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61篇
安全科学   129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35篇
综合类   210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32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391.
派河是环巢湖流域重要入湖河流,为加强该流域环境综合治理,改善水环境质量,采集派河入河口水样,通过三维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模型及相关性分析,进行DOM(dissolred organic matter,溶解性有机物)光谱学特性研究,分析派河水体DOM荧光组分来源及特征.结果表明:①水体中DOM含2类4种荧光组分,其中,类蛋白物质荧光组分(类色氨酸和类酪氨酸)占总组分荧光强度的68.1%,类富里酸物质(紫外类富里酸和可见类富里酸)占总组分荧光强度的31.9%;②采样点FI(荧光指数)大于1.9,BIX(生物源指数)大于1.0,派河上游HIX(腐殖化指数)小于1.5,下游HIX范围为1.5~3,表明派河DOM具有明显的生物源特征,水体腐殖化程度较低,上覆水体浮游动植物和生物细菌分布均匀且对水体环境有明显影响;③紫外-可见光吸收系数〔a(280)和a(355)〕可很好地表征派河水体中DOM相对含量,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定结果显示,水体中含大量性质相对稳定的有机物;④紫外类富里酸和类酪氨酸的荧光强度均与a(280)、a(355)呈显著正相关,表明水体DOM中紫外类富里酸和类酪氨酸组分的产生及来源具有一致性或相伴发生.研究显示,光谱分析法可有效表征派河水体中DOM兼具陆源和生物来源的双重特性.   相似文献   
392.
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5% Pd/C催化剂,研究了溶剂体系对其催化4-氯联苯(4-CBP)加氢脱氯的影响,建立了正丁醇-水两相溶剂体系,实现了高浓度电容器油(主要为多氯联苯(PCBs))的高效加氢脱氯降解.结果表明,相对比非质子溶剂,醇类等质子溶剂对加氢脱氯反应更加有利.水的加入对异丙醇-水均相溶剂和有机-水两相溶剂中Pd/C催化4-CBP加氢脱氯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在正丁醇-水(1:3,V/V)两相溶剂体系中可以在90min内实现4-CBP加氢脱氯的完全转化,而且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8次以上.在该溶剂体系中,10g/L的含PCBs电容器油在Pd/C催化下可以在360min内完全加氢脱氯生成联苯.  相似文献   
393.
硫化氢是强烈的刺激性、神经毒性气体。不少企业职工对硫化氢气体的毒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因此经常发生中毒事故。现将两起发生在企业的硫化氢气体中毒事故调查分析报告如下。1 皮毛厂硫化氢中毒事故1 .1 中毒经过1 998年 1 1月 1 7日下午 3时 ,河北省南宫市某皮毛厂染皮车间发生一起硫化氢中毒事故。当时有数名工人在染皮车间进行染皮作业 ,其中 1人先发生硫化氢中毒。听到中毒者的呼救声后 ,另外 4人前去救援 ,结果均相继中毒死亡。离毒源越近者 ( 2人 ) ,死亡越快。 5名死亡者均为男性 ,最大者 49岁 ,最小者 1 5岁。在对车间工人的调查…  相似文献   
394.
某水电工程坝区地应力场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简易推断法、地震震源机制分析法以及地应力实测资料统计分析结果,综合确定了工程区的主压应力方向;运用地质宏观判断法并结合地应力实测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对地应力的量级进行了综合评价;运用有限元法模拟了研究区地应力场的形成过程,并探讨了地应力的空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395.
为了提高苯酚废水的处理效率,构建电强化SBR体系(简称E-SBR体系),考察了E-SBR体系在施加电压和去除电压后对苯酚和COD的降解效率,利用高通量测序揭示了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E-SBR体系施加电压和去除电压后对苯酚和COD的降解效率均显著高于单独的电极体系与单独的SBR体系之和,生物降解和电极降解间存在耦合协同效应。相比于单独SBR体系而言,E-SBR体系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增强。Bacillus、Pseudomonas、Rhizobium以及Sphingomonas为E-SBR体系中优势菌,其含量显著高于单独SBR体系,施加电场促进了优势菌的生长并且提高了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396.
海泡石颗粒的制备及其吸附油烟效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原海泡石矿的纯度,根据原海泡石特性提出“分散-提纯-活化-成型”的制备海泡石颗粒的工艺流程。用所制得的粒径为1.8海泡石颗粒进行油烟吸附实验,分析了海泡石吸附油烟的容量,绘出吸附穿透曲线,并提出海泡石吸附剂再生的方法,同时将海泡石与活性炭吸附油烟的效率做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海泡石成本低,油烟去除率高,是一种理想的油烟净化剂。  相似文献   
397.
本文介绍了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 ,及其综合利用与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398.
城区湖泊表层沉积物中邻苯二甲酸酯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2005年7月采集广州市白云区、天河区、越秀区、荔湾区和海珠区的15个湖泊表层沉积物样品,在严格的质量保证(QA)/质量控制(QC)条件下,研究了城区湖泊表层沉积物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 Esters,PAEs)的组成、含量及分布特征,并对其污染情况进行了评价.城区湖泊表层沉积物中∑16 PAEs含量为2.267~74.935 μg·g-1(以干重计),平均值为20.651 μg·g-1.TOC为1.126%~6.871%(质量分数).城区湖泊表层沉积物中DMP、DEP、DiBP、DnBP、DEEP和DEHP普遍存在,以DiBP、DEHP和DnBP为主要PAEs.通江湖泊、居民居住区、商业区和工业区湖泊PAEs污染严重.与国内外河流、湖泊、河口和近海表层沉积物PAEs污染水平比较,广州市城区湖泊表层沉积物中PAEs污染属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399.
底质营养状况对黑藻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室内模拟条件下,利用三种不同营养状况的底质,研究了底质营养对黑藻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营养水平最高的HH底质对黑藻的早期生长和光合有利,但在高温季节会严重降低黑藻的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影响黑藻后期生长;(2)TR底质营养水平较低,该处理下黑藻生物量累积量较低;(3)HK底质能够充分满足黑藻生长的营养需求,且在高温季节对黑藻的生长和光合有利。相关分析表明,底质营养状况是影响黑藻生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00.
广州市白云山雀形目鸟体内汞、砷与硒残留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邹发生  杨琼芳  崔昆燕 《生态环境》2004,13(3):320-322,372
测定了广州市白云山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暗绿绣眼鸟(Zosterops japonicus)、大山雀(Parus major)和白眉鵐(Emberiza tristrami )飞羽、胸肌和肝脏中的汞、砷和硒残留量。汞和砷在鸟体内残留量的分布模式都是,羽毛>肝脏>肌肉;而硒在鸟体内残留量的分布模式是肝脏>肌肉>羽毛,与汞和砷的分布模式不同。鸟组织中的汞质量分数存在种间差异,但不同组织间差异程度不同,白眉鵐肝脏、肌肉中的汞质量分数极显著(或显著)高于暗绿绣眼鸟肝脏、肌肉中的汞质量分数,而2种鸟羽毛中的汞质量分数没有显著差异。鸟组织中砷和硒质量分数的种间差异不明显。羽毛对汞有高的富集作用,用羽毛监测环境中的汞污染比用肝脏和肌肉监测环境中的汞污染更灵敏。在鸟组织中,汞质量分数、砷质量分数和硒质量分数间的相关性较差,只有白眉鵐羽毛中的汞质量分数与硒质量分数存在显著相关性,其回归方程为Y汞=0.657X硒-0.237(p=0.025)。几个地区鸟组织中汞、砷和硒的质量分数的比较表明,广州市白云山受重金属和硒污染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