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1篇
安全科学   13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65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水危机与中水回用技术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与国内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表明中水回用十分迫切。本文介绍了国内外中水回用的应用情况,表明该技术对缓解世界与国内的用水压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阐述了中水回用的技术方法、水质要求及工艺流程,讨论了中水回用的实际意义,结论表明:中水回用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实现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2.
计算机辅助HAZOP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HAZOP原理的基础上,讨论了计算机辅助HAZOP技术的优势,并针对传统的HAZOP、基于深层知识模型SDG的计算机辅助HAZOP和应用PHA-Pro软件3种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介绍了研发成功的针对开、停车过程和应急阶段顺序颠倒、操作步骤遗漏的人工误操作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系统MO-HAZOP;该系统具有定量计算出所有的人工误操作顺序组合的发生概率值,结合现有知识和专家经验,判定事件发生的风险等级,从而有重点地给出预防危险、保障生产安全的建议的功能;MO-HAZOP分析系统对于石化企业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3.
海水烟气脱硫是利用天然海水作为SO2吸收剂进行脱硫的工艺过程,其工艺成熟可行,脱硫后的海水经处理符合海洋环境水质标准后可以直接排入大海,并且该工艺过程无废物排放和处置问题,适于在邻海发电厂应用。本文通过对秦皇岛热电厂海水脱硫实例的分析,进一步体现海水脱硫工艺在邻海发电厂运用的可行性与价值。  相似文献   
64.
采用共沉淀和热处理法合成了一系列ZnSn-LDHs/MMO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紫外漫反射(UV-Vis-DRS)、光致发光光谱(PL)和电化学阻抗(EIS)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并以甲基橙(MO)为降解物,考察其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ZnSn-LDHs在焙烧温度...  相似文献   
65.
利用HAZOP分析方法分析系统的工艺流程,找出系统中潜在的风险,提出合理的建议措施。在HAZOP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层次分析法,基于HAZOP分析的参数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实现设备安全评价的半定量化。  相似文献   
66.
循环流廊道湿地中氮归趋过程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新型高效脱氮循环流廊道(CFC)湿地,构建了涵盖6种氮形态、3类介质、10种代谢途径的N循环模型,探索了湿地内N迁移转化模式.结果表明,沸石吸附(53.3%)、植物吸收NH+4-N(27.6%)、NO-3-N反硝化(10.2%)、植物吸收NO-3-N(2.9%)和NO-2-N短程反硝化(1.5%)对TN去除贡献依次降低.NH+4-N去除机制存在季节差异,其中1月NH+4-N主要通过沸石吸附去除(84.5%);4~6月通过植物吸收去除(76.4%~85.3%);7月通过沸石吸附(36.1%)、亚硝化(45.8%)及植物吸收(21.4%)共同去除.此外,定期收获植物、按期再生沸石及种植水生植物可分别提升TN去除率1.7%~7.7%、43.1%~72.2%和19.8%~36.2%.综之,CFC湿地去除途径多样性保障了TN的长期高效去除.  相似文献   
67.
施用无害化污泥影响土壤碳库组分和碳库管理指数的演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下的沙质潮土为研究对象,选用经无害化处理后符合国家标准且在推荐量范围内的商业化污泥产品,通过2013~2015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无害化污泥施用对沙质潮土土壤碳库组分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为无害化污泥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结果表明,与不施无害化污泥处理(CK)相比,土壤总有机碳(TOC)、微生物量碳(SMBC)、易氧化有机碳(LOC)和可溶性有机碳(DOC)施用污泥各处理分别显著增加到了8.40~14.74 g·kg-1、164.45~257.45 mg·kg-1、3.58~4.88 g·kg-1和81.16~101.58 mg·kg-1(P0.05),其中各活性有机碳组分SMBC、LOC和DOC分别显著提高了84.00%~188.07%,26.26%~58.03%和109.58%~185.39%(P0.05),其中45 t·hm~(-2)污泥(W3)处理提升效果最明显;施污泥各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熵(SMBC/TOC)和易氧化有机碳有效率(LOC/TOC)均有升高趋势,提高范围分别为8.02%~2.77%和13.75%~46.48%,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有效率(DOC/TOC)施污泥各处理分别显著降低了17.06%~40.94%(P0.05),并且随污泥施用量的增大,SMBC/TOC、LOC/TOC和DOC/TOC呈下降趋势,说明施用45 t·hm~(-2)污泥增大了土壤中稳定态碳含量,导致其比值降低;施污泥各处理土壤碳库活度(L)和碳库指数(LI)随污泥施用量增大而降低,说明施用45 t·hm~(-2)污泥其土壤稳定态碳含量高,有利于沙质潮土土壤有机碳的积累;施污泥各处理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MPI)显著提高了153.45%~195.40%,其中W3处理提升效果最为明显;通过相关性分析及冗余分析得出,用CMPI来表征土壤肥力的变化比用TOC更灵敏、直接,能更好地反映出土壤养分及碳库的动态变化.综上,施用15~45 t·hm~(-2)污泥可以显著提高沙质潮土土壤活性碳库各组分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尤以施用45 t·hm~(-2)(W3)污泥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68.
王明田  张雪  陈津  赵亮 《环境保护》2022,50(5):25-30
绿色小城镇建设是绿色城乡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生态文明和“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新阶段推进绿色小城镇建设的政策、法规和技术环境趋于成熟。本文在系统梳理相关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辨析了新阶段绿色小城镇建设的推进路径,并构建了适应新阶段发展要求的绿色小城镇建设技术导则,提出立足全域全要素,系统推进绿色小城镇建设,并建议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全国层面的绿色小城镇建设试点。  相似文献   
69.
以盐酸活化凹土(ATP)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和变温处理法制备Mo-Mn-ATP催化剂,考察了Mo和Mn的总负载量、Mo和Mn的摩尔比、焙烧温度、反应温度等对催化剂催化氧化模拟烟气中Hg0性能的影响,并讨论了催化剂的抗硫性能。结果表明,Mo和Mn的总负载量10%、Mo和Mn的摩尔比1∶3、焙烧温度400℃、反应温度120℃时,Mo-Mn-ATP催化剂的脱汞效果最好,达96%。  相似文献   
70.
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培养试验,设置了饱和水分(100%田间持水量)、非饱和水分(60%田间持水量)和干湿交替处理3种土壤水分条件,以及添加和未添加凋落物2种处理,研究了若尔盖泥炭土CH4排放对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以及凋落物添加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和凋落物添加及其交互作用对泥炭土CH4排放均有显著影响.相对于非饱和土壤水分,干湿交替促进了泥炭土CH4排放,而在持续的饱和水分条件下,泥炭土CH4排放量最高.凋落物添加促进了泥炭土CH4排放速率和累积排放量.饱和水分条件下,泥炭土CH4排放对凋落物添加响应最为迅速,干湿交替次之,非饱和水分条件下的响应最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