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86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一、概述电镀生产过程中,由于镀液质量、电镀工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镀件报废。这些镀件在重新电镀前,必须进行退镀处理。镍、铜镀件的退镀是在浓硝酸——盐酸体系中进行的。因退镀液中金属离子浓度逐步升高,硝酸浓度下降,退镀质量和速度变差、变慢,最后溶液就成为退镀废液。镍、铜退镀剂组成一般为9份硝酸,1份盐酸的混合液。报废后的金属离子总浓度为50克/升以上。由于该体系的酸度及氧化性远  相似文献   
42.
生态学理念在城市化进程战略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化,生活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进程中,SEA是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工具,在城市化进程SEA中引入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生态学理论是引导城市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一环,本文探讨了生态学理论在SEA中运用,为保证城市的持续有序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SEA应充分考虑环境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土地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43.
SO2污染的次生作用--促进粘虫的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3龄幼虫接种在暴露于低浓度SO_2的小麦植株上自由取食12d,研究SO_2污染对粘虫生长的影响;对照组小麦用经过活性炭过滤的空气处理。结果表明,随着SO_2浓度升高,幼虫历期逐渐缩短,幼虫期的平均相对生长速率依次增大。用人工饲料进行的类似试验结果,排除了SO_2污染直接促进粘虫生长的可能性。根据对食料植物水解氨基酸含量的测定结果,可以假设在非污染条件下生长的麦叶中,蛋氨酸和精氨酸含量偏低使粘虫处于亚最适生长状态,SO_2污染增加了食料中这两种限制性氨基酸的浓度,导致幼虫转入最佳生长状态。  相似文献   
44.
剩余污泥中胞外聚合物(EPS)具有巨大的回收价值。然而,回收的EPS溶液含水率接近100%,其浓缩脱水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正渗透(FO)膜分离具有膜污染小、浓缩率高、耐高浓度等特点,已成为新兴的节能脱水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死端FO浓缩方式,调查了模拟EPS(藻酸钠)的正渗透脱水行为。结果显示:FO膜活性层朝向料液侧时水通量下降速率小;类似于外加压力驱动,扫流模式可以减轻FO膜污染,提高水通量;为防止FO膜的拉伸变形,隔板需进行合理设计(如适宜的开孔率),以缓解水通量的下降;不同于外加压力驱动,尽管Ca2+也可减轻膜污染,但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45.
采用SBR工艺,研究不同生物质原料制成的生物炭粉末对活性污泥中的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胞外聚合物(EPS)的组成[蛋白质(PN)、多糖(PS)]及其含量的影响;分析活性污泥MLVSS/MLSS的变化以及污水氮、磷的含量。结果表明:添加的生物炭起到连接污泥絮体的作用,菌胶团尺寸增大,污泥中微生物量明显增多。添加生物炭的活性污泥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中蛋白质的含量减少了62.3%~76.6%。胞外聚合物(EPS)中蛋白质的含量增加了17.8%~32.8%,含有更多的氨基酸或蛋白质中的色氨酸、酪氨酸以及苯丙氨酸。猪粪生物炭(PMB)对活性污泥影响最大,污泥EPS的冻干物中含有更多的芳香族化合物及核酸类物质。添加生物炭后,活性污泥对氮的转化效率提高,氨氮更快地转化为亚硝态氮并使其达到较高的浓度,并且对磷也有更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46.
从深圳新形势下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发展和公众需求分析入手,分析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环境进程和构建全面小康环境目标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基于全过程、全覆盖、惠民性和衔接性考虑,提出应尊重深圳当前所处社会经济与环境阶段,遵守全过程防控思路,以人口、区域全覆盖和环境要素全面改善为工作核心,建立全社会行动体系,确立更严标准、更高质量的全面建成小康环境目标,构建包含源头防控、治污减排、质量提升、社会参与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环境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7.
2012年夏季长江口颗粒有机碳、氮分布特征及其来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邢建伟  线薇微  绳秀珍 《环境科学》2014,35(7):2520-2527
基于2012年8月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区的调查资料,分析了长江口夏季颗粒有机碳(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POC)、颗粒氮(particulate nitrogen,PN)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结合C/N摩尔比值和叶绿素a(chlorophyll a,Chl a)探讨了POC的主要来源及浮游植物的贡献.结果表明,2012年夏季长江口POC的质量浓度范围在0.68~34.80mg·L-1之间,均值为3.74 mg·L-1;PN的质量浓度范围为0.03~9.13 mg·L-1,均值0.57 mg·L-1,二者浓度均表现为底层高于表层.POC和PN平面分布相似,高值区均出现在口门附近和调查海区西南部,并向外海浓度迅速降低,整体呈现近岸高、远岸低的趋势,与总悬浮物(total suspended matter,TSM)的平面分布规律基本相同;POC与PN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二者具有高度的同源性.POC、PN与TSM、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间均呈现极显著线性正相关,而与盐度(salinity,S)和Chl a的相关关系较弱,表明POC和PN的分布受陆源输入的影响较大,浮游植物生产不是该水域颗粒有机碳、氮的主要来源.C/N摩尔比和POC/Chl a法分析表明夏季长江口POC主要为陆源,有机碎屑是POC的主要存在形式.定量估算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生物量对夏季长江口表层POC的平均贡献率仅为2.54%,非生命POC占绝对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48.
为了快速监测油田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Cr,因此采用TL-1(A)型污水CODCr速测仪进行加热催化消解,然后再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CODCr,实验中进行了方法的准确度、精确度及Cl-影响实验,并与标准的重铬酸钾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说明分光光度法简单快速、重现性较好、准确度较高,对同一产品的测定结果与重铬酸钾法非常一致。因此,本方法可用于油田废水中的CODCr监测。  相似文献   
49.
微量微粒矿物的比重测定向来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为此,本文介绍了一种矿物显微比重测定法。作者通过图解和文字说明,对该方法作了较详细的介绍。该显微比重测定法可测定最小粒度达15μm的矿物,最佳颗粒为30μm。  相似文献   
50.
土壤中草甘膦与镉的交互作用对3种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了两种土壤中草甘膦与镉交互作用对土壤三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低浓度镉略促进乌栅土中的脲酶活性,而高浓度镉则显著抑制了其脲酶活性,当与草甘膦共存时,草甘膦的存在增强了镉对脲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镉对红壤中脲酶活性的影响较小,而草甘膦单一或与Cd共存时均显著抑制了红壤中脲酶的活性.镉抑制了乌栅土中酸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而草甘膦的存在增加了镉的毒性,两者表现为协同作用;低浓度镉促进了红壤酸性磷酸酶活性,而高浓度镉则抑制了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草甘膦的存在降低了红壤中镉的毒性,两者表现为颉颃作用.镉对红壤中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