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4篇
综合类   33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1.
反硝化(DNF)和硝酸盐异养还原为氨(DNRA)是水域生态系统中硝酸盐异养还原的2个主要过程.DNF和DNRA之间的竞争控制着硝酸盐在水域生态系统中的异养还原方式和最终归趋.选取太湖流域的傀儡湖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培养实验和稳定氮同位素示踪技术,考察傀儡湖沉积物-水界面的DNF和DNRA速率及其对硝酸盐异养还原过程的贡献.结果显示,沉积物表现为NH4+-N的源和NO3--N的汇,潜在DNF速率为18.89~54.00μmol/(kg·h)[均值(36.39±3.86)μmol/(kg·h)],DNRA反应速率为1.02~5.89μmol/(kg·h)[均值(3.21±1.15)μmol/(kg·h)].DNF与沉积物有机质含量和含水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DNRA与沉积物需氧量(SOD)之间存在相关性.反硝化是傀儡湖中硝酸盐异养还原的主导过程,贡献率为84.23%~96.90%,而DNRA过程只占3.10%~15.77%.与海洋河口区域相比,淡水湖泊生态系统中DNRA速率和DNRA在硝酸盐异养还原中所占的比重均较小.  相似文献   
12.
目前,已有很多研究致力于讨论保护规划中整合保护效益和经济成本的重要性。为丰富解决该问题的思路,从系统保护规划理念出发,应用MARXAN模型软件对长江流域两栖爬行类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进行了选择和评价。研究中共选择两栖物种54个,爬行物种73个作为指示物种,并按濒危性和特有性划分为5个类型。综合考虑每个类型的特定保护目标,以县域人均GDP为相对保护成本,探讨如何选择达到保护目标的最低经济成本区域。通过运算每个规划单元的不可替代性,共选定保护优先区9个,包括121个县(市、民族自治县)。建议以9个保护热点区为基础,率先建立各区域内保护网络,同时在已建保护区日常巡护中加入两栖爬行动物巡护内容。  相似文献   
13.
目前,已有很多研究致力于讨论保护规划中整合保护效益和经济成本的重要性。为丰富解决该问题的思路,从系统保护规划理念出发,应用MARXAN模型软件对长江流域两栖爬行类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进行了选择和评价。研究中共选择两栖物种54个,爬行物种73个作为指示物种,并按濒危性和特有性划分为5个类型。综合考虑每个类型的特定保护目标,以县域人均GDP为相对保护成本,探讨如何选择达到保护目标的最低经济成本区域。通过运算每个规划单元的不可替代性,共选定保护优先区9个,包括121个县(市、民族自治县)。建议以9个保护热点区为基础,率先建立各区域内保护网络,同时在已建保护区日常巡护中加入两栖爬行动物巡护内容。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村镇建筑抗震设防水平低和施工不规范等问题,以陕西关中地区的村镇建筑为研究对象,提出适用于村镇建筑的新型砌块型式及整体式配筋砌体结构。首先根据所提出砌块的材料特性,对比分析了新型装配整体式砌块墙体与传统砖砌块墙体的承载能力和刚度退化能力,发现新型砌块墙体的整体性好、刚度退化率小及变形能力强;其次对典型村镇装配整体式配筋砌体结构开展了非线性时程反应分析,并与普通砖砌体结构进行了对比,根据二者周期值、底部剪力、层间位移角和损伤值等计算结果可知,所提出的村镇装配整体式配筋砌体结构具有刚度及应力均匀、层间位移较小、损伤程度小、承载能力大等特点,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加之该类装配式砌体结构砌筑方式简便,有利于在村镇建筑中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太湖草藻型湖区间隙水理化特性比较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选择了太湖具有代表性的草型湖区-东太湖和藻型湖区-梅梁湾进行间隙水和沉积物理化指标的研究.对间隙水中pH值、Eh、EC等参数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讨论了间隙水氧化还原特征对间隙水中氮磷营养盐、溶解性有机碳和无机碳的影响;对沉积物中形态磷与间隙水理化指标的相互关系做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草型湖区间隙水还原性高于藻型湖区,间隙水氮磷分布和氧化还原特征显著相关;沉积物中Fe-P含量与间隙水氧化还原特征及正磷酸盐含量均有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太湖典型草、藻型湖区有色可溶性有机物的吸收及荧光特性   总被引:27,自引:6,他引:21  
