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80篇
安全科学   77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33篇
综合类   263篇
基础理论   46篇
污染及防治   43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上海地区雨水中的过氧化氢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剑  张大年 《环境化学》1991,10(2):34-38
收集了上海地区在1987年7月至1988年5月间66个雨水样品,现场监测了雨水中的过氧化氢,并分析了其中H~+,Na~+,K~+,NH_4~+,Ca~(2+),Mg~(2+),F~-,Cl~_,NO~-_3和SO_4~(2-)的浓度。结果表明,雨水中过氧化氢含量最高可达3390ppb;〔H_2O_2〕与〔H~+〕及降雨量有较明显的相关性;在闪电及雷阵雨时,雨水中的过氧化氢含量往往较高。因而,雨水中〔H_2O_2〕对〔H~+〕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2.
由于汞及其化合物是生物积累性毒物,汞污染一直是国际环境保护界关注的重要污染物.2000年12月底美国环境保护局(EPA)研究和开发办公室宣布一项为期5年的研究计划,目的是更好地了解汞对环境和人群健康的影响.该项研究将由EPA的科学家领导,并得到EPA资助的局外研究人员的支持.EPA表示,研究计划细节将在今后几个月内出台.该研究项目将补充过去几年EPA和国家科学院关于汞的研究报告的不足,因为现在对汞污染的关注日益增加,特别是汞对儿童的影响.该研究项目将考察汞的人群健康影响、其在环境中的输送和归宿、燃烧源和非燃烧源的危险性管理、生态影响和危险性信息交流等问题.据EPA文件透露,该研究项目将着重研究儿童健康和汞的关系.详细信息可查阅因特网:http://www.epagov/ord/nrmarl/mercury/. 江刚摘自《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 January 8,18(2001)  相似文献   
73.
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膜生物工艺处理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高浓度有机废水ADUF工艺处理的中试研究结果表明 ,(1)厌氧池污泥SRT为 5 0d时 ,不仅COD去除率高 ,膜水通量也更稳定 ;(2 ) pH值宜采用在线控制为 7 0 ,温度则应在材质允许范围内尽可能高些 (本实验中为 39℃ ) ;(3)污泥负荷在1 0— 3 5kg/ (kg·d)之间时 ,污泥负荷对ADUF工艺的运行效果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74.
研究了超声场降解水溶液中叔丁醇的行为,并探讨了反应动力学模式。实验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超声波降解叔丁醇能够达到较好的降解效果。叔丁醇的去除率随着超声辐射时间的延长而提高,在频率为20kHz、功率为1500W的超声场下,作用80min能够达到90%左右的去除率。反映体系的降解速率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而升高,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反应体系的pH值对叔丁醇的降解率影响不大:溶液中溶解气体的种类对降解效果有一定影响。反应速率常数按照由快到慢的顺序为ko2〉k未作处理〉kN2。在一定的初始浓度条件下,超声波降解叔丁醇的反应符合假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式。  相似文献   
75.
环境风险评价的特点程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6.
对比了基于腔衰减相移光谱技术(CAPS)、化学荧光法(CL)和非相干宽带腔增强吸收光谱技术(IBBCEAS)3种不同方法在线测量NO_2浓度的仪器,并于2017年5月10日—6月10日采用3台仪器对上海中心城区大气环境NO_2进行监测,验证了IBBCEAS实验装置的稳定性、灵敏度、检测下限等关键特性,证明可以实现复杂环境下大气痕量气体高精度在线监测.IBBCEAS装置与其它两种仪器监测数据的一致性较好,监测过程中上海市中心NO_2日浓度变化范围为3~63 ppbv.各仪器测量结果之间的线性关系图表明,3种方式对NO_2浓度监测较为准确,偏差普遍在10 ppbv.根据早晚高峰车流量增加情况分析可以看出,NO_2高浓度污染主要来自于车辆排放.另外发现,受局地污染源的影响,NO_2浓度随时间推移而增加.  相似文献   
77.
针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研究了流体流速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特性的影响机制.由于反应器构型的差异,造成水力剪切力与流体特性的不同,从而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产生较大影响.研究表明,在圆筒式SBR反应器中接种厌氧活性污泥,在36d时培养得到了成熟的颗粒,与挡板式反应器相比提前了4d左右,且MLSS提高了16.2%,达到5023mg/L;颗粒也更加致密,SVI达到45mL/g,远好于挡板式SBR反应器(序批式反应器)的SVI 63mL/g.原因是与挡板式SBR反应器相比,圆筒式SBR反应器的平均液相流速更高,气泡分布更均匀,水力剪切力更强.因此圆筒式SBR反应器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时间较短,污泥颗粒化的速度提高,得到的颗粒污泥更加紧凑密实.  相似文献   
78.
王彤  文刚  黄廷林  司凡  王晨旭  路林超  林薇 《环境科学》2020,41(11):5027-5036
本研究以水源水库热分层期沉积物中有机物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和有机物荧光特性的基础上,探究了沉积物中有机物为碳源时,好氧反硝化细菌的脱氮效能、细菌生长及碳去除性能.结果表明:①水源水库在热分层期,沉积物中相对分子质量>100×103的有机物所占比例较高;同时相比于不同月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7月时沉积物中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有机物所占的比例最低(44.62%),显示出较小的相对分子质量;②水源水库沉积物中有机物由陆地类腐殖质组分C1(250 nm,425 nm)、类色氨酸和氨基酸物质C2(230 nm/280 nm,322 nm)和传统微生物类腐殖质混合物C3(250 nm,340 nm)所组成,其中色氨酸和氨基酸类的物质(组分C2)所占比例较高,同时在7月时显示出较大的总荧光强度;③好氧反硝化过程中,5月有机物显示出较好的作为电子供体的特征,而7月的有机物却表现出较好的作为能源物质的性能,同时使得好氧反硝化细菌WGX-9显示出较高的氮去除特性;④相比于天然有机物、藻类有机物和实际水源水库水,沉积物中有机物作为碳源时可以较好地促进菌株WGX-9的好氧反硝化脱氮效能.本文阐明了水源水库热分层期沉积物中有机物特性及对好氧反硝化细菌的影响,将为微污染水体氮污染控制工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9.
实验以七水硫酸镁及硫酸铝钾为混凝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为浮选剂,研究了搅拌条件对酸性大红3R、还原深蓝BO混凝气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搅拌转速为100 r/min、搅拌时间为10min时,混凝气浮对酸性大红3R的去除效果较好,吸光度去除率为67.33%,色度去除率为69.23%;当搅拌转速为50 r/min、搅拌时间为10min时,混凝气浮对还原深蓝BO的去除效果较好,吸光度去除率为84.33%,色度去除率为99.70%。  相似文献   
80.
水资源系统风险构成及其评价——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在综合考虑系统属性、风险过程后,基于致险、承险因子及损害程度构建了水资源系统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该指标体系由4层次共20个指标构成,能更好地表征风险的产生和构成。评价模型包括参数计算与风险分级,能简便计算风险参数及因子贡献率并进行相应的风险级别划分。随后运用上述指标体系及模型,评价了北京市面临的水资源系统风险,结果表明主要致险因子是缺水率(0.426 1),主要的承险因子是水资源保障程度(0.647 6);若单考虑致险情况下的风险,北京市面临57.13%的致险率,在综合考虑水资源承险能力后得到风险为26.97%,显示北京市能较好应对水资源系统风险,但仍受约束性风险限制,可通过开源节流、调整产业结构及规范水资源管理来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