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80篇
安全科学   109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53篇
综合类   337篇
基础理论   43篇
污染及防治   38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子强  清治 《环境》1997,(11)
生物多样性,人类生存、发展之本。生物多样性,迫切需要人类的保护。让我们百里选一,在这里介绍一位身患绝症,于1964年4月14日走完她无愧人生历程的伟大女性。1962年,由她著述的一本名日:《寂静的春天》一书出版。正是这本书搅动了美国朝野,引发了一场长达数年的激烈辩论,并且受到全世界的关  相似文献   
52.
在建立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分配。运用模糊数学原理对湿法磷酸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评价,最终得到其风险的模糊评价结果。结果表明,湿法磷酸过程中的风险为第5级,即风险小。  相似文献   
53.
春季枯水期黑河水体理化性质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017年4月黑河干流17个采样点的11个水物理化学指标数据,运用多元统计方法探讨春季枯水期黑河水体理化性质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黑河水体理化性质在空间分布上总体较好,但中游ρ(TN)介于2. 25~2. 65 mg·L~(-1)之间,超出了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标准。由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得出水质采样点可以被划分为3组:组1为黑河的上游上段,组2为上游下段,组3为中游段,影响分类结果的指标为水温、TN浓度、TP浓度和COD。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空间上引起水质变化的主导因子不同:组1主要体现为pH值、TP浓度、NH_4~+-N浓度和COD;其余指标如电导率、溶解性总固体浓度、盐度、TN浓度、DO浓度和NO_2~--N浓度则体现在组3中。综合主成分得分情况表明空间上河流水质在组2最优,组1次之,组3最差,说明春季枯水期黑河梯级水电开发对污染物的截留效应和阻隔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库区下游水质;而中游水质变差则与农业径流、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4.
溶解性有机物(DOM)结构、组分复杂,传统水处理工艺(混凝、沉淀、过滤、消毒)、深度处理工艺等对DOM去除有限,在消毒过程中可能生成消毒副产物.DOM的结构、组分影响其在饮用水处理过程中的去除效果.为了深入了解DOM在饮用水处理过程中的结构、形态变化,需采用多种检测方法对其变化进行表征.本文围绕DOM在不同饮用水处理工艺中的分子量、馏分、芳香性及荧光组分等性质的变化,综述了当前饮用水研究较为广泛的预处理分级(物理分级-超滤膜过滤、化学分级-树脂吸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三维荧光光谱等表征方法的研究进展,对不同表征方法的优点及局限性进行了详细探讨,以期为准确评估水处理过程中DOM的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5.
研究了增强UV-B辐射对大田生长的两种番茄(早熟型“同辉”和晚熟型“霞光”)某些繁殖特性(最大开花数、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果实产量、果实品质以及子代种子的数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同辉”开花数在高辐射下增加,“霞光”开花数在低辐射下减少;“同辉”果实产量在两种辐射下都明显增加,而“霞光”果实产量只在低辐射下增加;辐射抑制了“同辉”的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而只是降低了“霞光”的花粉萌发率;强辐射造成两种番茄果实番茄红素下降。经过一季的增强UV-B辐射处理,“同辉”种子数量增加,低辐射下种子明显变小;“霞光”种子数量减少,且明显变小.就开花数、果实产量和种子质量而言,早熟的“同辉”品种更具抗性,而晚熟的“霞光”更敏感.图3表1参29  相似文献   
56.
利用碱性水溶液,通过开展淋洗作业,将土壤中氰化物富集到水溶液中,然后利用碱性氯化法单独处理含氰废水,结果表明,淋洗作业可使土壤中氰化物含量由36.16 mg/kg降至6.38 mg/kg,含氰废水在漂白粉用量为12 g/L,p H值为12.5,反应时间为1 h条件下,其中所含氰化物由49.47 mg/L降至0.301 mg/L。  相似文献   
57.
UV/H2O2法处理焦化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焦化废水是一种典型的成分复杂的难降解有机废水。实验利用UV/H2O2法对焦化废水的处理进行研究,探讨了不同反应时间、H2O2投加量、pH值等因素对COD去除率及色度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废水起始COD质量浓度为1334mg几时,H2O2投加浓度为45mmol/L,pH值=11,紫外灯照射60min,COD去除率可达70%以上;随着H2O2投加量的增加以及pH值的升高,污水的色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8.
水固液微界面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与污染物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3个反应体系,包括铁锰复合氧化物氧化吸附除砷体系、铁氧化物包覆零价铁光芬顿催化和负载型多价态锰氧化物臭氧催化体系,通过固液微界面不同的氧化还原反应,实现了对水中砷和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高效去除.重点介绍了不同氧化还原反应对污染物转移转化的作用机制,说明了水体中固液微界面氧化还原反应,对污染物的转移转化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9.
南京北郊一次霾过程中气溶胶理化特征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利用单颗粒飞行时间气溶胶质谱仪(SPAMS)、宽范围粒径谱仪(WPS)并结合气象数据对南京北郊一次霾过程中气溶胶的理化特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风向变化导致的气溶胶来源变化是大气能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最低大气能见度出现在西北气团控制期间,其次是偏东气团和北西北气团.不同方向上气溶胶粒子的粒径分布有显著的差异,其中来自西北气团的气溶胶粒子,有最大的表面积浓度,尤其是0.5~1μm粒径范围内的气溶胶粒子浓度最大;而北西北气团的气溶胶粒子主要集中在核模态和粗模态.不同气团中气溶胶粒子的化学组成也有显著的差异,其中K-nitrate、Ammonium、C3、Metal主要来自西北气团的贡献、其次为偏东气团贡献,K-Biomass、K-OC、EC、ECOC在3类气团中均有浓度贡献,其中K-OC、EC、ECOC、Dust在北西北气团所占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60.
生产聚氨酯(PU)合成革的废水中含有高浓度有机物,其中N,N-二甲基甲酰胺(DMF)毒性大,难生物降解。文章阐述了合成革的生产工艺。分析该过程中DMF废水形成阶段、处理现状及其处理方法。结合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展望了DMF废水的处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