、空气不易流通等,在隧道内易发生交通事故,而且交通事故发生后易引起火灾,产生的浓烟较难疏散,事故后果及事故救援方法都与其他的交通事故不同。随着隧道交通事故数量不断增加,隧道已经成为交通事故的主要空间分布点和事故黑点。采用事故致因理论,详细分析了造成交通事故的各种原因,找出了引发事故的根源,然后提出了一系列隧道交通安全措施。最后构建了公路隧道交通事故应急系统,可最大程度减少交通事故损失。  相似文献   
35.
茶及其浸出液中有机磷农药的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6.
随着我国农业的大力发展,塑料地膜和农药被广泛投入到农业生产中,而塑料地膜降解形成的微塑料和农药在土壤中累积也带来诸多环境问题.目前微塑料与农药单一作用的环境生物学效应已有报道,但两者复合胁迫对作物生长和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研究较少.因此,设计高密度聚乙烯微塑料(HDPE,500目)与磺酰脲类除草剂代表品种氯嘧磺隆共处理,研究其对大豆生长的影响,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互作网络和PICRUSt2功能分析,探究HDPE和氯嘧磺隆复合胁迫对大豆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结构组成、菌群网络和土壤功能的影响,阐明HDPE和氯嘧磺隆对大豆的复合毒性.结果表明1% HDPE处理延长氯嘧磺隆在土壤中的半衰期(由11.5 d升至14.3 d),并且HDPE和氯嘧磺隆复合胁迫较单一污染物对大豆生长的影响更为明显.HiSeq 2500测序表明复合胁迫下的大豆根际细菌群落由20个门、312个属组成,门和属的组成数量显著少于对照和单一处理,并降低具有潜在生物防治特性、植物促生特性等功能菌属的相对丰度(如NocardioidesSphingomonas等).Alpha多样性表明复合胁迫显著降低大豆根际细菌群落的丰富度与多样性,Beta多样性则表明复合胁迫显著改变大豆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组间样品LEfSe和PICRUSt2功能分析表明复合胁迫调控根际细菌群落的优势菌群,并减弱土壤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和脂质代谢等二级功能层的丰度占比.由属水平网络分析推测复合胁迫降低土壤细菌间的总连接数和网络密度,使网络结构简单化,维持网络稳定的重要菌群种类也发生变化.研究结果表明HDPE和氯嘧磺隆复合胁迫显著影响大豆生长,并改变大豆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土壤功能和网络结构,相较于单一处理,复合胁迫的潜在危害更大.研究结果可为评价聚乙烯微塑料和氯嘧磺隆生态风险,以及污染土壤修复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7.
38.
凡广生  李多松 《环境科技》2005,18(Z1):57-58
概述与分析了液膜分离技术,重点介绍了液膜法处理含酚废水、含(NH4)2S废水、含氰废水的工艺和方法.  相似文献   
39.
从与下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的最后处理有关,每年不断增加的污泥量使处理地的确保日益成为各处理场共同存在的问题。 1975年度(昭和50年度)的全国调查结果,下水污泥的最终处理方法的比例之中,将近有70%利用填埋方式处理(包含海面填  相似文献   
40.
将每天TSP、SO_2两种污染物各采四次样并分别进行测定,简化为每天各采一个“日混合样”进行测定,对测定结果进行数理统计检验结果表明:测定值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两种方法的测值波动是由偶然因素造成的,因此,简化方法即采日混合样进行分析是一种可靠的监测方法,它适用于煤质中含硫份较低的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