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110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厦门市区域环境噪声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厦门市环境噪声的因素中占主要地位的是人口密度.建立GM(1,1)灰色预测模型,该模型精度较高.厦门市区域环境噪声2010年预测值为58.2dB.  相似文献   
62.
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在福州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的属性识别法,介绍了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和属性权重的确定方法,并根据GB3095-1996《大气环境质量标准》,采用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对福州市2001年至2006年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福州市的大气环境质量2001年是Ⅱ级,2002至2006福州的大气环境质量均为Ⅰ级。属性识别理论概念清晰,计算简单,评价结果比较客观。使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在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面取得了较好的运用。  相似文献   
63.
将熵值法与属性识别模型相结合,运用熵值法来确定权重系数,建立基于熵权的属性识别模型,利用此模型,并根据2007年上半年度沙溪河各监测点的资料,进行对整治后的沙溪河的水质评价。评价结果表明,2007年三明段沙溪河水质总体高于Ⅲ类水质;与2000年以前沙溪河水质(2000年以前很多处水质低于Ⅲ类水,特别是三明市城区那段)相比,说明最近几年的沙溪河水质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河流整治工作基本到位。最后对沙溪河水质污染的防治措施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64.
投影法是一种多指标决策和评价的方法,可应用于水体水质间的比较与排序,但它不能定性评价水体水质,无法确定水体的污染情况.本文对谈模型作了改进,具体方法为将水质标准值设为虚拟评价对象与考察对象一同进行投影,以标准的投影值为基准,通过标准区间嵌入法确定水体水质等级值,根据各水质等级值进行评价及排序.以福州山仔水库为例,对水库的富营养化程度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与模糊隶属函数法基本相符,评价结果合理且方法简单明了.  相似文献   
65.
本文通过数学论证和实例验证,指出国标GB/T3840—91附录E8中的最大落地浓度点距排气筒的距离Xm求解公式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不能使用.给出该特定情况下Xm确定方法及计算机程序.  相似文献   
66.
基于韦伯-费希纳定律的海域水质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韦伯-费希纳定律的基本原理,以表征海域水质的DO、COD、PO4-P、无机氮、石油类等参数作为评价指标,通过确定海域水环境质量等级与综合影响指数k i间关系,综合评价海域水环境质量。本研究以渤海湾近岸海域5个监测点为实证案例,并与BP人工神经网络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韦伯-费希纳定律物理意义明确、计算过程简便,评价结果准确,是一种新颖的海水水质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7.
环境与资源价值CV评估预测有效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条件价值法是评估非市场产品价值的最重要方法,在环境与资源价值评估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预测有效性是条件价值研究中最为核心的内容。论文在对环境与资源项目条件价值评估预测有效性实证研究回顾与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总结了导致CV有效性差的主要原因,认为无收入限制、温暖光辉以及"答非所问"等诸多原因均来自市场的虚拟性。介绍了提高CV预测有效性的三类主要措施,即事前措施、事后措施及事间措施。同时分析了CV预测有效性表达方式的局限性,提出应合理看待CV预测有效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68.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用于汽车尾气催化净化的研究进展(一)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综述了钙钛矿型汽车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和过渡金属简单氧化物相比,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ABO3)在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因而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活性.在满足容限因子的条件下,有多种元素可以形成钙钛矿结构的化合物.通常,B位离子决定了钙钛矿型化合物的催化活性,A位离子是影响化合物结构和B位离子价态的重要因素.当A位离子或B位离子被不同价态的离子取代时,通过形成氧离子空穴或者形成混合价态来保持化合物的电中性.氧空穴的形成或B位离子价态的变化使得化合物具有更高的活性.贵金属和钙钛矿型化合物结合,不仅可以有效防止贵金属的烧结,同时也提高了钙钛矿型化合物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69.
阐述了一种改进的属性识别方法,针对属性识别理论模型中置信度λ取值的主观性,提出了灰色接近度的概念,通过计算样品属性测度与理想模式属性测度之间灰色接近度的大小,判断样品所属类别。根据GB3095—1996《大气环境质量标准》,运用此模型对福州市2001—2008年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0.
属性识别理论在淮南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将熵值法与属性识别理论相结合,建立了基于熵权的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并根据GB3095-1996《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对淮南市2001年至2004年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与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从而证明运用属性识别理论应用于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是合理可信的。由于属性识别理论概念清晰,计算过程简便,可有效避免权重确定的主观偏向问题,因此,能较好地运用于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