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93篇
安全科学   105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35篇
综合类   294篇
基础理论   45篇
污染及防治   38篇
评价与监测   32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2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71.
为掌握重庆市主城区次级河流水环境状况,于2013年4月~2014年3月,在重庆市主城区选取6条典型次级河流测定水体理化指标,开展水体总氮(TN)、总磷(TP)污染特征分析及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16条河流TN、TP污染较为严重,不同季节TN、TP均超过国际认可的发生水体富营养化临界值;富营养状态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各季节所有河流都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富营养化程度排序为:盘溪河清水溪跳蹬河花溪河伏牛溪朝阳河.2各次级河流TN、TP季节变化情况较为显著,为春、冬季TN、TP质量浓度高,夏、秋季TN、TP质量浓度低;3河流在各季节TN、TP从上游向下游增加趋势比较明显,污染物沿河流不断聚集,污染物质量浓度递增率最大达到1.25 mg·(L·km)-1.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城市次级河流污染特征对城市水体污染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72.
近年来黄河入海水沙通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短期内大量陆源物质入海对黄河口邻近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值得关注。本文于2013年对黄河口及其邻近海域进行了调水调沙前、中、后3个航次的海水环境调查,分析了主要水质因子含量、分布特征及营养结构状况,并进行综合评价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受到调水调沙过程的影响,黄河口邻近海域水环境状况变化显著,调水调沙中盐度、Chl a含量较调水调沙前明显降低(P < 0.05),调水调沙后又有所回升;营养盐和COD等含量在调水调沙中含量最高,调水调沙后次之,调水调沙前含量相对较低。平面分布上盐度、营养盐、COD、石油类等在黄河口门处等值线密集,随着调水调沙的进行呈舌状向外海延伸。调水调沙过程加剧了调查海域富营养化状态和有机污染程度,但是也使黄河口海域营养盐结构比例失衡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和。通过相关性分析,进一步显示出调水调沙过程是调查海域主要水质因子分布与变化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473.
本文利用MIKE21FM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了2000年和2014年莱州湾海域的水动力变化。结果表明由于海洋工程的建设,莱州湾内地形和浅滩发生变化,导致2014年湾内整体潮流流速较2000年减小,流向发生一定偏转;在NE向定常风驱动下对比2000年和2014年模拟海流结果可知变化幅度在1~3 cm/s内,莱州湾整体表层海水运动受岸线变化影响较小;纳潮量减少0.1788 km3,为2000年的3.2%;半水交换时间由27.5 d增加到29 d,工程建设对莱州湾水交换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474.
黄土中宇宙成因核素~(10)Be提取条件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鉴于利用中国黄土中的宇宙成因核素~(10)Be示踪高分辨率的古地磁场变化研究工作需要高精度、低本底的化学实验结果,为获得现有样品制备流程的详细数据并优化实验流程,文章对酸提取效率进行了检验。通过采用不同温度、不同酸度在加热板和微波消解仪下的提取效率对比检验,获得了不同条件下的可靠实验数据,检验了现有流程提取两次可将样品中90%以上的~(10)Be提取出来,达到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475.
在蓟运河河口生态系统中,水生生物对汞、DDT、六六六均有很强的积累能力,体内积累量大体上有沿生物营养等级而增高的趋势,尤以汞最为明显。汞在浮游生物、底栖动物、草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肉食性鱼类及水鸟体内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34、0.48、0.90、1.28、1.70和3.29mg/kg。 六六六的浓缩因子较小(10~2),且易于排出;DDT的积累能力最强(10~4),但在生物体内易转化成毒性较小的DDE和DDD;汞有较强的富集能力(10~3),可在生态系统中循环住复。  相似文献   
476.
通过最可能数(MPN)计数试验,发现在四种好氧活性污泥中存在产甲烷菌,数量在10~3—10~9/gVSS,其中有利用H_2/CO_2的氢营养型产甲烷菌和既能利用乙酸盐、又能利用H_2/CO_2的混合营养型产甲烷菌,可能还有利用乙酸盐的乙酸盐营养型产甲烷菌。活性污泥中存在产甲烷菌可能与污泥絮体内存在厌氧核心和某些产甲烷菌的耐氧性有关。  相似文献   
477.
滇池富营养化控制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池是我国第六大淡水湖泊,位于云南省中部,是云南省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昆明市最终的城市饮用水源地。然而,近年来滇池富营养化进程发展迅速,严重地制约了昆明市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滇池富营养化的控制迫在眉睫,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普遍重视。为了控制滇池的富营养化,明确治理目标,其控制途径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湖泊的治理工作是一项多种治理措施的系统工程,它包括污染源的控制,水土  相似文献   
478.
本研究通过实验提出了石灰法造纸废水的处理工艺,提出了废水处理工程各单元设备的主要设计参数,操作条件;提出利用本工艺,废水处理后所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指出:本工艺减少废水产生量、节约用水、实现废水闭路循环,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工艺还同时回收废纸浆,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79.
滇池内环境水生植物除磷除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前言利用在水体中培养吸收氮、磷物质速率高的水生植物,可以达到一定的净化污水中氮、磷等物质的效果。水生植物包括藻菌植物和水生维管束植物,仅常见的水生维管束植物就有100多种。在1981年出版的专著“Water Plants”中,水生植物包括28种116属,868种种子植物和5科8属154种蕨类植物。每种水生植物都有一定程度的净化作用,但可选用来净化污水的水生植物却决定于它的适  相似文献   
480.
本文用硫酸浸出一种置-净化分离回收铜锌废渣中的铜锌,产出海绵铜和氧化锌,铜,锌的浸出率分别达到98.50%和99.50%铜,锌的回收率均达97%以上,工艺条件较易控制,产品海绵铜品位大于75%,氧化锌达到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