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16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277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82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通过厌氧发酵动力学分析、还原糖及其他代谢产物变化情况,结合香蒲微观结构解析,系统研究酸(HCl)、碱(NaOH)、酶(纤维素酶R-10)3种预处理对水生植物厌氧发酵联产H2-CH4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蒲分别经酸、碱、酶3种预处理后,厌氧发酵联产累积H2、CH4产量及含量均显著提高,c(HCl)、c(NaOH)均为1.0 mol/L,w(纤维素酶R-10)(以底物计)为10 mg/g时,预处理最佳.其中1.0 mol/L NaOH预处理香蒲效果最佳,φ(H2)(H2含量)达30.09%,累积产H2量(以香蒲干质量计)达11.39 mL/g;φ(CH4)(CH4含量)最高达67.48%,累积产CH4量(以香蒲干质量计)达41.87 mL/g;还原糖利用率达50.87%,sCOD(溶解性化学需氧量)利用率达66.17%.纤维素酶预处理后香蒲产CH4能力显著提高,产CH4阶段φ(CH4)最高为71.39%,累积产CH4量达46.32 mL/g,还原糖利用率达72.10%.扫描电镜微观结构分析表明,碱预处理对香蒲纤维素结构破坏程度最大,可有效增加香蒲与微生物接触面积,有利于厌氧发酵联产H2-CH4工艺的快速启动和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92.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防治的重点是对外排废气的污染控制,为保证外排废气达到现行国家标准,需对焚烧全过程优化控制。文章以四川省某危险废物焚烧处置系统为例,详细论述了危险废物配料、焚烧系统、烟气处理系统各环节的过程控制,在保证全过程控制优化后,焚烧系统外排废气可满足《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4-2001)排放限值的要求。并根据监测期间对废气监测的情况,整理出了监测期间对入炉物料和工况监督的有关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3.
四川某生物防治公司在利用磷化氢与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熏蒸处理烟草和粮食杀菌生产过程中产生少量废水。废水主要含氢氧化铝等固体废物,具有产生量小、SS浓度大、颗粒物粒径极小、色度大、溢出气含腐蚀性等特点,对客户感官产生不适。结合该公司实例介绍了以"沉淀+一体化负压两级过滤"为主体的处理工艺的熏蒸废水处理过程。经过处理,该公司生产废水中SS和色度去除率可达到99.3%与98.1%,出水可满足相关标准与相应感官要求。  相似文献   
94.
《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是中国第一部综合性大气污染防治的规划,涉及14个城市,四川省属于《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中面积最大的成渝城市群,约占该规划区的面积达10.7%。为更好地促进该规划的实施,四川省编制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四川省实施方案》。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及管理工作的基础,论文简要分析了在四川省规划实施过程中,环境监测的工作重点、工作方向以及应如何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5.
人工湿地氮转化与氧关系研究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14  
应用N转化迁移模型分析廊道式人工湿地氮转化与氧供应的关系,验证目前湿地全程硝化反硝化脱氮机制的有效性.对各个廊道进出水NH4+-N、NO3--N、TN、B5、DO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在水力负荷5cm/d条件下,各廊道湿地有机氮矿化率为0.01~0.28g·(m2·d)-1、氨氮硝化率0.50~1.54 g·(m2·d)-1,反硝化率0.41~1.13 g·(m2·d)-1(占总氮损失的3.4%~35.4%)、植物净吸收氮0.07~0.26 g·(m2·d)-1(占总氮损失的7%~33%).硝化反硝化与有机质降解同时进行,在进水端最明显,这与传统认识相悖.按照全程硝化化学计量学得到的硝化需氧量(NOD)高于实际的表面复氧和植物根系放氧.最后对在高浓度有机质存在条件下,能减少对氧需求的2种新型脱氮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6.
本文探索运用屏蔽理论减少手持机对人体的电磁辐射过程中的接地因素对手持机近场电磁屏蔽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
翻转式堆肥反应装置设计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复合微生物菌剂降解垃圾的适宜条件为出发点,根据堆肥小试实验结果,确定进料垃圾特性、合理的工艺参数及一次发酵完成时间,结合制备装置材料的保温性、堆肥物料平衡、热量平衡,合理确定反应装置容积、供气方式、操作运行条件,开发了翻转式堆肥反应装置。该装置具有堆料搅拌均匀、进出料简单、供气均衡等特点。  相似文献   
98.
地下水中多环芳烃迁移转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吸附和生物降解是受污染地下水中多环芳烃(PAHs)归宿的主要途径.论述了PAHs在含水层中吸附过程的特征、影响因素与研究方法,并比较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分析了PAHs在含水层中生物降解过程机制以及研究进展;介绍了PAHs在地下水中迁移、转化数学模型与数值模拟的研究开发状况;指出了PAHs与固相介质的吸附机制和竞争吸附行为、高分子量PAHs的生物降解途径和机制及共存PAHs或与其他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转化、归宿与修复技术是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9.
浙江某农场土壤和沟渠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农田土壤及沟渠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作用.实验表明,水相氨氮浓度为5~100 mg/L时,风干农田土壤、风干沟渠沉积物及新鲜沟渠沉积物3种吸附剂的吸附等温线均呈良好线性关系,并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式;农田土壤与沟渠沉积物的氨氮背景含量分别为12 mg·kg-1和92 mg·kg-1,并且农田土壤对氨氮的吸附系数为8.21,而风干沟渠沉积物与新鲜沟渠沉积物吸附系数分别为5.42与6.84,因此,土壤的吸附能力要大于沟渠沉积物,后两者的吸附能力相近.对3种吸附剂吸附机制的讨论表明,吸附特性与界面性质相关,实验氨氮浓度范围内吸附作用主要为离子交换.相同实验条件下,当初始氨氮浓度较大时,随温度升高,3种吸附剂对氨氮的平衡吸附量减小,对氨氮的吸附为弱放热过程.  相似文献   
100.
三峡库区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运用ArcGis软件和景观生态学的方法,对1980~2004年三峡库区土地利用和景观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4年间三峡库区1495.97km2的土地利用面积发生变化,研究区域综合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达0.13%,区域土地利用斑块数由50858增加为50998个,平均斑块面积由1.103 km2/个减小到1.10km2/个。区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指数中多样性指数增长0.14%,均匀度指数增长0.23%,破碎度指数增长0.22%,优势度指数降低0.30%。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面积大小依次是建设用地>水田>旱耕地>草地>水域>林地>未利用地,土地利用的动态转化过程以林地、草地、旱耕地的相互转化与旱耕地向水田的转化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