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9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水环境中生物膜对污染物环境化学行为影响的研究成果,包括水环境中生物膜对污染物的吸附作用,以及生物膜不同组分对污染物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区域环境中硒的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硒的生物动力学模型和蒙特卡罗(Monte Carlo)分析方法相结合,对吉林省居民血硒营养状况进行了定量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硒的生物动力学模型能够用于区域性居民血硒的预测预报模型.预测居民血硒平均值为0.044μg/mL,标准差为0.013,与实测血硒平均值0.043μg/mL,标准差0.019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预测吉林省居民克山病发病的风险度为198%,与实测发病率16.4%较接近硒的生态风险评价模型的提出为人体内其他微量元素预测、预报模型的研究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13.
东北地区污染黑土中重金属与有机质的关联作用   总被引:21,自引:8,他引:13  
通过对东北地区污染农田黑土剖面的取样调查,对重金属Cd,Pb,Cu,Zn在农田黑土中不同采样点的全量、有效态和有机质结合态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有机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土壤有机质对重金属有机质结合态的影响.结果表明,Pb以有机质结合态存在的量较大,能与有机质形成较多的络合物,而Zn的有机质结合态占全量的比例相对较小,Cd和Cu有机质结合态占全量的比例处于Pb和Zn之间.由于外源污染的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与重金属有机质结合态相关性并不显著.由于土壤样品的不同解离功能团结合重金属的能力不同,采样区的重金属有机质结合态未表现出明显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4.
吉林黑土中Cd、Pb、As的空间分布及潜在生态风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吉林省黑土区耕层土壤(0~20cm)中Cd、Pb、As含量的分布特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煤矿区周围、公路旁和城郊为农田黑土Cd、Pb、As的高含量分布区,煤矿区周围土壤Cd、Pb、As均具有明显的累积效应,公路旁和城郊的土壤外源Pb进入量较大.采用Muller地累积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得出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煤矿区土壤Cd具有很高的潜在生态风险,As具有一般风险;各采样区的Pb含量均呈现一般风险.总体而言,煤矿区土壤具有一般潜在风险,而公路旁和城郊土壤均具有低潜在生态风险.关键词:黑土;Cd;Pb;As;潜在生态风险;吉林省  相似文献   
15.
沈阳市土壤铅对儿童血铅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沈阳市土壤铅和儿童血铅的动态关系,鉴于今后土壤是儿童最重要的铅暴露源,通过土壤铅预测儿童血铅,并计算当土壤铅含量削减到土壤质量二级标准时,儿童血铅恢复到安全阈值(10μg·dL-1需要的时间,从而为土壤修复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土壤铅和儿童血铅的相关系数在地理区水平上最高,为0.9200,地理区客观地代表了儿童铅暴露的真实范围.西部工业区有约90%的儿童血铅水平都高于安全阈值;东部儿童血铅水平最低,几乎没有超标现象;其它地理区儿童血铅的超标范围在3.48%~31.81%.西部工业区儿童血铅恢复到安全阈值以下所需的时间最长,平均为26.68月,其次为北部、东北部、西南部、西北部和中部,东部儿童已在安全水平.无论各地理区儿童血铅水平,还是平均恢复时间和最长恢复时间都受土壤铅含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基于马尔可夫链的城市火灾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1982-2001年的城市火灾统计资料,对现有火灾发生率进行分级,应用马尔可夫链对2002年和2005年城市火灾等级进行了预测,根据这种方法又对1992-2001年的火灾发生率进行检验,比较其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土壤镉暴露对玉米和大豆的生态毒性评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中国东北黑土为培养基,通过室内急性毒性实验,采用Trimmed Spearman-Karber方法计算EC50值(半抑制浓度),并分析作物的生物累积系数(BAF),定量化评估了土壤中镉对玉米和大豆的生态毒性及生物有效性.测量终点为种子发芽率、根长和幼茎长.结果表明,土壤镉暴露给农作物带来一定的负生长效应.种子发芽率不是评估土壤镉生态毒性的敏感因子,根生长是敏感的毒性测量终点.镉在植株体内的累积及迁移与作物种类和土壤镉浓度有关.玉米植株体内累积了较大量的镉,而大豆植株体内镉由根向幼茎的迁移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通过培养试验,研究外源铅化合物在黑土、棕壤和草甸土中的转化.结果表明,Pb(NO3)2、PbO、Pb3(CO3)2(OH)2和PbSO4处理的土壤溶解态Pb含量在试验开始时较高,随后迅速降低,逐渐达到平衡状态.PbS处理下,溶解性变化异常可能与PbS氧化有关.不同铅化合物在黑土、棕壤和草甸土中的溶解性大小一致,Pb(NO3)2PbO,Pb3(CO3)2(OH)2PbSO4PbS,PbO和Pb3(CO3)2(OH)2处理下土壤溶解态Pb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土壤混合90d后,大部分PbSO4和PbS仍未溶解.pH值和PbS氧化是控制PbS溶解的主导因素.Pb(NO3)2、PbO和Pb3(CO3)2(OH)2溶解性表现为棕壤>黑土>草甸土(P<0.01).Pb(NO3)2处理下Pb2+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其他Pb处理(P<0.01).与土壤混合90d后,Pb(NO3)2和PbO处理下Pb2+所占比例可高达75.23%,这可能与土壤溶液pH值和DOC含量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9.
沈阳市儿童环境铅暴露评价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在沈阳市全市范围内采集大气、土壤、灰尘样品,根据美国EPA推荐的儿童暴露参数,将所得的环境铅含量与儿童行为数据和铅摄入量结合,计算沈阳市儿童环境铅暴露量.结果表明,在沈阳市儿童各种环境铅暴露中,儿童每天由于手口接触摄入的土壤铅量>灰尘铅摄入量>吸入空气铅量>皮肤从土壤中吸收的铅量.其中,土壤和灰尘铅是儿童铅负荷的最主要来源,儿童平均每天由于手口接触摄入的土壤铅量和灰尘铅摄入量分别为2.35×10-2mg·d-1,9.70×10-3mg·d-1.除了皮肤铅暴露,沈阳市儿童每日土壤、灰尘和空气铅暴露量近似服从正态分布.铁西区、太原街和崇山小区是沈阳市儿童主要的环境铅暴露区.  相似文献   
20.
人员疏散预动过程是受多个不确定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这导致人员预动时间是一个随机量,而不是一个常数,研究人员预动时间的分布特征对风险评估与性能化设计研究有重要实用意义.设计了影响人员疏散预动时间的组成因子,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住宅楼人员预动时间进行了数据调查,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针对人员疏散预动时间特征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住宅楼火灾疏散预动时间中各因子的概率特征及预动时间概率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预动时间符合正态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