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7篇
安全科学   130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49篇
综合类   192篇
基础理论   48篇
污染及防治   33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为了解青岛市雾日PM1中金属元素的污染程度及其来源,并评估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依据能见度及湿度数据对雾日进行划分,结合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PMF)源解析模型和健康风险评价模型研究青岛市雾日亚微米颗粒物(PM1)中金属元素的来源和健康风险.结果表明,清洁雾日PM1浓度略高于清洁日,而污染雾日PM1浓度是霾日PM1的1.11倍,清洁日的3.07倍.秋冬季雾日金属元素受人为源影响,K元素含量最高;夏季雾日的主要贡献元素是典型的地壳元素Ca、Fe、Al及海盐Na元素.PMF结果表明秋冬季雾日PM1中金属元素主要来自煤/生物质燃烧、机动车源、地壳源、海盐源、船舶源和工业源;夏季雾日PM1中金属元素主要来自煤/生物质燃烧、机动车源、地壳源、海盐源、船舶源和工业源.夏季采样点位临海,海雾频发,海盐源为夏季雾日金属元素的重要贡献.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成年人与儿童暴露于青岛秋冬季雾日PM1的非致癌风险均低于阈值.成人和儿童呼吸途...  相似文献   
202.
简述了公司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和商品经济迅猛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将公共资源及环境被低效使用或滥用,从而导致环境的污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承担起应有的环境责任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公司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自觉地担负起法律规定的环境义务和责任。  相似文献   
203.
生物多样性监测是执行和评估《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框架》(简称《昆-蒙框架》)长期目标和行动指标所需要的关键数据的主要来源。简要介绍了《昆-蒙框架》下的全球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The global biodiversity observation network,GEO BON)概况、中国已有的生物多样性监测/观测网络,构建全球生物多样性观测系统(A global biodiversity observation system,GBiOS)的目的和核心监测指标,分析了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建设的一般步骤和GEO BON建议的4种生物多样性监测新方法。提出,地理空间单元与生物类群的全覆盖监测是建设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的主要目标,传统监测方法和新监测技术的互补是当前生物多样性监测的重点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204.
通过对钦州湾近20a来6个航次微量重金属Cu、Pb、Zn、Cd、Hg的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该湾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具有不同的变化特点,但却具有相似的平面分布特征,高值区多出现于湾中部及外湾海域,内湾海域反而含量较低。这种分布特征的形成,主要来自陆源输入、沉积物向上覆水释放输入、生物体循环转化过程输入及沉积类型和沉积环境的影响,而该湾较强的陆源径流和潮海流等水动力过程在其中起了重要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05.
闫怡新  刘红 《环境科学》2006,27(5):898-902
为了对低强度超声波强化污水生物处理的重要工艺参数———超声辐照周期进行优化,采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好氧活性污泥为试验材料,以好氧呼吸速率(Oxygen Uptake Rate,OUR)和TTC-脱氢酶活性(2,3,5-triphenyl tetrazoliumchloride-dehydrogenase activity,TTC-DHA)为指标,研究了频率35kHz、强度0.3W/cm2的超声波辐照10min后0~48h污泥活性的变化规律,发现超声辐照处理后8h污泥活性达到最大值,24h后超声波的强化作用基本消失.随后分别以8h和24h为超声辐照周期,进行了反复超声辐照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当采用超声辐照周期为8h时,第2次超声辐照后污泥的活性就开始明显下降,3次辐照后污泥的活性下降到对照的一半;当采用超声辐照周期24h时,每次超声辐照后污泥活性依然有所升高,但是随着超声辐照次数增加,其升高的幅度逐渐降低.考虑到设备投资及处理效果稳定性,应采用8h的超声处理周期,每次只处理反应器内一定比例的污泥以避免反复超声引起的污泥活性下降.根据上述现象分析了低强度超声波改善污泥活性的机理.  相似文献   
206.
通过对钦州湾20 a(1983~2003年)来10个航次COD的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该湾COD具有开发初期明显偏低、中期明显偏高、后期略有下降的变化特征;在季节变化上以春夏季高、秋季适中、冬季较低为特点;但在区域分布上却随着季节变化差异较大。这种分布特征的形成,与该湾COD的补充与消减途径随季节变化较大有关,该湾的水体自净条件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7.
盛锴  刘武林  寻新 《环境工程学报》2010,4(9):2078-2082
以FLUENT为计算工具,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烟气急冷塔内的浆滴干燥、脱硫脱氯过程。塔内烟气流场分布的数值模拟以标准k-ε方程为基础,石灰浆滴的运动轨迹跟踪采用拉格朗日离散相模型。建立烟气冷却净化模型研究塔内气液两相之间的相间作用,通过模拟,最终得到急冷塔流场、温度场以及相关组分场的分布情况。模拟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脱酸效率与实际情况吻合。该模型可以为急冷塔的设计和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8.
介绍了中小型工业窑炉生产过程中排放NOx的现状,并针对NOx的治理问题,从工程应用角度,简述了湿法和干法净化NOx的原理和化学反应过程。讨论了NOx排放特性和NOx废气中NO2/NOx比例的问题。提出了影响NOx治理的主要因素,包括吸收剂、吸附剂、催化剂和设备的部分应用参数,并结合工程实例指出工程需要注意的问题。介绍了多项采用湿法和干法净化NOx的工程应用项目,丰富了中小工业窑炉NOx废气的治理的实践经验,为中小工业窑炉排放NOx治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9.
基于长江流域115个雨量站1963~2013年的日降水数据,应用小波多分辨分析结合信息论的方法,揭示长江流域近51 a来日降水时空变异的多尺度特征。结果表明:空间上,流域日降水序列的变异性具有明显的局部聚集性;并沿纬向呈现出显著的非均质性,而沿经向呈现出拟均匀性;并于103°E附近存在一条明显的分界线,界线以西的日降水变异程度显著高于界限以东的;且日降水变异性与高程之间存在较强的线性相关性,而与年降水量和年降水天数之间则存在较弱的相关性。时间上,流域各站点日降水子序列对原始序列总变异的相对贡献的大小于103°E附近也存在一条明显的分界线,界线以西,各时间尺度下子序列的贡献均大于界线以东;且这种相对贡献的谱图于256 d处呈现出突变现象。此外,流域降水变异的时间尺度可分为3个不同的区间:短期的(2~16 d)、年内的(16~256 d)和年际的(大于256 d)。  相似文献   
210.
采用静态强制通风好氧堆肥模式对城市剩余污泥进行堆肥降解,并研究了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对堆肥过程的作用。结果表明,堆肥过程中,添加了质量分数为0.015%鼠李糖脂溶液堆制处理和空白对照堆制处理的堆温变化都明显呈现出中温期0~5 d、高温期6~12 d和降温期13~28 d 3个阶段。实验组比空白组的堆体升温快、高温期持续时间长、堆体的含水率高。鼠李糖脂的添加,使实验组的微生物数量高于空白组。添加鼠李糖脂的堆体和空白堆体的种子发芽指数(GI)在堆肥结束时分别为53.70%和50.80%,说明鼠李糖脂促进了堆肥的腐熟,但由于相对浓缩效应,堆肥产品的重金属含量略高于空白堆体。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介入促进了堆肥中木质纤维素的初步降解。研究表明,添加鼠李糖脂能够改善堆肥处理的微环境,促进有机质降解和堆肥的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