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2篇
安全科学   30篇
综合类   46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烟颗粒的光散射数值模拟计算多采用单种匀质的球形、椭球或分形模型。实际上,多种情况下的烟颗粒并非仅由单种匀质组成,例如细水雾灭火和湿式洗涤塔除尘过程中生成的烟颗粒即是一种以碳烟颗粒作为凝结核、水为外壳的含核水凝物气溶胶颗粒。针对随机取向条件下,利用离散偶极子近似方法对轴对称的含核椭球颗粒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光散射Mueller矩阵,并基于Lorenz-Mie散射理论,采用全局搜索能力很强的模拟退火算法,实现了单分散系的含核椭球颗粒的粒径反演。讨论分析了内核半径与外壳有效半径比q及内核折射率n对轴对称的含核椭球颗粒粒径反演的影响。粒径反演结果表明:q对含核椭球颗粒的粒径反演结果及误差影响较大,n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颗粒的粒径反演。  相似文献   
42.
竹丝填充床对高有机负荷及低C/N水质的脱氮特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竹丝填料作为生物载体而组建的接触氧化工艺对高浓度难降解水质和低C/N水质的脱氮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804~5100mg/L,BOD为45.0~1100mg/L,BOD/COD为0.01~0.46的情况下,TN去除率为26.6%~96.95%,出水BOD/COD为0.07~0.75;当COD为98~251mg/L,TN为28.0~105.1mg/L,COD/TN为1.6~4.6时,TN去除率为4.94%~48.8%,说明竹丝填料接触氧化工艺在高浓度难降解水质和低C/N比水质条件下具有很好的脱氮效果,但竹子囊腔内的竹汁会使系统脱氮效果波动;对反应器内的主要菌群的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在处理高浓度难降解水质过程中,进、出口处细菌浓度相当;而在处理低C/N水质过程中,细菌、硝化细菌主要分布在反应器的进口处,反硝化细菌沿程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43.
方苗苗  阎宁  张永明 《环境科学》2012,33(2):488-494
吡啶是一种难降解的含氮杂环化合物,难以用单一的生物方法使其有效降解.本研究采用气升式内循环紫外光辐射与生物膜一体化反应器,通过单独紫外辐射降解(photolysis,P)、单独生物降解(biodegradation,B)以及紫外辐射与生物同步耦合降解(photobiodegradation,P&B)3种方法对吡啶进行间歇降解和连续降解,以比较吡啶的降解规律.结果表明,间歇降解过程中,方法 P&B对吡啶的降解速率最快,其次是方法 B,而方法 P的速率最慢.初始浓度为100 mg.L-1的吡啶溶液分别采用方法 P、B和P&B进行间歇降解,其去除速率分别是:4.95、10.2和14.58 mg.(L.h)-1.根据Monod模型求解出吡啶在方法 B和方法 P&B降解下的动力学方程,其饱和常数KS从1 920.4 mg.L-1下降至1 094.1 mg.L-1.采用连续流方式对进水浓度分别为50、100和300 mg.L-1的吡啶溶液分别采用方法 P、B和P&B进行降解,其单位体积平均体积去除速率分别是:15.8(P)、23.1(B)和24.9 mg.(L.h)-1(P&B),且高于间歇降解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紫外辐射与生物膜同步耦合,可以缓解吡啶对生物膜的抑制,并且生物仍能保持其降解吡啶的生物活性,从而提高吡啶生物降解的速率.  相似文献   
44.
采用SBR法对早期垃圾渗滤液进行好氧生物处理,探讨了进水COD负荷、pH值对COD、氨氮的处理效果和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当运行周期为24 h时,好氧生物处理对早期的垃圾渗滤液有很好的处理效果,COD的去除率都能达到88%左右;出水的COD浓度随着进水COD浓度呈直线变化。pH一直保持在中性条件下,有利于COD的去除,但是对氨氮的去除却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5.
