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7篇
安全科学   22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85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建立了土壤中15种酞酸酯的加压流体萃取-弗罗里硅土柱净化-气相色谱测定方法。就萃取条件探讨了溶剂、温度、时间和循环次数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就净化条件探讨了净化柱和洗脱溶剂对萃取效率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确定萃取条件以二氯甲烷为萃取溶剂,在萃取温度120℃、压强1 500 psi时,预热5 min,静态提取5 min,循环萃取2次,用体积为60%萃取池体积的萃取溶剂冲洗萃取池,之后用氮气吹扫萃取池90 s;净化条件为萃取溶液过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后,以正己烷∶丙酮(体积比为5∶1)洗脱。15种酞酸酯类化合物加标回收率为67.1%~124%,方法检出限为0.017~0.048 mg/kg。  相似文献   
152.
建立快速溶剂萃取,固相萃取柱净化,气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检测分析农作物中23种有机氯农药残留的方法。以油菜为样品,加标浓度为5、10、25、50μg/kg时,平均回收率在72%~10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3%~14%(n=5)。8种农作物(莴笋、黄瓜、蒜苗、辣椒、油菜、茄子、玉米和水稻)加标浓度为25μg/kg时的平均回收率在71%~11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3%~16%(n=5)。方法检出限0.75~1.76μg/kg之间。  相似文献   
153.
重庆市区灰霾天气变化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近15年重庆市区灰霾的时间变化特征以及主要大气污染物与能见度的相关性。1997—2012年,灰霾天气占41.2%,发生天数没有明显变化,严重程度有所减缓。灰霾在冬季发生的天数最多,持续时间长,且容易发生重度的持续灰霾。夏季灰霾天数最少,程度最轻。PM10、PM2.5、SO2、NO2浓度随灰霾的加重而增加,其中PM2.5浓度增幅最大,O3浓度随灰霾的加重而降低。灰霾对能见度的影响大于降水天气对其的影响。灰霾天气下能见度受PM2.5的影响较大,非灰霾天气下,能见度主要受O3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4.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酞酸酯类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固相微萃取(SPME)-气相色谱(GC)法分析环境水样中痕量酞酸酯类化合物(PAEs)的方法。选用65 μm PDMS/CVB萃取纤维,在磁力搅拌转速为700 r/min、萃取温度为60℃条件下,对水样中的PAEs萃取富集50 min,然后直接注入GC进样口,在 250℃ 温度下解吸1.5 min后进行分析测定,6种PAEs能得到充分提取和分离。方法的检出限为0.010 8~0.029 3 μg/L。对水样进行3个质量浓度水平(0.025、0.125、0.25 μg/L)的加标实验,加标回收率为41.79%~132.80%,RSD为6.53%~18.74%(n=7),用该法测定了某制药厂的实际水样,测得DBP含量为0.018 6 μg/L,DEHP、 DMP、DEP、DOP、BBP均未检测到。  相似文献   
155.
建立顶空气相色谱法分析水中16种硝基氯苯类化合物的方法。在研究过程中讨论了盐、顶空平衡温度和平衡时间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机盐的加入可以提高硝基氯苯类化合物的响应值,顶空平衡温度80℃和平衡时间50 min为最优的实验分析条件。在此条件下,目标物各组分回归方程的线性相关性较好。方法的检出限为0.05~0.09μg/L,加标回收率为70.6%~119%,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7.9%。该方法简单、快捷、无污染、省时省力,具有较好的推广性。  相似文献   
156.
