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6篇 |
免费 | 46篇 |
国内免费 | 3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81篇 |
废物处理 | 5篇 |
环保管理 | 35篇 |
综合类 | 208篇 |
基础理论 | 38篇 |
污染及防治 | 35篇 |
评价与监测 | 9篇 |
社会与环境 | 12篇 |
灾害及防治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23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23篇 |
2011年 | 22篇 |
2010年 | 16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20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4篇 |
197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41.
以印染污泥为原料制备污泥基生物炭(SC),分别考察了炭化温度、吸附时间等参数对SC处理废水吸附性能的影响规律,对比研究了SC与专用商业活性炭处理废水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高温炭化有利于增加污泥炭的比表面积、孔容、石墨化程度以提高其吸附性能,高温污泥炭SC-900℃的比表面积为140.65 m2/g,介孔孔容占比 ≥ 90%,其处理焦化废水、消化滤液的COD脱除率均可达到商业炭的70%,并表现出优异的脱色能力,对于高色度消化滤液的浊度脱除率(89.56%)显著高于商业炭(16.70%);SC对较大分子污染物具有较高的吸附速率,处理消化滤液达到吸附平衡时间(≤ 120 min)显著低于商业炭(>24 h),尤其对其中含致色官能团的类腐殖质大分子有机物具有选择性吸附能力,且吸附行为主要发生在3.8~5.4 nm的介孔孔道内。并为污泥炭吸附处理废水工业应用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342.
原位注入化学修复地下水时将修复药剂通过注入井注入污染地下水,它具有典型的渗流-应力-化学(MHC)耦合特征。论文建立了耦合的平衡微分方程、渗流连续性方程和反应溶质运移方程,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模型参数敏感性及某场地污染地下水原位注入化学修复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渗透系数、水动力弥散系数和注入压力对污染地下水修复效果影响显著,其值越大,达到修复目标的时间越短;土体中孔隙水压力消散滞后于注入井注入压力的消失,这种滞后消散特性有助于修复药剂在地下水中进一步扩散,提高地下水修复效果;药剂注入压力使土层产生明显位移,尤其是垂直方向的位移,弹性模量对土体位移的影响显著。整个场地在80 d时可达到污染物浓度小于0.6 mg/L的修复要求。 相似文献
343.
目前砷污染土壤采用的修复方法主要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以及生物修复。综述了我国土壤砷污染现状,并就目前国内外砷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优缺点及其发展趋势作了简述。 相似文献
344.
文章从可视化地图学和环境信息领域的发展角度出发 ,介绍了地图学研究中心的热点问题———可视化地图 ,探讨了可视化地图在环境信息领域的应用 ,对建立基于可视化地图的环境信息系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45.
针对传统接触性瞬时测风方法未能体现风流脉动性及随机性的特点,在15组不同断面平均风速下,采用非接触式湍流测试手段激光多普勒测速仪(LDA),对测风站巷道断面中垂线上24个测点的风速进行测试。实验表明,断面测点瞬时速度时间序列极不规则,但速度大小服从正态分布,具有规则的统计规律。基于湍流统计平均后,测风站断面某点的测点风速与断面平均风速呈线性关系,经验证,通过校正系数,可根据断面任意一点风速值来确定断面平均风速的大小。研究表明,LDA测量技术可以精准测试巷道流场的湍流特性,基于统计平均的结果为井下测风站风速传感器的校正提供一种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346.
347.
348.
中国环境治理投资对环境质量冲击的计量分析——基于VEC模型与脉冲响应函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低碳经济的发展如日中天的形势下,经济快速发展所诱发的环境问题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加大对环境治理的投资已是大势所趋.“清洁发展机制”(CDM)以及“绿色信贷”(Green Credit)等新措施,为环境治理投资开辟了新路径.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基于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1998 - 2008年工业GDP、工业废气排放量以及工业废气治理投资额,使用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使用误差修正模型(VEC)和脉冲响应函数(IRF)对环境治理投资对环境质量的冲击路径进行模拟.得到的结论是,我国目前环境治理投资与环境质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环境治理投资对环境质量有正向的冲击,但冲击持续的时间较短.与此同时,环境质量的变化会给环境治理投资带来长达10期的较大幅度的冲击,并且随着环境治理投资的效应逐渐显现即环境质量的改善,环境治理的投资额逐步下降.鉴于这种情形,我国政府、商业银行和企业应该加强对环境的关注,建立环境治理投资的长效机制,调整投资结构,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对环境治理的投资. 相似文献
349.
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