电子鼻检测污染土壤中挥发性氯代烃的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卜凡阳  文晓刚  万梅  刘锐  蔡强  陈吕军  张永明 《环境科学》2011,32(12):3641-3646
开发了一套以光离子化传感器(PID)为核心的电子鼻系统,用于污染土壤中挥发性氯代烃的快速检测.用气相色谱(GC)分析评价了预处理管对苯系物等干扰物质的去除效果;用标准气体发生装置发生不同浓度的四氯乙烯和三氯乙烯气体,比较评价了电子鼻与GC检测结果的吻合程度及测试重现性.在此基础上,选取我国长三角地区三类典型水稻土进行模拟污染土壤的通风净化实验,评价了电子鼻系统用于实时监测挥发性氯代烯烃污染土壤修复进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①采用RAE-SEP卤代烃分离管进行预处理,甲苯、乙苯等苯系干扰物的去除率可达80%~97%,而四氯乙烯和三氯乙烯等挥发性氯代烃的选择性透过率高于90%;②电子鼻对不同浓度四氯乙烯和三氯乙烯气体的定量检测结果与GC结果相近,线性拟合斜率为1.012,相关系数R2〉0.99;③电子鼻对三类典型土壤通气脱附过程中污染物浓度的变化趋势的实时监测结果与GC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判定系数R2〉0.99(n=47).因此,该电子鼻系统有望用于挥发性氯代烯烃污染土壤的快速检测,提高污染场地的风险评估和修复效率.  相似文献   
46.
为了分析中部省会城市大气污染的异同性及影响因素,基于中部省会城市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以AQI为代表指标对中部地区雾霾污染城市间异同性及分布特征进行识别,并在STIRPAT模型基础上构建空气污染影响因素模型,借助固定效应模型及2SLS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中部省会城市在多年经济的推动下,已逐渐呈现春秋适中,夏冬偏高的污染发展趋势,且经济增长与空气质量呈现倒U形趋势;2)五省省会城市除南昌外,其余四省省会空气污染表现出相似特征,尤以南京、合肥、武汉为甚,其显著性差异值达到0.964、0.879、0.915;3)中部地区跨区域雾霾污染在协同控制时,需要着重关注城市人口的变化趋势、新增建筑面积、工业排放的总量控制等方面,并将其纳入到雾霾污染协同控制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47.
处理啤酒洗糟废水同时生产单细胞蛋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永明  俞俊棠  王建龙 《环境科学》2000,21(3):97-97-99
用热带假丝酵母在 1.5L气升式内循环生物反应器中处理啤酒生产中的洗糟废水 ,同时生产热带假丝酵母 .探讨了 pH,温度及氮源对降解废水动力学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用热带假丝酵母既可以有效地降解洗糟废水中的 COD,又可以产生一定数量可作单细胞蛋白的酵母 .对于含糖 0.3%左右的洗糟废水可获得约 500 mg/L(干重 )的酵母 ,并可使废水 COD降解约 80% .  相似文献   
48.
工业污染源每年向大气排放大量VOCs,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需大力削减其排放量。在调研各行业大量现有VOCs末端治理技术案例的基础上,结合各代表性行业企业的实际监测数据,从技术及经济方面分析了不同行业VOCs末端治理技术的应用状况及适用条件。吸附、催化燃烧、生物处理这几类技术因其工艺成熟、处理效率高而被广泛应用。在进行VOCs末端治理技术选择时,应综合考虑VOCs气体特性(成分、浓度、温度、湿度等)、末端治理技术的处理效果及经济性能、设备的安装及维护可行性、排放标准等因素。力求为VOCs的治理及减排提供依据,也为相关环保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火灾视觉特征的提取是火灾图像探测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一种描述火灾火焰轮廓脉动信息的火焰图像质心距脉动模型,即先用质心距来描述火焰的轮廓信息,再利用傅立叶描述子描述火焰轮廓变化的时空信息,采用距离来度量相邻两帧图像轮廓的变化幅度。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火灾火焰视频图像而言,其相邻两帧之间的脉动幅度、变化频率要明显高于受控燃烧、光源干扰等非火灾情况,可有效应用于火灾火焰的识别。研究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探测火灾的发生,降低系统的误报率。  相似文献   
50.
通过池火在常压环境下燃烧时的质量损失机理分析,对火灾探测中欧洲标准试验火TF5(正庚烷池火)归纳推导出以辐射热反馈为主导的质量损失速率简化模型,并推广到拉萨高原低压环境.该模型建立了TF5池火平均质量损失速率与火焰温度四次方的正比关系,通过对火焰温度的测量,确定燃料液面所受的辐射热反馈功率,从而推算出燃料的平均质量损失速率.同时结合合肥及拉萨两地的TF5标准火实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简化模型能够反映出不同气压下TF5池火燃烧的主要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