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7篇
安全科学   152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34篇
综合类   262篇
基础理论   62篇
污染及防治   41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31.
活性污泥法是利用生物学原理处理有机废水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在废水的处理过程中,必须同时重视污泥的处置和利用问题,本实验室以印染、造纸、煤气、食品和石油化工废水为例,对相应的活性污泥中蛋白质、核酸和毒性成分作了初步观察,本文报导活性污泥的分析方法及一些结果,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532.
砷铋钼蓝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水和废水中的微量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砷铋钼三元杂多酸的形成条件及其还原产物的光度性质。结果表明:显色体系最大吸收位于825 nm处,ε′为1.54×104L/(mol·cm)。在室温下至少稳定8 h。砷量在0~40 μg/10 mL遵守比尔定律,r为0.9995。用丘氏定砷器使砷呈AsH3逸出分离   相似文献   
533.
企业所有的生产活动都要在班组中进行,而其中,直接指挥班组生产的,就是战斗在生产前沿的班组长。不论企业的方针目标多么宏伟、计划多么科学,这些目标、计划的实现,说到底,还是需要这些班组长直接指挥完成。那么,班组长应该如何对班组进行管理才是最科学、最有效的呢?  相似文献   
534.
基于汉江流域96个雨量站点1956~2016年长系列降水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法诊断了汉江流域汛期降水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汉江流域汛期面平均降水历年总体变化趋势不显著,但在1989年存在较强跳跃性,并伴随有22 a、8 a和3 a主周期震荡;受流域气候及地形影响,流域汛期降水空间分布不均。流域上游西南区和汉江下游等地常成降水中心,易形成“辐射型”、“南北型”和“东北-西南型”3种空间分布模态,方差贡献率分别为41.1%、12.4%和7.6%;近年来流域西南部汉中、安康、神农架地区及汉江下游天门、仙桃一带局地降水显著上升,流域东北部商州、凤镇一带及唐白河流域局地降水显著下降,汛期降水“东北-西南型”分布模态日渐走强。流域降水时空分布及演变特性直接关系到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进一步加深了对汉江流域降水要素变化规律的认识,研究成果对流域洪涝灾害应对、雨洪资源利用及水资源优化配置具有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35.
煤矿井下水力压裂中经常出现裂缝扩展无序、闭合快等现象,导致裂缝导流能力较差,无法实现瓦斯的高效抽采。针对此问题,提出采用水射流射孔强化裂缝导流能力的方法,即采用高压水射流在煤孔段垂直于钻孔轴向射孔。采用FLAC3D分析了射孔周边煤体应力分布,结果表明,射孔尖端处存在耳状塑性区。根据最大主应力的准则判断,塑性区的存在可促使裂缝在射孔尖端处起裂。采用RFPA2D-Flow分析了不同水平应力组合下的裂缝扩展特性,结果表明,裂缝在射孔尖端处起裂后,在塑性区内沿水平方向延伸,然后平行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延伸。视压裂裂缝面为粗糙面,基于Y模型分析了裂缝面微凸体分布规律。采用Hertz接触理论研究了两缝面单个微凸体接触受力状态,得出压裂裂缝面微凸体受力与裂缝闭合量呈正指数关系。基于N-S方程分析了真实压裂裂缝内瓦斯渗流速度分布,得出了煤岩体裂缝中瓦斯流量与裂缝面高度成立方关系。对比分析得出,射孔煤体周边应力明显小于不射孔煤体周边应力。通过以上分析得出,射孔导向裂缝在煤层中有序扩展,降低了煤岩体有效应力,减小了压裂裂缝的闭合量,实现了瓦斯长时高效抽放。  相似文献   
536.
该研究对四川省攀枝花钒冶炼场地附近钒污染土壤进行了稳定化实验。结果显示:土壤中钒的含量高达1 028.56 mg/kg。不同添加量下,11种稳定化剂中3%焦磷酸钾、7%磁黄铁矿和7%电石渣的稳定化效果更好,稳定率分别为29.9%、41.4%和72.7%,且稳定化效果随着稳定化时间而提高。稳定化前后的钒形态及土壤性质的分析结果显示土壤中钒的稳定性得到提高。作者进行了复配实验,并使用Design-Expert得到了5.0%焦磷酸钾、2.7%磁黄铁矿和4.7%电石渣的最优配比,稳定率实测值提高到了85.9%。  相似文献   
537.
如今如何做好员工职业健康的管理工作.帮助员工避免和解决职业健康问题,已然成为现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然而长期以来,人们更多的是注重员工的身体健康以及影响身体健康的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等,  相似文献   
538.
潜流人工湿地演变对废水中有机物、氮及磷去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魏泽军  谢建平  黄玉明 《环境科学》2012,33(11):3812-3819
众多研究表明,潜流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处理效果明显高于自由表面流型湿地,但实验研究表明潜流人工湿地因堵塞而逐渐演变为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后,其对有机物(COD、TOC)、总氮(TN)、总磷(TP)的去除效果优于具有相同填料及植物的潜流人工湿地.通过实验室培养实验,以考察人工湿地演变对有机物的矿化、硝化/反硝化作用、氮及磷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潜流人工湿地相比,演变后的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对有机物的矿化率(以TOC表示)为1.82 mg·h-1,高于潜流湿地的1.49 mg·h-1;对NO3-去除率为96.8%,高于潜流湿地的58.1%;非生物脱硝去除率为40%,高于潜流湿地的28.2%;演变后对磷的吸附量(以P计)为160 mg·kg-1,高于潜流湿地的140 mg·kg-1,对磷的去除主要为填料吸附,有机物的覆盖有利于磷去除;但演变后的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的硝化作用能力低于潜流湿地.因此,人工湿地演变对其效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39.
刘锦  彭超  陈加娜  殷建平  李凯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8):139+145-139,145
论文提出了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HPLC-ICP-MS)分析水样中苯基锡(二苯基锡(DPhT)、三苯基锡(TPhT)和四苯基锡(TePhT))的方法,该方法用于湘江水样中有机锡化合物的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40.
采用高分辨气相色谱法/高分辨质谱法(HRGC/HRMS)对广东某地生活垃圾焚烧厂烟道气及周边环境空气和可能来源的环境空气中17种二英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所有样品中同系物、主要毒性贡献体的特性.并运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法,探究了焚烧厂周边监测点位与焚烧厂排放烟气及可能来源的关系.结果表明周边空气中二英浓度低于焚烧厂烟道气,且不受主导风向的影响.在调查基础上,推断轮胎厂及露天焚烧为可能污染源.轮胎厂二英浓度均低于上风向监测点,露天焚烧空气中二英高于厂界外监测点.对各同类物百分比分析可知,烟道气和所有空气中主要同类物为OCDD、1,2,3,4,6,7,8-HpCDD及1,2,3,4,6,7,8-HpCDF,但空气中同类物还包括OCDF;焚烧厂周边监测点与轮胎厂空气中二英单体百分浓度相似,烟气与露天焚烧中二英单体分布相似.进一步研究表明所有空气样品中单体1,2,3,7,8-PeCDD和2,3,4,6,7,8-HxCDF与总毒性当量浓度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5和0.75,相关性较强.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表明垃圾焚烧厂对周边空气产生影响,轮胎厂对上风向产生影响,露天焚烧对厂界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