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0篇
安全科学   82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39篇
综合类   169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34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41.
为探究淡水中微塑料的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以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为数据源,使用Citespace和VOSviewer文献计量工具,对2010—2023年淡水中微塑料领域的发文量、作者、国家/机构及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在发文量、作者和国家/机构等方面占据重要地位;关键词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为“微塑料的取样、预处理和表征”、“微塑料在淡水环境中的污染、丰度及分布”、“微塑料的生物毒性”及“微塑料的来源”4个方面,并结合相关关键词对各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综述.关键词突现和相关文献综述分析显示,微塑料研究趋势概括为“微塑料与COVID-19”、“污水处理厂中微塑料研究”及“微塑料对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未来的研究应重点集中在淡水环境微塑料的检测标准建立、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中微塑料与新兴污染物的相互作用及生态风险、COVID-19背景下微塑料与药物残留的污染问题、微塑料对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等方面.  相似文献   
342.
为有效去除矿井废水中氟离子,利用聚合氯化铝(PAC)对某矿井含氟废水进行混凝效果研究,设计单因素实验,研究了铝氟摩尔比(r)、pH和凝聚时间等因素对PAC混凝去除氟离子的影响,依据响应曲面法的Box-Behnken Design(BBD)实验设计原理,探究了r、pH和凝聚时间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并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混凝效果的影响顺序为r> pH>凝聚时间;在r=19.04、pH=6.5、凝聚时间为2.9 min的最佳条件下,氟离子的去除率为56.4%,与预测值(56.46%)基本吻合;去除氟离子的机理包括PAC对氟离子絮凝沉淀、离子交换和络合沉降等;pH影响PAC在溶液中的存在状态,凝聚时间则影响矾花在溶液中形成的速度以及密集程度,进而影响混凝沉淀效果。由此可以看出,BBD优化模型预测与实际处理效果基本一致,铝氟摩尔比和pH是去除氟离子的主要控制因素。本研究使用的实验方法具有处理工艺简单、效果稳定、成本低等优点,可为实际矿井废水中氟离子的去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3.
动荷载作用下地下岩体洞室应力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FLAC3D初步分析了动荷载作用下埋深、洞室形状、地应力特征对地下岩体洞室应力特征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动荷载下,随着埋深的增加,各种洞型应力量值有明显的减小趋势;地应力状态对地形洞室的应力响应有较明显的影响,在自重地应力为主的情况下,洞室拱顶、拱底地最小主应力处于拉应力状态,而构造地应力为主的情况下,洞室拱顶、拱底最小主应力处于压应力状态,且随着侧压系数的增加,洞室的应力由较明显的减小趋势;动荷载作用下,不同断面形状的洞型应力响应有一定区别,圆形洞室应力响应最小,矩形洞室应力响应最大,随埋深、地应力的增加,洞形对洞室应力响应影响减小,当埋深超过300 m后,洞型对应力的影响变化程度不大。  相似文献   
344.
脱硫除雾器设计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在介绍脱硫除雾器工作原理的同时,分析了几类常用除雾器的性能特点,并结合国内外除雾器设计、运行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归纳总结了除雾器设计、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45.
宁波市的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到1984年工业总产值已达到66亿元,与1949年相比增长75.4倍,平均年递增速度为13.2%。1984年后又以年平均28%的速度递增,到1988年已高达205亿元。第七个五年计划中,宁波将要着重  相似文献   
346.
1采用全程加热方式 :即对采样管路和采样纸带都进行加热 ,保证温度始终高于 1 0 0℃ ,以防止水汽吸附在纸带上。2扣除含湿量法 :一般自动监测系统中都能自动监测空气中的含湿量 ,因而只需在 PM10 的计算程序中扣除含湿量因素 ,即可正确反映实际值。采用以上两种方法均可消除水汽对实测结果的影响 ,得到 PM10 浓度的准确值。β射线法测量PM_(10)的方法改进@宋文波$河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河北石家庄050051 @刘晓强$河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河北石家庄050051 @靳秀英$河北省环境信息中心 @牛利民$河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河北石家庄050…  相似文献   
347.
针对一种用于小流量分散型污水处理的连续流间隙曝气前缺氧生物反应器进行生产性试验.在持续近1年的运行监测和工况优化过程中,考察了不同曝气时间比、混合液回流比、水力停留时间(HRT)等组合工况下该生物反应器去除COD、氮、磷的效果.结果表明,反应器可以维持高的污泥浓度,进而高效去除污水中的COD.脱氮效率可通过调节工艺运行参数来提高:在进水流量一定时,减少曝气时间比(即增加停曝时长);在曝气强度一定时,调低混合液回流比;当进水流量升高时,同时增加曝气时间比与循环时长.当反应器达到稳态运行后,在水温17.4~28.6℃、曝气时间比0.5、曝气阶段平均溶氧浓度约1.0 mg·L~(-1)、总HRT 16.6 h、混合液回流比1.5条件下,COD、氨氮(NH_4~+-N)、总氮(TN)、总磷(TP)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0%、90%、70%~80%、80%,出水COD、NH_4~+-N、TN指标均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出水TP指标满足一级B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48.
宜宾市酸雨pH值预测的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酸雨pH值受酸性离子(有机酸、无机酸)和碱性离子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之间存在多重相关性。用一般最小二乘回归法建模预测pH值,估计参数存在着很大的误差,而且物理意义明显不足。本文以宜宾市区2002-2003年的27组降雨监测数据作为样本数据,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技术建立pH值预测模型,克服了自变量之间的多重相关性的问题。与最小二乘回归法相比更具有先进性,计算结果更为可靠;在确定了模型可行性后,分析比较了影响宜宾市区酸雨pH值的离子的重要性和离子来源。  相似文献   
349.
二氧化钛-累托石净水材料的制备及其净水性能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天然累托石为载体,采用硫酸氧钛水解-沉淀反应法,并添加适量尿素作促进剂,制备了高活性的净水材料——TiO2-累托石活性粉体。由于Ti^4 和TiO2^ 离子进入累托石的层间,使其层间孔隙增大,其吸附活性明显增强,而且其表面负载的TiO2在紫外光作用下可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相似文献   
350.
本文介绍了用卡鲁塞尔氧化沟处理中段和脱墨浆混合废水的工艺流程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