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40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露天煤矿排土场的复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露天煤矿的开采对矿区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特别是大量剥离物形成的排土场,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生态恢复作为一项有效的采矿废弃地治理措施,随着采矿业的发展成为这一领域研究的重点。露天煤矿排土场的复垦对于改善矿区生态环境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露天矿排土场对环境的影响和排土场复垦治理技术,研究了某露天煤矿排土场的复垦现状、复垦方式与效果,提出了矿区排土场生态恢复的建议。  相似文献   
22.
黄土高原区煤矿排土场复垦及区域生态恢复示范工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土高原资源开发后物生态恢复问题是该区域生态环境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以内蒙古准格尔露天矿排土地复垦及区域环境生态恢复示范工程为实例,研究了在黄土高原资源开发区搞生态恢复工程的技术,方法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该生态恢复的技术关键是在必要的土地处理和工程措施基础上,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依不同的立半条件和功能划分,建立与之适应的生态结构模式。该研究中选出了60余种适宜植物种和8种适宜生态结构类型,使其  相似文献   
23.
对当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存在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战略环境评价的基本内涵.针对当前中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重点选择替代方案不完善和评价结果不能有效执行这2个突出问题.并进行了产生原因的深层分析.随后结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基础理论及现实需要,提出替代方案优化论证和评价结果有效执行的基本思路,以期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4.
有机(天然)食品是根据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生产,加工标准或生产加工出来的经有机(天然)食品颁证组织颁发给证书供人们食品用的一切食品。其主要特点是在其生产与加工过程中不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要求原料产地没有工业企业的直接污染,大气,土壤,水体等环境要素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农业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相似文献   
25.
制定我区发展有机 (生态 )食品的工作方案 ,对于推动自治区经济发展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有机生态食品发展的趋势 ,我区的实际情况出发 ,提出了我区为了防范或减轻进出口农畜产品的冲击 ,有效地控制农村牧区生态环境污染 ,改善生态环境恶化状况 ,保障食品安全 ,发展有机食品的工作方案 ,提出了工作思路 ,对于指导全区有机生态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6.
露天矿区开发活动主要是在景观层次上进行,其直接导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andUse/Cover Change,LUCC)。本文以黑岱沟大型露天煤矿1987年、1990年、2000年及2010年4期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基于GIS空间分析功能,以破碎度、分离度和优势度景观格局指数和景观类型脆弱度为指标,分析景观格局现状。研究显示:开发初期,耕地和草地虽有所减少,但所占面积保持在80%以上;生态恢复开始后,土地类型向林地和草地转移的面积逐渐增多。景观水平上分析显示,景观上破碎化程度加大,煤矿建设用地斑块面积逐年增大。从景观指数看,耕地、草地、未利用地的破碎度、分离度指数变化呈上升或不稳定状态,建设用地的破碎度和分离度指数有所减小;优势景观类型有所改变,建设用地对于区域景观的控制作用逐渐加强。  相似文献   
27.
本文主要论述了东胜南部矿区放排放废水对其周围地区土壤与植物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了造成土壤与植物污染的主要有害物质的分布规律,提出了防止污染的对策措施,为今后煤炭资源开发注意废水的安全排放提供凶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8.
本文以胜利一号露天矿为例,通过解译近40年来矿区周边的遥感影像图片,对矿区周边的景观类型和景观格局变化进行回顾性评价,结果表明:(1)目前胜利一号露天矿周边景观以草原景观为主,75.41%的景观为草原景观,其中以克氏针茅草原所占面积最大,占整个评价区面积的60.22%,其次为羊草草原景观(占11.58%)。(2)胜利一号露天矿周边景观类型在近40年来发生了明显变化,草原景观不断减少,而人工景观类型却在不断增加2,000年以后人工景观增加幅度最大,2010年人工景观类型面积是2000年的3.54倍。(3)胜利一号露天矿周边土壤质地正逐步由低湿化向中生化和砾石质化转变,草原景观类型也发生了一定变化,与1973年相比2,010年克氏针茅草原面积增加了14.22%,而羊草草原面积却降低了53.6%。(4)人工景观的增加使得矿区周边整个景观更趋于多样化,景观分布也趋于均匀,而景观优势度指数降低,景观斑块密度逐渐增大,最大斑块指数、平均斑块周长面积比、最近邻体距离、蔓延度指数逐渐减小,景观斑块趋于小型化,使景观异质性增加,景观破碎化加大。(5)人工景观的增加使草原景观内部的多样性和均匀度正在遭受破坏;而且随着草原景观中克氏针茅草原面积的不断增加,草原景观的优势度指数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29.
额济纳绿洲生态环境演变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陶黎  张树礼 《农村生态环境》1999,15(3):17-19,32
根据实地考察和资料分析,对内蒙古额济纳绿洲生态环境的演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防止绿洲生态环境退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0.
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立足全国发展大局确立的战略定位。本文在阐述国家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内蒙古在国家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和建设中取得的进展及效果,对生态服务功能基础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剖析了目前和未来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中面临的天然生态脆弱、部分生态系统退化、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大等问题,最后从发展方向、关键技术、政策体系、工程布局和监管能力五个角度提出了内蒙古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对策建议,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