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3篇
安全科学   4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112篇
基础理论   21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依据系统对COD、氨氮及TP的去除效果来表征电极-SBBR反应器内活性污泥的挂膜与驯化的程度,试验结果表明:在挂膜驯化结束时,填料表面的生物膜厚度为1.2~1.5 mm,阴极板表面厚度为0.5~1 mm,COD、氨氮和TP最高去除率分别达85.61%、90.01%和70.44%。  相似文献   
42.
“一到公共场所,首先要留意安全出口位置,方便及时逃生;在家里要注意排查消防隐患,如楼梯疏散通道不能有杂物,家里用电不能多接插板不乱拉电线,要做到‘三查三清四关’……”2月22日是中小学的开学日,天河区昌乐小学近千名师生正在认真聆听“开学安全教育第一课”。  相似文献   
43.
葫芦岛地区汞在土壤-植物-昆虫系统中的生物地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葫芦岛地区土壤、植物及不同食性昆虫的汞含量.探讨了汞的生物地球化学迁移.结果表明,汞污染使植物汞含量增加,生物吸收程度大大提高·植物及昆虫灰分基汞含量均高于汞在地壳的克拉克值.不同食性昆虫灰分基汞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出肉食性>杂食性>植食性的规律.汞能够沿着食物链由植食性昆虫向肉食性昆虫进行传递,土壤-植物、植物-植食性昆虫、植食性昆虫-肉食性昆虫系统中,汞的富集倍数分别为(1~n)x10-1、(1~n)×10、(1~n)的水平,土壤汞污染可以通过食物链传递造成昆虫体内汞的富集.  相似文献   
44.
从自然演化、人类活动、科学发展角度分析污废水的产生机制及其对天然水体溶液性质的影响,发现人类迁徙的城镇化以及工农业生产的效率约束导致污废水与天然径流之间的矛盾,使生态水体呈现出由地表纯净水向水质污染方向的功能转化,扰动了元素/化合物在地球表面或水体界面的离心与向心迁移的平衡,明确了水体界面或水圈作为物质地球循环中转站/转运站的原理机制。隐藏在各种水处理工艺原理中的物理、化学、物化、生化等丰富功能能够解决中转站中所积累的矛盾,所以,集合溶液性质与污废水处理工艺原理之间的对应关系及其技术应用将构成更加完备和潜在的水工业,所提出的水溶液性质概念同样适用于给水与纯净水的生产与管理。针对有毒/难降解的工业有机废水,如煤化工行业焦化废水,在前端工艺清洁生产的基础上,需要把产品资源回收、性质互补利用、水量循环机制作为共性目标,把低能耗与物耗、关键污染物去除以及明确环境风险归趋作为污染控制工艺选择的依据,同时要求全过程产生低的二次污染如碳排放等。基于水溶液性质的改变及其过程演变的探究将拓宽水污染控制的工艺理论与技术边界。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保护相结合的水工业全过程追求技术、经济与社会目标的一致,争取得到绿色、低碳、循环等生态目标的响应,即生活、生产、生态"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5.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以及环境的污染问题是面临的严峻挑战。因此,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得到了广泛关注。木质纤维素是一种丰富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可用于生物化学品和生物燃料的生产。然而,其复杂的结构阻碍了木质纤维素生物转化的最终效率。有效的预处理技术以及合适的转化宿主为木质纤维素的生物转化提供了帮助。此外,选择合适的木质纤维素转化工艺更有利于目标产物的合成,其中包括单独水解和发酵、同步糖化和发酵以及统合生物加工过程。在这些工艺中,通过统合生物加工过程构建的微生物共培养系统被认为是高效生产生物化学品和生物燃料的潜在策略。进一步,将共培养体系与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相结合,为未来构建高效稳定的木质纤维素生物转化体系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6.
47.
空气微生物研究方法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着重论述了空气微生物气溶胶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培养基法和非培养基法。培养基法是传统的微生物研究方法,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劳动力,只能够检测活的能够在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可以大致反映空气中的微生物气溶胶。非培养基法,主要是PCR法,具有敏感性高、快速、特异性强等特点,能够检测出环境样品中绝大多数的微生物,是一种微生物气溶胶检测的有效途径。最后指出实时持续的监测是将来空气微生物研究的努力方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8.
49.
厦门市船舶控制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与污染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数据,结合大量厦门港口实地调查信息,采用自下而上的动力法对在控制区内航行的船舶进行逐艘计算,得出2018年厦门市船舶控制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并详细分析了其污染物排放特征及时空分布.结果表明, 2018年厦门市船舶控制区内船舶污染物排放总量共16 413 t,其中进出港船舶污染物排放占82.2%,未进港船舶占17.8%,各污染物中以NO_x的排放量最大,占比达64.2%,不同航行状态下污染物排放量的顺序为停泊巡航低速巡航机动操控锚泊,控制区内船舶的主要污染来源于货船,并以集装箱船的污染物排放量为最大; 1 d中09:00~16:00处于船舶污染物排放高峰期,1 a中以2月的排放量为最低, 3月和5月出现排放峰值;空间特征上各污染物排放高值主要分布于主航道和港区海岸线.  相似文献   
50.
防毒面具叹     
晚上,在某造纸厂化浆车间漂白工段忙了半天的防毒面具们正准备睡觉,面具甲忽然长长地叹了口气。它旁边的面具乙问:“你怎么了。是不是哪儿不舒眼?”甲默默地摇摇头,说:“今天上午,工人小徐修氯气管道时死了。”乙问:“小徐不是把你领走了吗,他没戴着你?”甲回答说:“戴着哩,要是不戴还不至于死哩!” 这事真有点蹊跷。防毒面具是保护工人安全的好助手,在有毒气的场所工作,只要戴上它,就可保安然无恙,今天怎么起了相反的作用了呢?面具乙觉得很奇怪,它用探究的目光从头到脚地把甲打量了一番。问:“是不是你哪儿坏了?”甲摇摇头:“不,我哪儿也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