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5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29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22.
在对博斯腾湖流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引起生态环境变化的自然气候和人为干扰因素.特别指出了博斯腾湖流域水资源/水质型缺水、芦苇湿地退化、生物单一化等问题,并提出了博斯腾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23.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主要的臭氧前体物之一,控制VOCs排放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工业源VOCs排放特征和对O3生成贡献对制定和修订相关VOCs排放标准、有针对性控制VOCs排放具有重要意义.炭素行业是非金属制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高污染行业,对该行业有组织VOCs排放的研究鲜见文献报道.本文选取河南省某典型炭素企业Y炭素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采样分析了不同工序有组织和车间内、外无组织117种VOCs排放特征,计算臭氧生成潜势(OFP)并评估了不同VOCs类别和物种对O3生成的贡献.研究表明,Y炭素厂排放因子为0.031 g·kg-1,其中焙烧工序有组织VOCs排放量最大.总有组织排放占比较大的VOCs类别有烯烃(23.56%)、烷烃(21.24%)、芳香烃(18.17%)、卤代烃(15.34%)和含氧化合物(8.95%)等,占比较大的VOCs物种有乙烯(18.2%)、乙烷(11.5%)、苯(8.66%)和 乙炔(7.15%)等.车间内无组织排放占比较大的VOCs物种则为萘和四氯化碳等.总有组织排放的VOCs中,烯烃、芳香烃和含氧化合物的OFP占比较大,分别为71.72%、11.35%、10.05%,其中乙烯、丙烯的OFP占比分别为52.91%和13.98%,是需要重点治理的O3生成前体物.  相似文献   
24.
采用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线监测仪(EXPEC 2000-MS)于2020年1月1日-2月11日对济源市环境空气中VOCs进行监测,分析了疫情防控前和期间TVOCs及其组分的变化特征、臭氧生成潜势(OFP)及来源解析.结果表明,疫情防控期间济源市TVOCs浓度均值为121.7×10-9,比疫情防控前增加了61.2%.烷烃、炔烃和烯烃的平均浓度和占比相对于疫情防控前明显减少,而卤代烃的平均浓度上升了79.5%,占比增加2.6%,OVOCs的平均浓度升高了5.5倍,占比显著增加了31.4%,主要来自乙醇、丙酮、三氯甲烷、溴甲烷和氯乙烷等化合物的排放.疫情防控前济源市的OFP主要以烯烃的贡献为主,关键活性物种为乙烯、1-丁烯、乙炔等,而疫情防控期间OVOCs对OFP的贡献不容忽视,关键活性物种主要是乙醇、乙烯、丙烯醛、甲苯等.用PMF模型法判断济源市VOCs的来源贡献,疫情防控期间对TVOCs贡献占比较高的来源依次是:燃烧源(33%)>消毒剂(31%)>工艺过程源(17%)>植物源(8%)>溶剂使用源(7%)、汽油车尾气(7%)>柴油车尾气(6%).受疫情的影响,机动车尾气、工艺过程和溶剂使用源对济源市TVOCs的贡献大幅降低,分别降低了17%、17%和10%,来自于消毒剂使用的乙醇、含氯的消毒剂(三氯甲烷、氯乙烷等)对济源市TVOCs的贡献明显增加了29%.  相似文献   
25.
利用Gambit构建三电极静电除尘器(ESP)网格模型,在考虑扩散荷电与否的情形下,模拟了颗粒的运动轨迹,计算了不同工作电压、烟气流速下的除尘效率,并加以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扩散荷电效应对三电极ESP除尘性能的影响较大,不仅增大了颗粒向收尘极板偏转的幅度,而且在低工作电压或高烟气流速时更明显;对于某一种粒径的颗粒,三电极ESP中的扩散荷电效应与提高一定工作电压或降低一定烟气流速相当。  相似文献   
26.
ICP-MS在环境分析中的质谱干扰及其消除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环境领域20个无机元素的ICP-MS分析,总结了同量异位素、氧化物和双电荷、多原子离子等质谱干扰,探讨了影响质谱干扰的因素,提出了消除或降低每个元素质谱干扰的方法:选取合适的同位素、编辑校正方程、选择合适的模式、设置合理的等离子条件等,为建立ICP-MS相关环境标准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有20个元素项目,相应配套了33种分析方法。结合环境监测实际,探讨了GB 3838—2002存在的主要问题:15个元素项目23种分析方法不能满足Ⅰ类地表水监测,8个元素对应的18种分析方法相互矛盾,70%的分析方法没有结合当今仪器技术的革新而修订;19个元素项目指标概念模糊,同时分析方法的国际化程度低。针对GB 3838—2002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启示性建议,为完善或修订GB 3838—2002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根据社会地理环境,对贵州黔东南锦屏县启蒙镇地茶村消防设施建设工程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提出可行性决策规划.建成后,对其他村寨加快推进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可操作性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9.
重工业城市济源经常发生雾-霾污染事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的前体物,SOA对细颗粒物(PM2.5)贡献约15%~20%.于2019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在济源进行PM2.5、 O3、 VOCs和其他微量气体在线监测,并分析VOCs污染特征、来源和SOA生成潜势(SOAP).济源观测到φ(TVOC)平均值为(54.3±27.5)×10-9.烷烃、卤代烃和炔烃是主要组分.运用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识别并分配VOCs来源.确定8个主要VOCs来源:液化石油气/天然气(LPG/NG)、聚氯乙烯(PVC)工业、机动车、焦化工业、溶剂使用、工业、工艺过程和油气挥发.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分析发现芳香烃对SOAP的贡献最大,其中苯系物(BTEX)对SOAP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30.
基于现阶段城市消防安全管理中物联网技术运用问题研究,探索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构建社会消防安全管理的物联网系统模式,阐述物联网技术在社会消防安全管理中的基本应用原理,并探究社会消防安全管理中物联网技术应用构建与设计,提出物联网技术运用中应注意事项,该应用研究具有一定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