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57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120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41.
分析了采气井井喷抢险演练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天然气生产井井喷抢险演练的新方法,实践效果较好,达到模拟井喷时的现场状况的目的,能够在井控应急预案培训中起到锻炼抢险队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2.
为了解兰州银滩湿地公园对黄河水质的净化作用,对兰州银滩湿地公园不同河段的水流中氨氮、亚硝酸盐氮、总磷和氟化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表明:湿地对水中TP的净化效果较好,去除率达到79.6%;对NH4+-N的净化效果次之,去除率达到了40.0%;对F-和NO2--N的净化作用一般。  相似文献   
243.
为探明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在长时间近自然生态恢复条件下的优势种种群特征,应用相邻格子法对福建南平西芹教学林场75年生杉木老龄林群落优势树种种群结构与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木荷、丝栗栲、刨花楠种群结构呈现反“J”型,属于增长型种群,杉木、细齿柃木种群呈现正“J”型,属于衰退型种群.在种群水平上,杉木呈现均匀分布,木荷、细齿柃木群落呈现聚集分布,刨花楠、丝栗栲呈现随机分布,且聚集程度,细齿柃木>木荷>刨花楠>丝栗栲>杉木.木荷种群大树阶段呈现随机分布,幼苗、幼树、中树均表现聚集分布;刨花楠、丝栗栲种群不同发育阶段均呈现聚集分布;细齿柃木幼苗阶段呈现聚集分布,幼树阶段呈现随机分布,中树阶段呈现均匀分布;且杉木和细齿柃木不同发育阶段的扩散系数随龄级的递增而变大.杉木老龄林正处于向地带性常绿阔叶林演替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综上表明:近自然生态恢复有效丰富了杉木老龄林群落的植被种类,在退化了的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工作中,杉木的混交树种选择应优先考虑竞争力强的乡土树种,如木荷、刨花楠、丝栗栲等.  相似文献   
244.
填充墙框架结构是普遍存在的结构形式,在结构抗震性能分析中填充墙倒塌以及结构整体的抗倒塌能力是需要研究的首要问题.本文介绍了可模拟填充墙平面内外相互作用的五撑杆模型,利用试验结果验证所使用的五撑杆模型模拟填充墙是有效的,最后基于校准后的数值分析模型,利用OpenSees软件,分别考虑双向地震动与单向地震动情况下,对某钢筋...  相似文献   
245.
246.
环境物联网运用智能传感器等设备感知生态环境的变化,监测环境质量、监控企业的排污行为,通过环境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整合,辅助环境管理决策。近年来环境物联网得到长足发展,但现有的环境物联网体系无法满足多种任务和应用场景的需求,主要问题体现在数据质量和精准度缺乏保证,数据传输能力有限,数据共享还未打通,数据分析应用能力还有待提升。笔者系统分析了环境物联网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的现状与问题,较全面地研究了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的最新进展,提出了环境物联网的发展方向以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精细化管理与科学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47.
通过对钢铁行业大气环保类BOT项目的业务模式及对企业经营业务的支撑分析,通过前端、中端、后端的风险控制方法及措施研究,结合具体项目的案例分析,得出如何成功实施钢铁行业大气环保类BOT项目,达成风险控制、安全管理、投资收益等目标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