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1篇
安全科学   173篇
废物处理   31篇
环保管理   110篇
综合类   1152篇
基础理论   321篇
污染及防治   337篇
评价与监测   132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11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834篇
  2001年   844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画廊     
  相似文献   
942.
改变碳输入对太岳山油松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酶是土壤微生物作用于土壤环境的媒介,其活性对土壤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因此测定土壤酶活性对了解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碳输入变化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本文以山西太岳山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天然林和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自2009年7月开始进行对照(无人为干扰,CK)、去凋(去除凋落物,LR)、切根去凋(切断根系并去除凋落物,LRNR)3种处理,于2012年7、9月和2013年5月采集表层0-20 cm的土样,测定了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纤维素酶(Cellulase)、蔗糖酶(Invertase)、脲酶(Urease)和中性磷酸酶(Neutral phosphatase)的活性,另于2012年10月采集表层0-20 cm的土样测定土壤化学性质.结果显示:碳输入的改变对土壤酶活性影响显著,去凋处理和切根去凋处理均显著降低了土壤碳、氮含量(P0.05),并且显著抑制了土壤纤维素酶、蔗糖酶、脲酶、中性磷酸酶等水解酶的活性(P0.05),但对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等氧化酶的影响不显著(P0.05).切根去凋处理对水解酶的抑制作用大于去凋处理,并略微提高了土壤过氧化物酶活性.另外在天然林中蔗糖酶活性的下降比人工林更为显著,而人工林中纤维素酶活性的下降比天然林更显著.研究表明:油松天然林中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倾向于分泌蔗糖酶,而油松人工林中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倾向于分泌纤维素酶.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说明,在山西油松林,碳输入的减少会降低参与有机质降解的土壤酶活性,而对参与腐殖质合成的土壤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图3表3参31  相似文献   
943.
以太湖生态站为例,从指标体系、数据分析、组织结构、网络共享与服务等方面阐述了我国湖泊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立与发展的构想。  相似文献   
944.
洞庭湖、鄱阳湖白暨豚和长江江豚的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1997年至1999年对洞庭湖和鄱阳湖的湖区及其支流的白暨豚和长江江豚的分布、数量和活动规律进行了系统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白暨豚已在洞庭湖和鄱阳湖绝迹。长江江豚随着水位的变化,其分布范围、数量和活动规律也随之而变化。长江江豚在洞庭湖的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从城陵矶到鲶鱼口一带,其种群数量大致为100-150头。洞庭湖各支流中已看不到江豚的踪迹。在鄱阳湖主要分布在湖口至龙口一带,老爷庙至小矶山是其集中分布区。赣江南北支、抚河及游及康山河在涨水季节也有少量江豚活动。洞庭湖和鄱阳湖大规模的围湖造田,湖区的迅速淤积变浅,大桥的修建,有害渔具渔法的大量使用,船舶数量的大量增加是长江江豚迅速减少的重要原因,两大湖泊中的长江江豚急待保护。  相似文献   
945.
污水湿地处理工艺优化组合设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污水湿地处理系统是利用土壤、作物、微生物自然净化功能的生态工程技术。主要有水面湿地和渗滤湿地两种类型,在天津城市污水土地处理与利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将两种工艺的优点进行优化组合,并应用于大港油田等污水湿地处理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将水面湿地和渗滤湿地工艺优化组合设计的示范工程,具有提高水力负荷、减少运行费用、节省工程投资、处理效果稳定等特点,有利于处理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946.
构建湿地是20世纪70年代才蓬勃兴起的一种处理污水的方式,由于其造价和运行费用低,净化效果稳定,越来越引起各国的兴趣和高度重视。现已广泛应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农业污水水的农业,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虽然关于构建湿地净化污水的研究有不少报道,但关于湿地基质中的微生物类群和基质酶在污水净化中的作用仍不清楚。通过对生长在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天然环境条件下菰和石菖蒲根区微生物类群数量及其根区基质酶活性的测定发现:同种植物在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根区微生物的数量比天然条件下的要高,特别是硝化细菌和反硝化斩数量,最高可达3个数量级以上;同时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中不同植物要的酶活性有较大差别,这为研究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净化污水的机理和以酶活性强弱作为净化效果的评价指标提供了科学资料,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947.
通过R/S分析证实了风洞中风场的风速时程具有分形特性,并计算了在风洞中模拟的地面粗糙度类别为A,B,C,D四类风场的盒维数,发现风场的分维数与风场类别存在着对应关系。在实际中可以根据风场的分数维初步判定风场的类别。风场的分数维可以反映相应的地面状况或周围建筑物的密集程度,即风场分维数能反映相应的地面地貌状况。  相似文献   
948.
本文根据絮凝动力学的基本理论,确定了应用絮凝一气浮技术处理气纺废水的最佳工艺参数,并推广到实际废水处理工程中,取得了很好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949.
抚顺市区环境污染承载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收集大量的监测数据,利用简单的数学模型,对抚顺市城区环境污染承载能力,综合分析,为制定环保规划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50.
苏州合成化工厂作为江苏省清洁生产的示范企业之一,2000年7月至2001年12月,参加了中荷双边合作CN012513清洁生产项目“通过改进过程控制提高环境和能源效率”。该厂是中国第一家樟脑生产企业,也是世界最大樟脑生产厂家之一。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废水及其污染物排放量较大,其中CODCr排放量为119.2t/a,石油类污染物排放量为7.95t/a。通过实施清洁生产,污染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观。摸清家底清洁生产审核小组对全厂基本情况做了初步调查和分析,认为合成樟脑为全厂的支柱产品,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好,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