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4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91篇
基础理论   21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开展了O3氧化和强碱性阴离子交换组合工艺用于炼油厂含油冷却水回用处理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O3氧化过程中的最佳pH值约为10.5,O3氧化的除油效率为86.7%(紫外法测定),去除1mg石油类约需消耗5.7mgO3,O3氧化后产物以乙酸和丙酸等挥发性脂肪酸为主。离子交换处理后油的含量达到未检出的水平。研究结果表明,O3氧化和离子交换组合处理技术能使炼油厂含油冷却水达到回用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22.
针对高负荷反应器中ANAMMOX颗粒污泥易上浮流失的问题,进行外源添加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类信号分子(AHLs)对污泥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30mg/L辛酰基高丝氨酸内酯(C8-HSL)可对颗粒污泥沉降性能产生长期影响,能够有效控制高负荷UASB中ANAMMOX颗粒污泥上浮.仅在实验初期(0~20d)向反应器R2中添加C8-HSL,在实验进行至100d时R2中颗粒污泥B-EPS含量相比对照组R1降低15%,PN/PS值由4.22下降至2.14,同时污泥颗粒表面疏水性提高了26%,因此R2中颗粒污泥的沉降性能大幅提高(颗粒污泥密度增加了24%,沉速提高了90%).实验进行至100d,R2未发生较明显污泥上浮现象,此时氮容积负荷NLR为12.9kg-TN/(m3·d),氮容积去除率NRR高达11.3kg-TN/(m3·d),氮去除率达88%.己酰基高丝氨酸内酯(C6-HSL)可使污泥颗粒的活性有所提高,而十二烷酰基高丝氨酸内酯(C12-HSL)则对高负荷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的特性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3.
全氟烷基化合物(PFASs)作为一类新型有机污染物已被广泛关注。本研究采用固相萃取前处理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HPLC-MS/MS)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大连湾表层海水中的17种PFASs的含量,并对其污染水平以及分布进行了分析。各站位水样中均有PFASs检出,表明大连湾普遍存在PFASs的污染,∑PFASs浓度介于8.1~13.8 ng/L之间。其中,全氟辛酸(PFOA)、全氟丁酸(PFBA)和全氟丁基磺酸(PFBS)是目前大连湾表层水体中的主要PFASs污染物。短链物质正在逐渐成为主要的PFASs污染物,需引起重视。在污染分布上,受海水稀释扩散和潮流的影响,湾内PFASs污染高于湾外;但三山岛西部PFASs污染相对偏高,潜在污染源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4.
以膨胀珍珠岩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硼、氮共掺杂漂浮型Ti O_2,采用XRD、BET、SEM、UV-vis DRS、XPS等分析手段进行材料表征并考察其对柴油的光降解性能.结果表明,B-N-Ti O_2/EP复合光催化剂表面有明显的Ti O_2覆层,晶型为锐钛矿型Ti O_2,Ti O_2负载有利于比表面积的提升.制得的B-N-Ti O_2/EP的可见光区响应高于N-Ti O_2/EP和Ti O_2/EP,该结果与3种材料的柴油光降解效果相一致.B-N-Ti O_2/EP对柴油的9h降解率将近50%,GC-MS分析表明,光降解过程中柴油各特征组分(C_9~C_(23))均得到不同程度降解,其中C_(11)以下的短链有机分子降解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5.
<正>开采利用环境危害大广西自治区锰矿资源保有储量2.2亿吨,占全国的37%,锰矿储量及产量居全国首位。广西的下雷锰矿床是全国唯一一个超亿吨的大型锰矿。10多年来,广西锰矿年产保持在100万~150万吨,占全国的20%~25%。  相似文献   
26.
浅析政府对环境民事诉讼不适当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环境污染纠纷在不断增加。由于环境行政法律规范的缺陷和环境行政执法的不力,很多纠纷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于是污染受害者不得不求助于环境民事诉讼程序。然而,政府部门对这些诉讼活动的不适当干预引起了一系列严重后果:降低了法律、政府和司法部门的权威性,加剧了环境质量的恶化,严重威胁了公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不利于我国法制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文章着重探讨了种种危害后果,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政府干预的动机和法院软弱的成因,最后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27.
北京大气气溶胶小颗粒的测量与解析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项研究是对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μm的气溶胶粒子进行测量分析。为此在北京设立2个采样点,分别从1989年4月30日到1989年5月16日和从1989年5月20日到1990年5月14日进行采样。样品用热光碳分析仪分析其中的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分析其中的28种元素,用离子色谱分析其中的,表征了北京大气中小颗粒气溶胶的化学特征。对所得的数据用化学质量平衡模式(CMB)法进行处理,得出了各种污染源对气溶胶小颗粒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28.
基于栅格的中国一季稻生产潜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在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中地位重要,其中一季稻又是中国播种面积最大、分布最广泛、产量最大的水稻类型,科学估算一季稻生产潜力,对于合理制定水稻发展战略,挖掘水稻增产潜力,保证稻谷生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利用国际上广泛采用的农业生态区模型,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将土地利用数据、作物属性数据进行从微观到宏观的综合集成,对我国一季稻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光温水生产潜力以及包括土壤立地条件、质地、养分等在内的土地生产潜力及其空间分布进行1km&#215;1km栅格尺度的估算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农业生态区一季稻生产潜力存在明显差异,各农业生态区生产潜力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这与目前我国一季稻生产与布局基本相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一季稻生产潜力,保障粮食安全的建议和措施,为中国农业生产和水稻发展战略提供了基础信息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9.
从栅格到县域:中国粮食生产的资源潜力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通过构建生产潜力模型,利用GIS技术,定量计算了1km×1km栅格和县域尺度中国粮食生产潜力;通过对粮食生产的资源禀赋状况逐级评判,揭示了中国不同地区粮食生产的资源潜力。结果表明:中国平均光温、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分别具备1倍多、1倍以及近1/3的增长空间。中国县域粮食资源潜力差异显著,内蒙古及长城沿线以及黄土高原地区为县域粮食资源可开发空间较大的区域,西北、黄淮海、四川盆地区为可开发程度较低的地区。  相似文献   
30.
张晶 《环境工程》2013,31(2):138-140,91
攀钢集团公司2009年在凉山州西昌市投资建设了攀钢西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成立了攀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项目组成之一的信息化系统建设中,能源环保系统作为一子系统同步配套建设。介绍了能源环保子系统中环保信息化系统设计架构、功能、技术路线等,可作为环保信息化系统设计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