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56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121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近年来,社会资本在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投资建设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统计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中的社会资本参与项目数量及其处理能力,评估了社会资本对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所做出的贡献,并对社会资本项目的项目模式、处理规模、工艺选择、地域分布及垃圾补贴等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目前垃圾处理投资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82.
论述了左手材料的奇异电磁特性以及各奇异电磁特性的潜在应用,分析了目前LHM在武器装备系统中的典型应用及其目前的发展现状,并对典型应用中的具体实例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了左手材料在未来武器装备系统中的发展潜力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3.
针对普通马氏体铸造不锈钢在含氯离子溶液中耐点蚀和耐空蚀能力不足的问题,自行设计冶炼了一种经铜沉淀硬化的马氏体铸造不锈钢。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动电位极化扫描空泡腐蚀试验并结合SEM分析,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和铜含量对自行设计冶炼MSB马氏体不锈钢耐空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铜沉淀的铸造马氏体不锈钢在3%NaCl溶液中的耐点蚀性能优于普通奥氏体不锈铜1Crl8Ni9Ti和高锰铝青铜,铜含量对铸造马氏体不锈钢的耐点蚀性影响不大。热处理工艺对铸造马氏体不锈钢耐空蚀性能有较大影响,时效温度越高,耐空蚀性能越差。当铜的质量分数在1.5%~2.5%之间时可以获得较好的强化效果,不锈钢的耐空蚀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84.
在陶瓷基底上,先用化学方法,再用电化学方法两步聚合制备导电聚吡咯(PPy)薄膜。研究了施加电流和聚合时间对PPy导电薄膜电导率的影响,对比分析了两步聚合法和化学方法对PPy导电薄膜组织的影响,并对两步法在陶瓷和Al2O3基底上制备PPy导电薄膜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两步聚合方法制备的PPy导电薄膜的电导率随着施加电流的增大和聚合时间的增长而逐渐提高;两步法制备PPy导电薄膜的组织较仅用化学方法制备PPy导电薄膜的组织要致密连续;陶瓷基底上PPy薄膜较均匀,而Al2O3基底上PPy薄膜较疏松且不连续。  相似文献   
185.
pH值和溶解氧对低碳钢点蚀诱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择了2种低碳结构钢,在除氧及不除氧的3%NaCl溶液中进行了不同pH值条件下的极化试验,测定了钢的点蚀电位,并利用eaq-探针分析了腐蚀形貌。结果表明,随溶液的pH值的升高,钢更容易钝化,点蚀诱发敏感性降低。在相同的pH值条件下,溶液中的溶解氧可促进钢的钝化,导致点蚀电位变正。溶解氧降低了pH值对点蚀电位测定的敏感程度,使钢的临界钝化pH值降低。  相似文献   
186.
为了研究低剂量的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PFOS)对水生生物的内分泌干扰效应和作用机制,考察了PFOS对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血浆和组织匀浆中卵黄蛋白原(vitellogenin,VTG)含量的影响。将雄性和雌性斑马鱼分别暴露于0.1、1、10和100μg·L-1的PFOS中进行21d毒性实验,染毒结束后分别检测雄鱼和雌鱼的血浆、头尾组织匀浆液和全鱼匀浆液中的VTG含量。结果显示:(1)PFOS暴露可引起斑马鱼血浆、全鱼和头尾匀浆液中VTG含量的升高,VTG含量的排序为雌鱼(血浆>>全鱼匀浆>头尾匀浆)>>雄鱼(血浆>全鱼匀浆>>头尾匀浆);(2)PFOS暴露所引起的雄鱼血浆和头尾匀浆中VTG含量的升高与剂量呈负相关关系,暴露浓度为0.1μg·L-1时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3)雌鱼血浆和头尾匀浆中VTG含量的升高与剂量呈倒U型曲线关系,暴露浓度为10μg·L-1时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4)雄鱼和雌鱼的全鱼匀浆液中的VTG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PFOS暴露对斑马鱼的内分泌干扰作用明显,其毒性作用机制可能是类雌激素效应,血液和头尾匀浆液中VTG含量能够作为PFOS内分泌干扰效应评价的敏感生物标志物,但响应曲线可能因性别和组织部位的不同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87.
本文首先介绍了防爆起重机两个关于限速的标准,并且分析了防爆起重机进行限速的原因。通过现场检验、企业需求、时代要求三个方面引出对现有防爆起重机轮轨限速标准合理性的思考,指出防爆起重机轮轨限速标准的不合理性,然后通过分析,阐述了研究制定相关新标准需要研究的内容及制定轮轨限速新标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8.
纺织染整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织染整行业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BAT)编制需要,借鉴国内外BAT文件与模型评估经验,利用层次分析-灰色关联度法(AHP-GRA)对备选技术进行模型评估。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估指标体系,计算指标权重,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对备选技术进行评估,提出了纺织染整行业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  相似文献   
189.
川西高山森林生态系统林下生物量及其随林窗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下植被及其残体的分布受到林冠层的影响,但迄今有关林窗对林下植被和残体生物量的影响尚无研究报道.于2013 年8 月2 日至20 日,以海拔3 600 m 的川西岷江冷杉原始林林下植被为研究对象,根据区域内的坡向和林分组成等因素设置3 个100 m×100 m 的典型样地,调查其生物量及其随林窗的变化特征.在每个样地内选择3 个大林窗,在林窗、林缘和林下分别设置3 个20 m×20 m 的样方,调查粗木质残体长度或高度、大小头直径、枯立木记录胸径、腐烂等级等;在林窗、林缘和林下分别设置3 个5 m×5 m 的样方,采用“收获法”收集样方内直径在2.5-10 cm之间的细木质残体和灌木生物量;在林窗、林缘和林下分别设置3 个1 m×1 m 的样方来调查凋落物储量和草本生物量;在1m×1 m 的样方内随机选择1 个20 cm×20 cm 的小样方来调查地被植物生物量.结果表明,(1)川西高山森林生态系统总生物量为72.75 t·hm^-2,其中林下生物量为67.92 t·hm^-2,占生态系统生物量的95.17%.活体植被以灌木为主,其生物量为9.81t·hm^-2;残体部分以粗木质残体为主,其储量为53.00 t·hm^-2;(2)林窗对灌木、草本、地被植物的影响各不相同,且不同物种的灌木生物量表现出不同的分布规律;草本生物量表现出明显的“边缘效应”,在林缘显著高于林下;林窗和林缘的地被植物生物量相对较低;(3)粗木质残体储量从林下到林窗呈现减小的趋势,但总体储量仍然较大,林窗和林缘的细木质残体储量高于林下.这些结果为认识高山森林生态系统林下生物量及其格局,以及林窗在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作用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0.
将水温分别由7.50℃、4.25℃和1.95℃骤降至冰点并保持24 h,期间测量光滑河蓝蛤(Potamocorbula laevis)闭壳肌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溶菌酶(LZM)、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根据生态免疫学理论,将每个酶活性分解为3个分量,即特定水温下酶活性基准值;水温骤降过程中温差引起应激响应的酶活性波动和低温环境引起冷应激响应的酶活性波动,根据3个响应特征分别给予合适的数学表达形式。再用3分量数学表达式之和作为整个响应的表达式来拟合各种酶活性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发现5种酶活性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水温骤降过程中温差引起应激响应的酶活性波动早于低温环境引起冷应激响应的酶活性波动,并且波动的峰值也是前者高于后者。另外该方法可以弥补柱状图不能够表述完整过程的弱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