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5篇
安全科学   25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51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研究夜间交通事故严重程度致因,基于深圳市3年3 244起交通事故数据,获取昼夜交通事故分布的时空特征;进一步选取交通事故集聚的南山区、福田区、罗湖区的1 798起交通事故,以交通事故严重程度为因变量,以事故原因、日期、事故形态等10个因素为候选自变量,构建广义有序Logit回归模型,对比分析昼夜不同严重程度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路口路段类型、疲劳驾驶、事故日期在夜间模型参数估计值分别为0.493,-0.363,-0.309,而在日间模型表现为不显著,道路路面材料在日间模型参数估计值为-0.232,而在夜间表现为不显著;事故原因、道路横断面渠化方式等因素在日间和夜间所引起交通事故的严重等级均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92.
良好的景区可达性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该文在系统分析景区可达性主体与客体内涵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因旅游交通服务水平差异所引致的游客对景区选择的主观优先级,从景区外部交通可达性和市内换乘便捷性视角构建了景区可达性测度模型,以云南省76个4A级以上景区为例进行验证,并提出了景区可达性的优化对策。结果显示:(1)云南省4A级以上景区的外部交通可达性空间分异特征显著,约60%景区的外部交通发展滞后,且离散分布于县级行政区;景区的市内换乘可达性水平整体较高,换乘平均耗时为0.472 h,存在个别景区级别与可达性不匹配。(2)景区可达性水平整体较差,约33%的景区可达性一般或较差,并呈一定的高值或低值空间集聚格局;可达性热点具有明显的自东向西递减规律,外部交通可达性差异是造成景区可达性差异化的主要原因。(3)应以"旅游点-轴结构"为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核心节点功能,"连点成线"完善旅游运输通道建设,提升景区外部通达性;强化景区与重大交通枢纽的无缝衔接,实现景区内外交通协调;因地制宜建设休闲公路,以缓解自然风光型景区的市内换乘劣势。  相似文献   
93.
基于3D理论与SEM的县域交通可达性与空间贫困的耦合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获取连片特困地区县域交通可达性与空间贫困程度之间的耦合关系,运用路网-栅格集成法的加权时间成本距离模型对县域综合交通可达性进行测算,构建了基于“3D”理论的空间贫困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结构方程模型获取了二者的空间耦合机制,并以滇西边境山区为例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滇西边境山区各贫困县(区)可达性水平的空间分异特征显著,且邻近效应突出,骨干路网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贫困县域的县外可达性水平;滇西边境山区的贫困发生率呈现中心发散、集聚分布的空间特征,贫困程度的改善与地均GDP、市场距离、产业距离、交通分割、贫困分割呈正向相关,与地均人口密度呈负相关;区域空间贫困程度与交通可达性的耦合强度为023,呈显著负向影响。通过提升可达性水平和县域间通达程度,可为扶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94.
一个企业的安全形势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企业操作工的整体安全技术素质,取决于岗位职工对本岗位应知应会要点把握的如何。就化工生产岗位(班组)而言,要实现安全操作,岗位(班组)职工至少应把握好如下的应知应会要点。  相似文献   
95.
白塔堡河中致嗅类挥发性有机硫化物污染现状及来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洋  韩璐  宋永会  弓爱君 《环境科学学报》2013,33(11):3038-3046
为研究白塔堡河中致嗅类挥发性有机硫化物(VOSC)的污染现状及来源,采用吹扫捕集(P&T)与气相色谱(GC)/火焰光度检测器(FPD)联用的分析方法同时测定水体中14种致嗅类VOSC的浓度,并依据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对白塔堡河的富营养化程度进行评价,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分析其污染来源.结果表明,所调查的31个点位中,各目标化合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浓度范围为0~35.98 μg·L-1;甲硫醚(DMS)为最主要的污染物,其均值为3.36 μg·L-1,检出率为100%,变异系数为2.30.河流整体处于中度富营养化水平,其中,城市段水体重度富营养化,农村段和城镇段VOSC浓度与TLI显著相关(r>0.70).14种致嗅类VOSC的污染来源可由3个主成分来反映:第一主成分(硫醇类、DMS、甲乙硫醚(EMS))代表由微生物厌氧分解造成的二次污染,其贡献率为44.42%,这是水体富营养化和生活污水、含蛋白质的工业废水及养殖废水排放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二主成分(乙硫醚(DES)、二乙基二硫醚(DEDS)、甲丙二硫醚(MPDS)、1-丙基二硫醚(1-PrDS))代表农业面源,贡献率为30.77%;第三主成分(二甲基三硫醚(DMTS))代表工业源,贡献率为7.83%.  相似文献   
96.
特种作业 ,是化工企业常见的作业类型。依据 1999年新颁布实施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今后承担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任务的培训单位将与考核单位分开。该《办法》第二章第六条规定 :负责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的单位应具备相应的条件 ,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或其委托的地、市级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审查认可。我们认为 ,对培训单位的审查、认可和设置应周密考察、全面衡量、仔细筛选、严格把关 ,并坚持和把握好如下几项原则1 行业均衡、分“片”设“点”的原则亦即在本地区的不同行业…  相似文献   
97.
海泡石处理纺织印染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泡石是一种纤维状含水的镁硅酸盐矿石,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本文利用海泡石处理纺织印染废水,脱色率达90%以上,CODcr去除率70%-80%,其吸附容量为30.7mg/g。  相似文献   
98.
将小麦幼苗放在含有不同浓度磷元素(1 mmol/L和10 mmol/L)和铜元素(0.16μmol/L、100μmol/L和1 mmol/L)的培养液中处理12 h后,观察植物体内铜元素的含量、叶绿素含量、抗坏血酸循环的变化.结果表明,当培养液中施加的铜元素浓度相同时,施加较高浓度的磷(10 mmol/L)能促进植物根部吸收和积累铜,并能促进铜元素从根部向地上部的运输.此外,实验结果还表明,当培养液中都含有较少量的铜(0.16μmol/L)元素时,比较磷浓度对植物体内生理反应的影响时,发现在含有高浓度磷的培养液中培养的小麦体内的受到较少的膜质过氧化损伤,光合色素的含量保持稳定.但是,当培养液中有较高浓度的铜元素(100μmol/L和1 mmol/L)时,施加高浓度的磷反而加剧了植物体内的膜质过氧化损伤和引起光合色素的分解,从而不利于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9.
鄱阳三江流域沉积物中Zn Pb Cd的形态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文章选取鄱阳湖饶河口三江流域七个采样点的沉积物样品,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研究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Zn、Pb、Cd)的形态分布。不同的形态分布揭示了各样点的各重金属污染程度以及分布特征。初步测定结果表明:鄱阳湖饶河口三江交汇处受到了重金属Pb,Cd,Zn不同程度的污染,但污染程度不高。在所测金属元素中以残渣态为主要形态,其次是铁锰氧化态、碳酸盐结合态。  相似文献   
100.
紫外光氧化法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采用紫外光辅以Fenton试剂对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进行了深度处理研究。通过实验,讨论了H2O2、FeSO4·7H2O的量、pH值、光照时间的影响,选定了最适条件,对动力学方程进行了探讨,并进一步作了循环式流动态实验,为垃圾渗滤液的深度处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