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1篇
安全科学   39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7篇
综合类   113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71.
张宇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11):174-175
通过对公众参与形式及网络公众参与实例的介绍,重点分析了网络公众参与的存在的问题,根据分析继而提出在今后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工作中进行网络公众参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2.
吕俊文  邓钦文  张宇  谭文发 《环境工程》2014,32(10):157-160
采集衡阳市水口山铅锌矿区周边未被采矿影响的表层红色土壤,分离出土著细菌,采用动态吸附方法,开展空白土壤与细菌协同土壤吸附重金属的对比试验,研究土著细菌作用下土壤对渗滤液中的Cu2+、Pb2+和Cd2+累积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有细菌协同作用下的土壤比没有细菌协同的土壤对Cu2+、Pb2+和Cd2+的吸附能力要大,其分别大97.6%、63.6%、51.9%,可见土著细菌对土壤累积重金属离子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3.
对黄河自潼关至三门峡至花园口河段泥沙中有机质的含量、组成、溶解特性和降解特性及对河水COD值与泥沙有机质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研究 .查明了 :1)黄河泥沙中的有机质主要富集于 <5 μm的细颗粒物中 ;2 )这一段黄河水中溶解态有机质在总有机质中的比例非汛期为 2 0 %— 2 5 % ,汛期为 5 %— 10 % ;3)黄河泥沙中的有机质 75 %— 80 %以上是既不能为酸也不能为碱所萃取的胡敏素物质 ;4 )在黄河水中可被生化降解的有机质只占总有机质的 1%— 3% ;5 )目前在黄河清洁河段测得的COD值经常高达数十、数百、甚至上千mg L ,几乎等同于河水泥沙含量与泥沙中有机质含量的乘积 .研究结果表明 ,黄河泥沙中的有机质是稳定性极好的天然腐殖质类物质 ,它们在COD监测方法规定的高温、强酸性和强氧化剂条件下可以被氧化 ,构成黄河COD值的主体 ,但在实际自然条件下氧化过程极为缓慢和有限 ,不会对水体产生污染危害 ,不能将其与通常概念上的耗氧性有机污染物混为一谈 .测得后未经泥沙有机质背景值校正的COD值不是评价河流污染程度的恰当的水质指标 ,应寻找更好的水质参数来反映和评价黄河水的有机污染状况 .  相似文献   
174.
我国城镇化进程持续深入推进,大规模城市更新建造活动消耗了大量水泥等建筑材料.以深圳市为例,采用自下而上的物质流分析方法估算了自特区建设以来(1979~2018年)城市房屋建筑中的水泥存量和流量,并分析了其产生的综合环境影响(以碳排放当量为度量指标).研究结果表明:1979~2018年间,深圳市建筑水泥历史累积消耗约为8...  相似文献   
175.
简述了新时期环境监测数据产品内涵,分析了当前数据产品在信息化程度、深度开发、数据质量和信息公开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要不断提高数据产品的信息化水平,推进其深度开发,要立足于服务社会和管控需求,加强数据产品可追溯能力建设,针对现各部门存在的"数据孤岛"问题,增强各部门间监测数据的可比性,推进区域污染物排放、空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等信息公开,为政府决策提供准确的技术支持,为公众、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76.
无船承运企业对国际货物流通领域和区域内社会经济系统的高效运转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选取2006~2013年中国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为研究样本,从宏观区域、省级行政区和城市等多层尺度来刻画和分析中国无船承运企业的分布特征,并从多种因素来探讨无船承运企业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空间维度上,中国无船承运企业分布格局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沿海地区多于内陆,东部地区明显多于东北和中西部地区,东部沿海尤其上海与广东2省市集聚明显,而在城市尺度上非均衡性分布更加突出,已形成明显的集聚区和稀疏区。在时间维度上,中国无船承运企业总量和拥有无船承运企业城市数量都呈递增趋势,但区域间递增幅度有所差异。综合交通网络、区域外贸经济发育程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商务支撑条件等是影响中国无船承运企业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7.
烧结是钢铁项目中污染物产生量较多的环节,本文通过分析其生产工艺、污染源强、环境风险、清洁生产以及执行标准,掌握烧结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要点,为企业日常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8.
地铁车站基坑工程建设风险识别与预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城市交通需求,近几年城市地下轨道工程建设发展迅猛。由于地下工程施工受到地质条件及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风险比地面工程要复杂得多,为避免施工事故发生导致巨大损失,对施工进行风险分析和制定预控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结合南京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车站基坑工程,对地铁车站基坑工程的建设施工风险进行了识别。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运用风险指数法对风险进行了分析评估,确定了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影响的大小。结合工程建设实践经验、专家分析以及相关理论,提出地铁车站基坑工程施工中一些典型风险和基坑范围内管线安全风险的预控措施。  相似文献   
179.
采用1961-2011 年111 个地面观测站逐日降水量资料,分析了中国西北地区近51 a 四季持续干期日数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51 a 来西北全区春季和冬季持续干期日数都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冬季的下降幅度达到-1.6 d·(10 a)-1,而夏季和秋季变化趋势不太明显。空间分布上该区大部分地区持续干期日数变化倾向率春季呈减少趋势,变化倾向率在-5.0~5.0d·(10 a)-1之间;夏季不同的区域变化趋势不同;秋季西北西部呈减少趋势,而西北东部则呈增加趋势;冬季除陕西南部的关中平原和秦巴山地外,其他大部分地区呈减少趋势,变化倾向率在-6.0~3.0 d·(10 a)-1之间。持续干期日数年代际变化和空间变化趋势在不同自然区变化趋势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0.
长期以来,对碳气溶胶的定量研究主要关注OC(有机碳)、EC(元素碳)或BC(黑碳)的整体测定结果,很少有对测定结果细节特征的深入解读.为全面掌握和利用仪器分析结果包含的科学信息,使用热光法IMPROVE_A协议(model 2001A)测定了2015年10月(秋季)和2016年1月(冬季)北京市PM2.5中的ρ(OC)和ρ(EC),使用光学法(黑碳仪AE31)测定了相应的ρ(BC).结果表明:① ρ(OC)和ρ(EC)的秋季平均值分别为8.59、3.89 μg/m3,冬季分别为16.45和6.19 μg/m3,冬季明显高于秋季;② 热光法测定结果显示,秋季样品中ρ(OC1)/ρ(OC)的平均值为0.08±0.04,而冬季则升至0.22±0.05,这可能与冬季较高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及低温带来的冷凝效应有关;③ 七波长黑碳仪测定结果显示,在秋季,紫外波段(370 nm)测定的BC当量[ρ(BC370)]与红外波段(880 nm)测定的BC标准量[ρ(BC880)]的比值[ρ(BC370)/ρ(BC880)]为1.05±0.11,说明棕色碳(BrC)的吸光影响非常弱,而冬季该比值升至1.47±0.11,升幅达40%;④ 结合两种方法对强吸光碳的测定结果,发现ρ(BC)/ρ(EC)与ρ(PM2.5)的变化趋势一致,证明污染程度加重会带来EC内混合比例上升,因而提高其吸光能力,使黑碳仪测得的ρ(BC)上升.然而,进一步考察表明,这种上升是有限度的,当ρ(PM2.5)达到50~70 μg/m3时,ρ(BC)/ρ(EC)进入"平台状态",秋季"平台值"约为1.05,冬季约为0.55.研究显示,仪器的测定结果包含大量被忽略的信息,对其细节的深入解读有利于更好地了解碳气溶胶的综合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