2004年4月对太湖典型草、藻型湖区东太湖和梅梁湾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的吸收和荧光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测定方法得到东太湖和梅梁湾CDOM的光谱吸收系数及其荧光值.结果表明,溶解性有机碳(DOC)的浓度在6.3~17.2 mg/L间变化,其均值为9.08±2.66 mg/L;CDOM在280 nm和355 nm的吸收系数分别为11.2~32.6 m-1(平均值17.46m-1±5.75 m-1)和2.4m~8.3 m-1(平均值4.17 m-1±1.47 m-1);355 nm波长处CDOM的比吸收系数为0.31~0.64 L·(mg·m)-1,平均值0.46L·(mg·m)-1±0.08 L·(mg·m)-1.355 nm的激发波长、450 nm的发射波长处的荧光值的变化范围0.50~3.91 nm-1(平均值1.32nm-1±0.84 nm-1).2类草、藻型湖区的DOC浓度、CDOM吸收系数、355 nm处荧光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但CDOM比吸收系数和指数函数斜率则没有显著性差异,由此则反映了CDOM来源的一致性.CDOM的吸收系数与DOC浓度的相关性随波长的降低而增加,在短波部分存在明显的正相关.355 nm处的荧光值、DOC浓度与CDOM吸收系数存在如下显著性的正相关关系:Fn(355)=0.544(±0.035)a(355)-0.946(±0.152),DOC=1.537(±0.196)a(355)+2.683(±0.862).280~500 nm、280~360 nm、360~440 nm指数函数斜率分别为14.37μm-1±0.73μm-1、19.17μm-1±0.84μm-1、13.38μm-1±0.82μm-1.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紫外辐射的衰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对长江中下游22个浅水湖泊有色可溶性有机物吸收的测量,运用经验模式估算了紫外辐射(UV-B、UV-A)在长江中下游湖泊的衰减及对应的穿透深度,并利用在武汉东湖实测的紫外辐射衰减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UV-B波段的320nm和UV-A波段的380nm衰减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2.05~21.00m-1,1.07~12.85m-1,对应的1%穿透深度分别为0.22~2.25m,0.36~4.29m.估算得到的紫外辐射衰减系数与DOC浓度均存在显著性正相关,但UV-B波段要高于UV-A波段.武汉东湖实测的紫外辐射衰减检验发现,基于CDOM吸收系数估算UV-B辐射衰减较为精确,而由于浮游植物吸收和悬浮物散射等影响对UV-A波段估算精度则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8.
2010年4月和9月对傀儡湖供水口水源地阳澄湖湖区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确定了傀儡湖供水的流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3维数值模型,模拟了傀儡湖供水口的流场特征,采用粒子追踪模式模拟藻类漂移,分析了藻类的主要堆积趋势,从而为改善傀儡湖供水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太湖流域典型河流沉积物的反硝化作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用15N同位素配对法对太湖流域江苏和上海境内主要河流沉积物的反硝化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河流沉积物反硝化作用具有显著空间差异.25℃时,河流总反硝化速率Dtot在0~4.03mmol.m-.2d-1之间;10℃时,Dtot在0~2.27mmol.m-.2d-1之间,平均值分别为0.79mmol.m-.2d-1和0.26mmol.m-.2d-1.相关性分析显示,沉积物的反硝化作用与沉积物氮含量和实验过程中的耗氧速率(SOD)呈显著相关关系(p<0.01).以总反硝化速率大小为依据将沉积物分成4组后的相关分析表明,反硝化速率与原位上覆水中的NO3--N含量之间亦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预示着反硝化作用对水体氮负荷起到的氮汇作用.  相似文献   
20.
洞庭湖水体异味物质及其与藻类和水质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洞庭湖水体中异味物质为研究对象,开展异味物质调查,并结合藻类结构、水质及其营养状况等因素,深入分析洞庭湖异味物质的来源和变化情况. 结果表明,DMS(dimethylsulfide,甲硫醚)、DMTS(dimethyltrisulfide,二甲基三硫醚)、β-cyclocitral(β-环柠檬醛)、MIB(2-methylisoborneol,二甲基异冰片)和GSM(geosmin,土嗅素)在全湖广泛存在,其最高质量浓度分别达到500.80、28.80、21.84、14.50和22.40 ng/L. 结合与藻类生物量的相关分析发现,直链藻、冠盘藻等硅藻可能是洞庭湖中DMS、DMTS和β-cyclocitral的重要来源,湖区土壤、沉积物中的微生物和死亡分解的藻类是MIB和GSM主要来源. 洞庭湖水体绝大部分处于中营养水平,其中东洞庭湖TLI(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48.3)最高,南洞庭湖(为47.3)其次,西洞庭湖(为42.7)最低. 异味物质含量和水质的相关分析发现,异味物质质量浓度与TLI、水温、pH、ρ(DO)、ρ(TN)和ρ(CODMn)显著相关,说明水质对异味物质含量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