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4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53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聚硅氯化铝(PASiC)混凝剂的特性及絮凝动态过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共聚与复合两种制备工艺,分别制备出具有不同碱化度(B)和不同Al/Si摩尔比系列的商用聚硅氯化铝(PASiC)混凝剂,并分别采用颗粒粒径测定方法和流动电流(SC)测定技术研究比较了PASiC和聚合氯化铝(PAC)混凝剂的颗粒大小、电动特性和凝聚絮凝动态过程.结果表明,Al/Si摩尔比、B值和制备工艺影响PASiC的聚合和带电特性.Al/Si摩尔比越小和B值越大,PASiC的颗粒就越大;在相同的B值下,PASiC较PAC具有更大的颗粒粒径.PASiC的电中和能力较PAC有所下降,且Al/Si摩尔比越小,PASiC的电中和能力下降越多;与PAC相比,PASiC具有更快的凝聚絮凝速度和形成更大的絮体;且Al/Si摩尔比越小,PASiC形成的絮体就越大.  相似文献   
42.
高浓度聚合氯化铁(PFC)中铁的形态分布与转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氯化铁和无水碳酸钠为原料,加入稳定剂W,采用共聚工艺,制备了稳定高浓度的聚合氯化铁(PFC)混凝剂.采用Fe-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研究了PFC中铁的形态分布情况,考察了熟化时间、碱化度(B)及n(W)/n(Fe)(W/Fe摩尔比)对PFC中铁的形态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PFC中,由于稳定剂W与铁的水解产物间的相互作用,使得铁的水解聚合形态分布及转化情况发生了变化.碱化度(B)、n(W)/n(Fe)和熟化时间均对铁的形态分布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3.
聚合硅酸铝铁絮凝剂中铁的形态分布与转化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以AlCl3·6H2O ,FeCl3·6H2O ,Na2CO3,盐酸和硅酸钠为原料制备了不同碱化度B及不同n(Al)∶n(Fe)∶n(Si)摩尔比的系列聚合硅酸铝铁絮凝剂 (PAFSC) ,采用Fe -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研究了PAFSC中铁的形态分布情况 ,考察了熟化时间、制备工艺及n(Al)∶n(Fe)∶n(Si)对PAFSC中铁的形态分布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熟化时间的延长 ,铁和聚硅酸摩尔数的增加 ,PAFSC中铁的形态由低聚物向高聚物转化.   相似文献   
44.
针对传统微电解工艺存在的填料板结问题,烧制了一种新型微电解材料——Fe0/C/Clay陶粒,并将其应用于亚甲基蓝模拟废水的处理。单因素试验筛选的最佳试验参数为:亚甲基蓝浓度为1 000 mg/L,pH=5,A/L=1.5,HRT=4 h,此时色度去除率和COD去除率分别为90%和58%。紫外可见光谱扫描分析表明:可见光区的吸收明显减少。连续运行试验发现,出水水质稳定时间较长,运行中陶粒填料没有发生板结。  相似文献   
45.
本文对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和~(27)AI-NMR法对PASC和PAC中铝的形态分布的测定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在PAC中,Al_(13)和AI_b之间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Al_(13)/Al_b比值为1.0左右 但对PASC而言,情况有所不同,在低碱化度(B)和低Al/Si摩尔比情况下,Al_(13)和Al_b之间不存在对应关系,Al_(13)和Al_b比值远远小于1.0,随着B值和Al/Si摩尔比的升高,Al_(13)/Al_b比值逐渐趋近于1.0.这意味着在低B值和低Al/Si摩尔比情况下,由于聚硅酸与铝水解聚合产物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铝硅复合新产物,该新产物对PASC中铝的形态分布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46.
聚合铝基复合絮凝剂的电荷特性及絮凝作用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19  
高宝玉  王燕  岳钦艳  王献 《环境科学》2003,24(1):103-106
以具有不同碱化度(B)的聚合氯化铝(PAC)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PDMDAAC)为原料,制备出了系列PAC-PDMDAAC,采用微电泳技术研究了其电动特性,初步试验了处理黄河水的絮凝效果.研究结果表明,PAC-PDMDAAC较PAC具有更高的正Zeta电位值与更好的除浊效果.PAC的B值和PDMDAAC质量分数(P)对PAC-PDMDAAC的Zeta电位与除浊效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7.
聚合氯化铝中纳米Al13形态的分离纯化及形态表征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采用超滤法和层析法分离纯化聚合氯化铝(PAC)中的Al13形态,并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27Al-NMR、TEM和粒度测定仪对分离纯化所得的Al13形态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超滤法分离纯化的效果受超滤膜的孔径及PAC浓度的影响,选择合适孔径的膜和PAC溶液浓度即可以获得高纯度的Al13,在层析法中则随着洗脱时间延长按分子的大小依次洗脱下来,因此截取中间组分即可得到Al13;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和27Al-NMR的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上述2种方法分离提纯得到的样品中Al13的含量分别可达到90%以上和100%.TEM和粒度测定结果表明,在B=2.5的PAC溶液中,Al13极少以Al12AlO4(OH)24(H2O)7+12的单体形态存在,而是呈两维结构的线性和枝状的聚集体,Al12AlO4(OH)24(H2O)7+12的聚集体尺寸通常在几十至几百nm.  相似文献   
48.
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研究聚硅硫酸铁中铁的形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实验制备了一种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硅硫酸铁(PFSS),用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测定了PFSS中铁的形态,考察了熟化时间、Fe3+/SiO2摩尔比对铁的形态分布及转化规律的影响。不同Fe3+/SiO2摩尔比的PFSS中Fe(a)的量最多、占50%以上,Fe(c)在35%~50%之间,Fe(b)在0~5%之间。研究表明:铁的形态分布及其转化规律与溶液的高酸度及聚硅酸的存在有关。  相似文献   
49.
用煤矸石制备聚合氯化铝铁絮凝剂的研究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2  
高宝玉  于慧  岳钦艳  王艳  黄佶 《环境科学》1996,17(4):62-63,66
为了探讨从煤矸石中浸出铝铁的原理和工艺,利用透射电镜,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对PAFC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试验了PAFC处理实际工业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用煤矸石制取PAFC是可行的;制备出的PAFC是聚合铝铁的复合产物。  相似文献   
50.
利用AlCl3·6H2O,Na2SO4和NaOH为原料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Al3+/SO24-摩尔比及碱化度的PACS样品,利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就Al3+/SO2-摩尔比及碱化度对PACS中铝的形态分布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建立了PACS中铝的水解形态分布与Al3+/SO24-摩尔比和碱化度之间的数学模型,数据拟合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证明二者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