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58篇
安全科学   95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57篇
综合类   297篇
基础理论   74篇
污染及防治   28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56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172.
173.
丁香蓼对Cu富集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不同浓度的Cu胁迫对丁香蓼响应和富集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u的浓度增加,丁香蓼的株高和生物量降低,长势减弱,但在低浓度(ω(Cu)为125 mg/kg)时降低不明显,与对照组差异性不显著,高浓度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根茎叶中Cu含量随着添加的Cu浓度增加而增加,Cu的含量和富集系数都表现为根叶茎,对Cu的积累量表现为根、茎叶,丁香蓼不是Cu的超富集植物,但对Cu具有较好富集作用和忍耐能力。  相似文献   
174.
175.
土地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评价系统发展协调性的“协调判别法”是这样一种方法:先为系统的各子系统选择一些有代表性又可用一定指标度量的要素,按一定标准将要素分作满意与不满意两类,统计加总各类要素的数量,以之作为度量用的综合指标,并经归一化处理得各子系统的“状态数”;再将这些子系统与一定的“状态空间”对应,在此空间中利用“状态数”确定子系统所属系统的“状态点”及“完全协调线”;然后分别计算状态点与协调线的距离(偏离度)、状态点与原点的距离(优化度),借助它们便可评价各子系统发展的同步性及相应系统的协调性。以此方法对通州市由土地利用、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3个子系统组成的系统进行的协调性评价表明,“协调判别法”具有含义明确、简单、较客观、易操作、可比性强的特点,适用于评价复杂系统的协调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76.
根据滑坡演化的一般规律并考虑到外动力因素对斜坡变形破坏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蠕变与样条的联合模型。通过新滩滑坡和链子崖危岩体的实例分析,采用蠕变-样条联合模型进行滑坡位移数据分析和临滑时间预报。  相似文献   
177.
试论江苏省国土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国土资源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国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区域持发展的必由之路。首先详细地分析了江苏国土资源的优势条件,然后着重阐述了江苏国土资源的劣势,指出 一个资源约束型省份人地关系紧张、气候灾害频敏、环境问题突出已严重制约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根据江苏省情,对江苏可持续发展提出如下建议;加强对地理区位的开发和利用,促进力的合理布局,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努力提高人口素质,严格保护耕地,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78.
贵阳市的旅游资源及其开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阐述了贵阳市旅游资源的类型、特征及主要景点,分析了该市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旅游资源的开发设想及其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9.
美国脉谱技术有限公司在我国设立办事处,成为ACL公司在中国的独家代理经销商,专门销售STATICIDE系列防静电产品。近年来,已为国内许多企事业单位提供了最先进的技术手段和防护产品,这对提高我国的静电防治技术水平起了很大促进作用。可以相信,它会促使我国的静电防治工作跨上一个新台阶。 1 常用静电防治技术 在石油、化学、纺织、印刷、军需、兵器和电子等许多工业部门,生产过程中因静电直接或间接引起的燃烧、爆炸、产品质量差或停产等事故时有发生。这是因为生产所用众多材料在摩擦、分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产生静电荷,它们多数属于电阻率高于10~(10)Ω·cm的静电绝缘体,不能自动导出电荷,因而易聚积产生很高的静电电位,积累的静电能量会较大,远远超过汽油的最小静电点火能0.21mJ和黑色火药的最小静电点火能0.19mJ。 世界各国已越来越关注静电防治安全技术问题,政府和企业都重视,研究工作不断地深入,并逐渐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尽最大努力消除静电的危害。通常采用的防治方法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类:  相似文献   
180.
通风降温防治采面热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平顶山四矿丁56-19090回采面试验下行通风的理由,方案选择,使用效果及结论。它为全矿区消除井下热害威胁,实现安全生产探索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