大气二次细颗粒物(secondary fine particulate matters,SFPMs)是我国城市大气PM_(2.5)的主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PM_(2.5)组成成份复杂,其毒性产生的来源并不明确。在本研究中,我们以二氧化铈(CeO_2)超细颗粒物(UFPs)为大气细矿物质颗粒模型,研究了SO_2气体在模拟大气环境中,如湿度(RH)、紫外光照(UV)和NO_2存在条件下,在CeO_2UFPs界面经多相反应生成的二次无机细颗粒物的性质及与细胞毒性的构效关系。实验通过实时高通量细胞分析系统,实时观察了CeO_2-SFPMs暴露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增殖的影响;并进一步检测了CeO_2-SFPMs对细胞膜通透性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SO_2与CeO_2UFPs作用后可转化为硫酸盐,在有NO_2存在下转化更为明显。CeO_2-SFPMs对细胞毒性效应与其生成的环境条件相关,并具有时间效应性。RAW264.7细胞暴露于CeO_2-SFPMs 8 h,细胞增殖无明显变化;暴露8~25 h后,CeO_2-SFPMs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随CeO_2@CeO_2+SO_2@CeO_2+SO_2+RH≈@CeO_2+SO_2+RH+UV@CeO_2+SO_2+RH+NO_2的顺序显著升高。CeO_2-SFPMs对Raw264.7细胞膜通透性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也证明CeO_2-SFPMs@CeO_2+SO_2+RH+NO_2产生的细胞毒性最明显。  相似文献   
157.
在分析借鉴国外污染场地管理框架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近几年在污染场地法律法规及标准建设方面的经验以及各地的管理实践,提出了建立基于风险的中国污染场地管理模式、管理技术程序、层次化的风险评估方法,以及相应的标准体系构想。  相似文献   
158.
向膜生物反应器(MBR)中投加ABS颗粒,以干扰膜表面泥饼层的形成和减轻膜污染的发生。结果表明,向MBR中投加粒径为1 mm的ABS颗粒,发现颗粒的最佳投加量为1.5 kg/m3,投加颗粒的膜运行时间是对照实验运行时间的3倍。颗粒对膜表面泥饼沉积层抑制明显,与对照实验泥饼层重量最大相差290 g,颗粒使膜上泥饼层的分布也不同。颗粒的投加也改变了污泥EPS含量,相比对照实验,多糖、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了17.2%和8%,污泥粘度提高了17.6%。细格栅与颗粒使MBR对TN、TP去除效果分别提高了8.5%和9.7%,对COD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9.
2015年8月至2016年3月,在拉萨市城区八廓街(BKJ)、区辐射站(FSZ)、区环保厅(HBT)、市环保局(HBJ)4个监测点以及纳木错背景点采集PM_(2.5)和PM_(10)样品。利用热光碳分析仪对样品中的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组分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拉萨市PM_(10)中OC和EC的浓度分别为14.0±4.5μg/m^3和6.3±2.8μg/m^3;PM_(2.5)中OC和EC的浓度分别为10.2±3.6μg/m^3和5.1±2.4μg/m^3,夏季碳组分浓度最低。OC3、EC1、OC2、OC4在碳组分的含量超过了80%,EC2在各测点中变化较大。因子分析显示BKJ点位机动车尾气(汽油车和轻型柴油车)和餐饮油烟是碳组分的主要来源,生物质燃烧(煨桑)是该点碳组分第二大来源。FSZ点机动车对碳组分的贡献较大,重型柴油以及施工机械等重型车辆的排放对碳组分也有较大的贡献。HBJ点位碳组分的主要贡献与机动车尾气和餐饮油烟的排放有关。HBT点位除了机动车尾气、餐饮油烟的排放外,生物质燃烧(牛粪燃烧)也是其碳组分的主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60.
利用机动车尾气车载排放测试系统(PEMS)进行道路实测,获得重庆市主城区大型国Ⅲ客车、重型国Ⅲ货车各污染物的单车排放因子;设计了主城区大型国Ⅲ柴油客车和重型国Ⅲ柴油货车进行"油改气"的两种情景模式,计算了"油改气"前后的污染物排放情况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大型国Ⅲ柴油客车和重型国Ⅲ柴油货车进行"油改气"后,CO、NO_x、PM和CO_2排放因子均发生明显下降;两种"油改气"情景模式,可实现CO、CO_2、NO_x及PM_(10)较为显著的减排量,以及较低的能耗和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