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47篇
基础理论   21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81.
滇池内环境水生植物除磷除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前言利用在水体中培养吸收氮、磷物质速率高的水生植物,可以达到一定的净化污水中氮、磷等物质的效果。水生植物包括藻菌植物和水生维管束植物,仅常见的水生维管束植物就有100多种。在1981年出版的专著“Water Plants”中,水生植物包括28种116属,868种种子植物和5科8属154种蕨类植物。每种水生植物都有一定程度的净化作用,但可选用来净化污水的水生植物却决定于它的适  相似文献   
82.
杜娟  陈振翔 《环境科技》2006,19(Z1):105-107
环境生物技术主要由生物技术、工程学、环境学和生态学组成.在此,介绍了环境生物技术在生物监测、重金属污染研究、生物修复技术、废水处理、有害气体处理以及清洁技术方面的应用,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83.
综合治理滇池的指导思想是以工程治理为主,生物治理为辅,依据生态规律,针对不同的环境问题,按照污染负荷总量控制原则,采取相应的综合整治措施,使受到破坏的滇池流域生态系统得以改善和恢复,达到综合治理的总目标。滇池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包括点污染源治理、面污染源治理、湖内污染源治理和水资源优化调控、调度四大类、26项工程。  相似文献   
84.
排水管道内积了多少泥?有没有发生破裂、错位?一直以来,由于排水管道是地下空间设施,传统的人工检查方式难以全面了解其内部状况,有些管道即使有缺陷也要等到完全堵塞或路面坍塌后才被发现,使排水管道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如今,"照胃镜"的探测已经可以运用到排水管道的内部检测,以提前发现其结构"病害".同时,采用非开挖法对排水管道施"微创"手术,更是可以在不挖路面的情况下完成"问题管道"修复,恢复排水功能.  相似文献   
85.
真实储蓄率(GSR)——衡量生态城市的综合指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生态城市的基本内涵,以计算苏州市1991~2001年真实储蓄率(GSR)的时间系列为案例,开发了以GSR衡量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方法.对中国的6个城市进行了评估和比较,得出其年均GSR大小排序为苏州23.6%,广州18.9%,宁波14.7%,烟台13.1%,扬州11.7%,三明7.9%.GSR考虑了经济活动带来的自然资源损耗、环境污染损失和长期的环境影响,可以作为衡量生态城市的综合性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6.
咸阳附近苹果林地土壤水分动态与水分平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样品采集和水分测定,对咸阳庞西村和庞南村10龄、12龄、15龄、17龄苹果林地下0~6m深度范围土壤含水量及其水分恢复、水分平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7年4种中龄苹果林下约4.1~6m土层发育了轻度干层,2.1~4m土层没有干层发育。该区2007年土壤含水量分布深度变化和干层分布深度均具有反常特点。资料表明苹果林地干层恢复的降水量是700mm左右,也表明这样的降水条件已能满足人工林正常生长需要,而过去确定800 mm年降水量才能发育森林的标准明显偏高。从2002到2007年,随着该区年降水量从约400mm到800mm再到500mm再到700mm的变化,土壤水分平衡呈现由负到正再到负再到正的变化,土壤干层呈现从有到无再到有再到无的变化。  相似文献   
87.
厕所是重要的污染源,厕所的污水排放给城镇污水处理厂造成很大的压力,也是农村面源污染的重要污染源。通过对南京下关区公共厕所情况现状调查和污染物监测结果,对生态厕所的基础性能进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生态厕所将排泄物中的N,P及其他污染成分分解成为农用肥料,无污染物外排,对节约水资源、减轻环境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8.
为探讨冬季期间大气PM_(2.5)演化的多时间尺度效应,并阐释重度灰霾发生及演化的动力机制,该研究应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方法与自组织临界(SOC)理论,对成都市20171201-20180228冬季期间4个国控监测站点(即大石西路、金泉两河、君平街、三瓦窑) PM_(2.5)浓度时空演化规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EEMD分解,获得了不同时间尺度上具有良好平稳性特征的固有模态函数(IMF)。大气PM_(2.5)演化的主要模态存在准4 h、准8 h和准24 h的平均周期,这些典型周期对应模态的累积贡献率基本上达到95%以上。研究表明,主要模态的准周期变化与各类型生产活动、交通排放紧密关联,这反映了大气系统中人为污染源的周期性输入作用。同时,研究发现,PM_(2.5)小时平均质量浓度波动函数服从幂律分布结构,具有标度不变性特征。进一步基于SOC理论探讨了大气PM_(2.5)浓度时空演化的内在动力规律,结合典型区域气象特征,阐明了冬季期间严重大气污染产生的宏观涌现机制。结果表明,EEMD方法所获得的不同IMF分量可以揭示大气PM_(2.5)时空演化的多尺度特征,但不同时间尺度上的IMF分量之间互不独立,各IMF分量的形成既受到准周期大气污染排放的作用,也受到大气系统非线性SOC动力机制的控制。  相似文献   
89.
目前,我国几十个城市有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为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对自动监测数据异常突变值的判断和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0.
通过管道实验和明渠实验模拟尾水输送过程,研究不同输送方案对尾水中COD、BOD5、SS、TN、氨氮、TP、DO、雌酮(E1)、辛基酚(OP)、壬基酚(4-n-NP)等指标的去除规律,为徐州市截污导流工程尾水输送方案的选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除DO、TP和SS外,管道输送方案对其他指标的控制能力均优于明渠;管道输送过程中,除SS和TN外,污染物的浓度变化主要发生在0~48 h.(2)在选择管道输送方案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在实际输送时提高流速,缩短尾水在管道中的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