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11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202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通过在马弗炉对高水分城市生活垃圾(白菜茎)进行干燥试验,获得了其在炉内的干燥特性曲线.试验结果表明:白菜茎达到最大干燥速率时对应的含湿量随炉内干燥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白菜茎体积的减小而减小.在白菜茎整个干燥过程中,其内部的温度基本上维持在70℃左右;指数衰减方程能够较好地体现焚烧炉条件下高水分垃圾的干燥规律.  相似文献   
12.
废弃物焚烧产物中HCl的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几种典型废弃物燃料样品,在5 T/d循环流化床焚烧实验装置上进行了焚烧实验.采集实验装置不同位置的焚烧后烟气,用"NaOH吸收~AgNO3滴定"的方法对其中的Cl-进行了检测.实验结果表明,HCl的生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烟气中氯盐的作用,湿法可以有效去除烟气中的HCl.在150 T/d大型工业化装置上进行的实际测试表明湿法处理可以满足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3.
垃圾焚烧中吸附剂对Cd、Pb迁移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吴荣  李清海  蒙爱红  张衍国  陈勇 《环境科学》2009,30(7):2174-2178
利用管式炉和模拟垃圾,研究了焚烧过程中SiO2、Al2O3、CaO等吸附剂对重金属Cd、Pb迁移分布的影响规律,考察了不同吸附剂添加量、管式炉反应温度和停留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各反应温度下,SiO2、Al2O3、CaO均有利于Cd停留在底渣中;对于Pb,SiO2、Al2O3亦使其易于停留在底渣中,而CaO在高温时表现为使Pb更易于向飞灰迁移.上述影响的程度均随着吸附剂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反应炉温度为850℃时,各吸附剂对于Cd的吸附效果顺序为CaO>Al2O3>SiO2,对Pb的顺序为Al2O3>SiO2>CaO.反应炉温度和停留时间的增加,也都易于使Cd、Pb向飞灰迁移.  相似文献   
14.
为了给城市环境规划提供理论依据,需要对城市生活垃圾产量进行预测,以期揭示其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本文对三种预测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并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选取与垃圾产量最为相关的5个因素,建立了包括多个因素指标的GM(1,1)预测方程的多元线性回归综合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城市生活垃圾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到的拟合数据比较理想,预测模型和结果也更为合理可信。  相似文献   
15.
垃圾焚烧处理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单纯引进国外的垃圾焚烧处理技术已经无法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清华大学自主开发研制的 15 0t/d循环流化床生活垃圾焚烧炉已经通过专家鉴定 ,各项焚烧污染物排放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 ,总体水平居国内领先水平。本文详细介绍了该焚烧炉的系统及结构 ,并对有关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技术手段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6.
选取几种典型废弃物燃料样品,在5 T/d循环流化床焚烧实验装置上进行了焚烧实验.采集实验装置不同位置的焚烧后烟气,用"NaOH吸收~AgNO3滴定"的方法对其中的Cl-进行了检测.实验结果表明,HCl的生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烟气中氯盐的作用,湿法可以有效去除烟气中的HCl.在150 T/d大型工业化装置上进行的实际测试表明湿法处理可以满足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7.
用于干式脱污的CaO蒸汽活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小型活化转炉实验台对以CaO为主要成分的钙基脱污剂在300~65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蒸汽活化处理,结合X射线衍射和压汞仪的分析结果,初步探讨了蒸汽活化的机理.研究表明,蒸汽活化温度在600℃以上时,脱污剂孔隙结构有显著的改善,比孔容积和比表面积有着显著的增加,微孔(<100nm)的数量大量增加,而低温下蒸汽活化的效果不是十分明显;研究还发现高温下延长活化时间有利于改善脱污剂的孔隙结构.  相似文献   
18.
150t/d循环流化床生活垃圾焚烧炉的工艺结构与污染排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垃圾焚烧处理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单纯引进国外的垃圾焚烧处理技术已经无法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清华大学自主开发研制的150t/d循环流化床生活垃圾焚烧炉已经通过专家鉴定,各项焚烧污染物徘放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总体水平居国内领先水平。本文详细介绍了该焚烧炉的系统及结构,并对有关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技术手段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垃圾焚烧重金属迁移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城市固体垃圾(MSW)焚烧过程中的Hg、Cd、Pb、Cu、Zn、As和Cr等几种主要重金属污染源在焚烧过程中的迁移特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将重金属在焚烧过程中的迁变归结为:蒸发、气相和表面反应、冷凝成核团聚和飞灰吸附等4个主要过程;而垃圾中重金属的初始浓度、原始垃圾的基体盐分(如A l、S i和K、Na等的存在形式)、垃圾中的C l(PVC和NaC l)和S的含量、垃圾的含水量以及焚烧过程中的运行参数(温度、滞留时间、氧化-还原气氛)等都会对焚烧过程的迁移规律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垃圾焚烧中硫化合物对重金属Pb迁移分布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管式炉和模拟垃圾对垃圾焚烧中硫化合物(包括S、Na2S、Na2SO3、Na2SO4)、焚烧温度、重金属初始加入浓度以及焚烧停留时间对Pb迁移分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使用ICP-AES分析技术(美国EPA消解方法)对重金属浓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垃圾焚烧中4种硫化合物的加入均使得Pb在底渣中的分布比例比未加入硫化合物时的分布比例降低.Pb在底渣中的分布比例随加入S和Na2S含量的增加而减少,相应地在飞灰中的分布随S和Na2S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而Pb的迁移分布比例受Na2SO3和Na2SO4含量变化的影响不显著.温度的升高使得Pb向飞灰中的分布比例逐渐增加,整个试验温度范围内Pb在烟气中的分布均为0.初始浓度的增加也使Pb在底渣中的分布比例逐渐升高,飞灰中的分布比例逐渐下降.停留时间的增加会使得Pb在底渣中的分布比例降低,相应地在飞灰中的分布比例会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