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77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火灾烟流逆流层是在实验中发现的,本文根据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给出了井巷火灾烟流逆流层的形成条件判别式,从理论上分析了火焰温度、风速对逆流层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32.
综述了路面抑尘剂的必要性、抑尘机理及防治方法 ,总结了国内外抑尘剂的研究成果 ,说明了目前抑尘剂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33.
<正>2019年3月5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在报告中,他先后3次提到应急管理与安全生产的内容。本刊约请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兴凯,请他谈自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34.
到2010年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社会法部门的生产安全卫生法律法规体系已经形成。从法律法规体系主干法的制定、各法制环节的机体机制建立、生产安全卫生各方面工作基本做到有法可依等方面,论述了我国生产安全卫生法律法规体系形成的标志,说明了我国生产安全卫生的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律法规体系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5.
为研究强震作用下尾矿库溃坝动力反应及溃坝演化规律,在清华大学离心机上进行尾矿库溃坝自重加载条件下离心振动模型试验。试验采用离心场图像采集系统、非接触位移测量系统及动态注水系统,采用Kobe波作为地震输入,测量模型加速度、孔隙压力、面板应力变形、坝体位移及其发展变化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地震输入条件下的模型加速度近似均匀分布,尾矿库浸润线的位置随着水位的升高而逐渐上升,孔隙压力增大使得尾矿库坝体强度降低,但在水平地震下,仍能保持稳定。在蓄水过程中,尾矿库坝体产生明显的变形,出现了局部滑坡,但在地震作用下产生的变形较小,并且应变反应波形较为一致,表明尾矿库结构模型地震反应的整体性较好,具有良好的抗震稳定性。  相似文献   
36.
地方安全生产条例与《安全生产法》比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安全生产条例进行了收集整理,并与《安全生产法》进行了逐条对比分析。从安全理念、安全规划、监管模式、机构和人员、管理制度和方法、安全经费、处罚和其他8个方面,对地方安全生产条例中具有代表性的、新的提法或改进的做法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从建立"以人为本"安全理念、将"综合治理"纳入安全生产方针;明确要求各级政府编制安全生产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清晰界定政府综合监管、行业监管和其他监管部门的职责分工;细化各类企业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配备要求;明确注册安全工程师法律地位,并在高危行业强制配备;明确劳务派遣人员的培训职责,完善从业人员培训制度;建立安全生产信息系统,构建安全生产诚信体系;明确工伤保险基金、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安全生产责任险等费用的缴纳及管理要求;加大对尚未导致事故发生的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将隐患排查治理纳入《安全生产法》10个方面提出了对《安全生产法》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37.
为科学贯彻落实新《安全生产法》“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编制安全生产规划”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政府安全生产规划编制的质量与水平,针对目前地方政府对安全生产规划编制方法与要点把握不到位、造成规划操作性不强的问题,结合以往政府安全生产规划编制的实践经历,研究提出将政府安全生产规划编制程序归纳为背景分析、框架确定、对策设计、文本起草四大部分,重点探讨了政府层面安全生产规划编制过程中的背景调查、现状评价、趋势分析、规划范围设定、规划原则确定、规划目标与指标体系构建、规划依据查找、措施设计、方案优化论证等环节的实施要求、实施方法和注意事项。研究结果将为各级政府编制好安全生产规划提供有益参考与指导。  相似文献   
38.
为解决采煤工作面冲击地压危险性难以准确分区预评价的难题,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模型,模拟工作面开采过程,对工作面开采过程中不同区域煤体应力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评判冲击危险性,实现了采煤工作面冲击危险性分区预评价。根据专家现场经验和试验研究结果,确定了影响冲击地压危险性等级的7个主要影响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因素的权重。评价模型在山东某煤矿3105工作面进行了应用,得到7个高度危险区,4个中度危险区,评价结果与现场实际基本吻合,表明该模型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39.
40.
概括介绍了传统的除尘机理与除尘设备,着重介绍了目前研制的一些新型除尘方法及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